从痛苦到胜利:网球肘的康复训练指南
01. 你身边的网球肘:一场意外的“闯入”
下班回家路上,邻居李叔揉着胳膊抱怨:“胳膊老不舒服,摸点儿重的东西就疼。”运动时,好几个朋友也曾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肘竟然不听使唤。其实,网球肘并不只找运动员“麻烦”,不少经常用手腕发力的人都可能遇见。
网球肘,学名叫“肱骨外上髁炎”,是因为前臂伸肌反复用力拉扯肘关节外侧肌腱造成的。打网球时这些肌肉最容易疲劳,但日常生活里的搬重物、扭毛巾、甚至长时间打字,也可能埋下隐患。这个不速之客若长期不理会,往往让简单的“拿东西”都成了挑战。
02. 网球肘的信号灯:症状及诊断要点
- 🟡 早期信号:偶尔在用力拧毛巾、提物品时肘部一阵不适,或做家务时腕部活动带来“酸胀”,大部分时候症状都不明显。
- 🔴 明显症状:剧烈或持续疼痛,尤其是外侧肘部有阵发性钝痛,甚至休息时也会隐隐作痛。有些人握力明显下降,拧瓶盖、举手机都有困难。
- 🩺 专业诊断:医生一般会通过肘部按压、抗阻伸腕试验等体格检查判断,如果对肱骨外上髁区一按就疼,再结合痛点活动史,大多可初步确诊。少数需要影像学进一步排查。(参考文献:Coombes, B. K., Bisset, L., & Vicenzino, B. (2015). Tennis elbow: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MJ, 350, h165 doi:10.1136/bmj.h165)
03. 网球肘的背后:为什么会得?
风险因素 | 现实案例 | 相关研究 |
---|---|---|
重复性手腕用力 | 厨师、木工、搬运工患病率不低 | Shiri & Viikari-Juntura (2011),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
年龄因素 | 40-60岁最常见,不分性别 | Buchbinder et al., (2008),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
运动相关 | 打网球、羽毛球频率高更易中招 | Walker-Bone et al., (2000), Int J Epidemiol. |
曾有肘部外伤 | 曾摔伤、撞击肘部后更易发作 | Smidt et al., (2002), BMJ |
可以看出,网球肘其实和职业、日常用力习惯密切相关,并不是运动员的专属“标签”。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3%,但高强度手工劳动者则能达到5%。
这提醒我们,忽视体力分配、错误用力方式,是导致网球肘的隐形推手。
04. 痛苦不是终点:康复训练的作用
“忍忍就过去”对网球肘可不适用。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轻则症状加重、肌肉无力,重则形成慢性损伤,屈伸动作受限。有研究显示,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可将功能障碍风险降到20%以下。(参考文献:Coombes, B. K., Bisset, L., & Vicenzino, B. (2015). BMJ, 350, h165)
05. 网球肘康复训练怎么练?
- 🔄 拉伸练习:如伸腕拉伸,掌心朝下,一只手轻轻向下压另一只手背,每组15秒,做3组。能舒缓紧张的伸肌群。
- 🏋 力量训练:可用小哑铃做前臂伸腕和旋前/旋后运动,每次10-15下,逐步增加重量。缓慢进行,切勿追求数量。
- 🎾 功能性训练:模拟平时提物动作,用毛巾团、橡皮圈等练握力,帮助恢复日常功能。
训练类型 | 适用阶段 | 注意事项 |
---|---|---|
静态拉伸 |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 | 避免用力过猛,轻柔为主 |
力量训练 | 恢复期(疼痛缓解后) | 动作缓慢,逐步递增负重 |
功能训练 | 后期(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 模拟生活动作,结合实际所需 |
06. 远离旧患!预防网球肘复发这样做
- 合理分配体力:每隔30-60分钟适当活动手腕和前臂,减少长时间同一个动作。
- 增加抗氧化食物:多吃蓝莓、坚果、橙子,为肌腱和结缔组织修复提供有利营养。简单来讲,加点水果坚果,有益肘部健康。
- 加强腕力训练:日常用橡皮球或便签本夹持练握力,每天3-5分钟。
- 用具选择有门道:运动时选用防震效果好的球拍或工具,避开过重的器械。
- 注意保暖:天气转凉时,用护肘或袖套保护肘部,不让肌腱受寒。
食物 | 功效 | 日常建议 |
---|---|---|
蓝莓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肌腱修复 | 每天一小把即可 |
核桃 | 含优质脂肪,有益结缔组织健康 | 每周适量食用 |
橙子 |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生成 | 餐后吃一两个 |
07. 什么时候要请专业医生帮忙?
大多数网球肘通过家庭康复都能逐步好转,不过,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最好早点挂号:
- 坚持锻炼超过3个月,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
- 出现手指麻木、胳膊无力甚至无法抬举
- 夜间疼痛剧烈影响睡眠
- 肘部肿胀发热,怀疑伴有感染或关节炎
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的骨科或运动医学科。首次就诊时,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还可能建议做超声、MRI等影像检验。与其把恢复全交给“时间”,不如主动寻求更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的话:懂得这一切,轻盈应对“小麻烦”
说起来,网球肘就像生活里的“小麻烦”,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及时识别、科学康复,完全可以恢复正常。不放大焦虑,也不要掉以轻心,尝试做点改变,健康很快会给你正面的回馈。
能够把一个小病症“扔回场下”,带着积极和从容继续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小小的胜利。
参考文献
- Coombes, B. K., Bisset, L., & Vicenzino, B. (2015). Tennis elbow: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MJ, 350, h165. https://doi.org/10.1136/bmj.h165
- Buchbinder, R., Green, S., Youd, J. M. (2008).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for lateral elbow pai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4):CD003524.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03524.pub2
- Shiri, R., & Viikari-Juntura, E. (2011). Lateral and medial epicondylitis: role of occupational factors.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37(1), 1-13. https://doi.org/10.5271/sjweh.3120
- Walker-Bone, K., Palmer, K. T., Reading, I., et al. (2000).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the upper limb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t J Epidemiol, 29(2), 387-93. https://doi.org/10.1093/ije/29.2.387
- Smidt, N., et al. (2002).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herapy for lateral epicondylitis. BMJ, 324 (7339), 693-696. https://doi.org/10.1136/bmj.324.733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