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心源性休克:识别、应对与急救的全方位指南

  • 30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心源性休克:识别、应对与急救的全方位指南封面图

心源性休克:识别、应对与急救的全方位指南

01 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把“休克”和“心脏问题”联想到一起。其实心源性休克,就像城市的供电系统突然停摆,器官得不到正常的血液供应,身体就会迅速出状况。
心源性休克说到底,就是因为心脏失去了正常“泵血”的能力,血流跟不上需求,肢体、脏器都变得“缺电”了。最常发生在心脏本身已经有问题的人身上,比如心梗、严重心力衰竭,又或者是重要的心律紊乱。

这种状况来得快,对健康影响非常严重。器官缺氧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大面积损伤,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不过,只要能早发现早处理,危险其实是可以控制的。

02 心源性休克的早期信号(轻微与偶尔变化)

  • 气短或呼吸不畅:有时候走几步上楼就需要多喘两口,有点像刚爬完楼的那种感觉,但休息后能缓解。
  • 轻微胸部不适:偶尔胸闷、隐隐作痛,但多数时候可以忍受,不严重到影响活动。
  • 乏力:平时不觉得累的人,突然日常活动都觉得有点吃力。
💡 比如,52岁的李先生,平常搬点重物没什么问题。最近几天,他发现提半桶水会有点气促,还以为是天气闷。这个小变化,其实很容易被忽视,但对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是身体在“提示”。

别把这些看成小毛病。如果偶尔出现,但能很快恢复,那未必是大事。一旦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就要多提防,有必要考虑去医院检查。

03 明显的警示症状(持续/严重)

  • 持续胸痛:不是那种几秒就消失的刺痛,往往会持续数分钟、甚至更久,有压迫、沉闷感。
  • 大汗淋漓:冷汗直冒,脱衣服都没用,有时候还觉得手脚发凉。
  • 呼吸急促:静坐时也觉得喘不过气,有人会觉得有点胸闷压抑感。
  • 意识模糊或晕厥:严重时人会变得迷糊,甚至说胡话,昏倒。

这些表现,很容易让身边人紧张。
有一次,一个67岁的老年女性家属描述:母亲前一天只是有点胸部不适,第二天清晨突然出汗浑身发冷,说话含糊不清,几分钟后人就晕倒了。这不是小问题,而是明确的救命信号。

📢 只要出现持续、严重症状,哪怕之前没心脏病史,也要马上拨打120,不要等!

04 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

  • 心肌梗死:心脏的血管突然堵住,部分心肌“罢工”。医学数据显示,约70%急性心源性休克都与心梗有关 [1]
  • 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忽然“带不动”全身的血液,老年人更常见。
  • 严重心律失常:心跳太快、太慢、乱跳,都会影响有效泵血。
  • 瓣膜疾病:心脏的“门”卡住或者漏气,妨碍血液正常流动。

这些原因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让心脏一时之间“失去动力”。40岁以上的人,尤其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的人群,更需要留心。

致病因素典型人群发作特点
心肌梗死 中老年、多有冠心病 突发、进展快
心力衰竭 65岁以上,有基础病 慢性加重或急性爆发
心律失常 所有年龄段 突发、可伴晕倒

05 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面对心源性休克,第一时间的处理至关重要。用最简单的方法为救援争取时间⏳。

  •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无论症状是否缓解,120必须第一时间呼叫。
  • 协助患者平躺:让人仰卧,双腿略微抬高(大约20-30度),方便血液回流。如果有呕吐风险,头部要转向一侧,避免误吸。
  • 保持空气流通:尽量松开领口、皮 belt 等,开窗透气,有利于患者呼吸。
🚨 现场如有停止呼吸或心跳,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寻求附近的AED。
  •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位。
  •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 每次按压深度:5-6厘米。

急救时也要兼顾安全,手法要规范,不要盲目用药或强行灌水。

06 AED自动除颤器怎么用?

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配有AED。操作其实很直观,就像跟着导航走一样。

  1. 开机:打开AED电源,机器会自动语音提示下一步。
  2. 贴电极片:衣服掀起,两片电极分别贴在右胸上方、左胸下方(有贴图)。
  3. 听指令:AED自动分析心律,如果需要除颤,机器会发出指示音。
  4. 按下除颤按钮:确保旁人都远离患者,再按动除颤按钮。
  5. 继续CPR:除颤后立刻回到按压心肺复苏,直到有专业人员接手。
本步骤无需记忆,每次操作时直接听语音跟着做最保险。紧急时沉着应对,会救回更多生命。

07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管理

心源性休克虽然凶险,其实有不少方法可以提前预防,日常管理做到位,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生活细节 益处 操作建议
多吃深色蔬菜 富含抗氧化物,维护血管健康 每日一餐有绿叶菜,搭配胡萝卜、番茄等
适量坚果(如核桃、杏仁) 有助于调节胆固醇 每周3-4次,每次一小把
日常锻炼 缓解血管压力,提高心肺功能 快步走或慢跑,每次30分钟
规律作息 帮助身体修复、减轻心脏负担 保证睡眠7小时以上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冠心病、高血脂等风险 40岁以上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 只要坚持这些细节,绝大部分心脏风险都会大大降低。

如果已经确诊慢性心脏病,最好的方法是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身体出现任何不适,尤其是上述早期信号,及时和医生沟通,必要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复诊。

常见疑问 FAQ

Q1: 年轻人会得心源性休克吗?
A1: 年轻人极少见,多数有先天问题或严重心肌炎。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有家族史或特殊症状,还是建议定期体检。
Q2: 只要疼就要叫救护车吗?
A2: 如果胸痛持续数分钟、不缓解,同时伴有大汗、气短、意识模糊,这就要果断呼叫120。
Q3: AED用错了会有危险吗?
A3: AED本身有自动识别机制,不需要除颤时会提示,不会误打。照说明书、语音慢慢来,不会有风险。

参考文献

  1. Hochman JS, Sleeper LA, Webb JG, et al. Early revasculariz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341(9):625-634.
  2. Thiele H, Ohman EM, de Waha-Thiele S, Zeymer U, Desch S. Manage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 update 2019.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40(32):2671-2683.
  3. Mebazaa A, Combes A, van Diepen S, et al. Manage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8;44(6):76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