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潜伏在脚下的隐秘杀手 🦶
01 什么是钩虫病?
在农村或者泥土地里赤脚跑的日子,你有没有考虑过泥土里藏着什么?其实,钩虫病是一种不容易被察觉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气候湿热、地面多为裸土的地区。当钩虫幼虫穿过皮肤(常见部位是脚掌),它们会慢慢进入血液,最后落脚在肠道。这些小虫子藏身于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吸收营养,甚至引起一些不适却又说不上来的症状。
虽然钩虫病在城市越来越少见,但在农村、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地区依然流行,有时被忽视。偶尔听到有人抱怨“怎么总是没劲”,背后的原因可能就和这种隐秘的“脚下敌人”有关。
02 钩虫的整个“旅行路线”
钩虫的生活史像是一趟精心安排的旅行。从受感染的粪便中排出的卵,在潮湿的泥土里孵化成幼虫。幼虫等着人、或者动物光脚踩过它们藏身的泥地,这一瞬间就是它们钻进人体的最佳时机。
| 阶段 | 位置/模式 | 生活场景举例 | 
|---|---|---|
| 幼虫阶段 | 泥土里,特别是潮湿有粪便污染的地方 | 赤脚在田里劳作或玩耍 | 
| 穿透皮肤 | 通过足底皮肤侵入 | 小朋友下地摸水、田地作业没有穿鞋 | 
| 血行迁移 | 随着血液流动到肺部 | 进人体后,几乎察觉不到 | 
| 抵达肠道 | 终点——小肠 | 寄生,吸血取食营养 | 
提示:不少钩虫病患者并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被感染,大多数时候,感染过程完全无感。
03 为什么容易得钩虫病?剖析背后的原因
- 环境卫生差: 潮湿、泥泞的土壤、公共厕所管理不严、粪便随地而弃,很容易让钩虫卵传播开来。
- 生活习惯: 喜欢赤脚行走、下地耕作、洗刷没有穿防护鞋,都是钩虫入侵的“机会”。
- 季节气候: 温暖、潮湿的季节土壤中幼虫活跃,感染率高。
- 信息不对称: 许多人对钩虫知之甚少,一些地方的人们不太把脚部卫生和身体健康联系起来。
调查显示,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钩虫病的感染率曾经高达30%-50%[1]。虽然这些年卫生条件改善明显,但局部流行仍不容忽视。
例如,一位38岁的农村女性,家中为主力劳动力,经常赤脚下田。她时常感到浑身乏力,以为是工作累,体检时才查出肠道内寄生着钩虫卵。这说明有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长期下来其实暗藏隐患。
04 哪些人最容易让钩虫盯上?
- 儿童:天性爱玩水泥巴,常常忘记穿鞋。一项在东南亚地区的研究显示,6-12岁儿童的感染几率明显高于成年人[2]。
- 田地里的劳动者:农民、园艺工、取水农妇,手脚时常与泥土打交道,尤其易受影响。
- 贫困或隔离地区:医疗条件有限,卫生习惯未普及,这类区域的居民要格外注意。
一个9岁的男生,喜欢和村里的伙伴们下沟摸鱼,他的父母觉得这很正常。几个月后他总是喊自己手脚没力气,检查发现感染了钩虫。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父母们,如果孩子在户外活动后总喊累,要当回事。
05 钩虫病会有什么表现?
- 偶尔感到乏力,易疲劳
- 有时会有些恶心或胃口变差
- 贫血初现,脸色略显苍白
- 持续而严重的贫血
- 消瘦、营养不良
- 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出现体重不增或个子变矮
- 学习注意力下降,容易多病
这些虫子虽然个头小,但影响身体的关键环节——贫血、营养吸收、免疫力,别小看了它带来的慢性损耗。
06 如何防住“脚下的敌人”?实用建议来啦
- 穿鞋:无论是农田、泥地还是玩沙区域,建议孩子和大人都要穿防护鞋。不要光脚下田,更别让小朋友在河沟、池塘玩闹时脱鞋。
- 个人卫生:从外面回家后及时清洗脚部、手。剪脚趾甲、清理脚部污垢,也非常有帮助。
- 体检:有胃口不好、虚弱或贫血不明原因时,建议做个大便常规检查,特别是有涉水、涉泥史的人群。儿童建议每1-2年做一次体检。
-            营养均衡饮食:           食物 功效 食用建议 瘦肉 补铁防贫血 每周2-3次,每次50-100g适量即可 豆制品 植物优质蛋白 一周可以用豆腐、豆浆替换正餐中的蛋白质 深色蔬菜 丰富维生素、促进吸收 每天有一餐搭配绿叶菜 
- 社区与环境改善:排污管道建设、公共厕所定期清理,有条件时推广卫生厕所,家里有地就要及时清除粪便,减少幼虫滋生。
文献参考
- Hotez, P. J., & Bottazzi, M. E. (2008). Hookworm infection and povert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36, 38–44. https://doi.org/10.1196/annals.1425.000
- Bethony, J., Brooker, S., Albonico, M., Geiger, S. M., Loukas, A., Diemert, D., & Hotez, P. J. (2006). Soil-transmitted helminth infections: ascariasis, trichuriasis, and hookworm. *The Lancet*, 367(9521), 1521–1532.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6)68653-4
- Yap, P., Du, Z. W., Wu, F. W., Jiang, J. Y., Chen, R., Zhou, X. N., & Steinmann, P. (2013). Rapid reassessment of the prevalence of intestinal helminth infections in a rural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Parasites & Vectors*, 6, 232. https://doi.org/10.1186/1756-3305-6-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