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血管微创的魅力: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的全景解析
01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是什么?
生活中,胆囊和胆管这些“交通要道”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直到哪天肚子疼得不得了,才惊觉胆道或许出了问题。其实,随着微创医疗的发展,经皮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逐渐成为不少胆道疾病的有效治疗办法。在门诊和病房里,我们常能看到它为急性梗阻带来转机。
简单来讲,就是医生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从体表穿刺肝脏,将细细的引流管插入胆道,再把胆汁引流出来,帮助恢复胆道畅通。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不能直接手术、或者手术风险很高的患者。跟传统的大手术不同,它创伤小、恢复快,更适合年纪大、身体弱的人群(Pua, U., & Chan, S. Y. (2014). Current status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6(9), 673–684.)。
02 谁适合做?哪些人不宜尝试?
- 胆道堵塞:不论是胆结石、肿瘤还是炎症,如果胆汁出不来,可能会造成黄疸、感染,这时PTBD可以派上用场。
- 手术禁忌或高危人群:有些高龄、合并心肺疾病的人,传统开腹手术风险大,这时候微创引流成为更好的选择。
- 缓解困扰症状:比如80岁的李阿姨,突发剧烈腹痛加皮肤黄染,检查提示胆道堵塞。因基础疾病做大手术风险高,医生给她做了PTBD,缓解了感染和黄疸,逐步过渡到后续治疗。
- 出血倾向明显,或者肝脏严重损伤,可能增加穿刺风险。
- 感染未控制,或者全身情况极差,有时需权衡利弊。
- 胆道畸形极为特殊的个案,技术难度太高时,需要重新评估。
| 适应证 | 禁忌证 |
|---|---|
| 恶性/良性肝外胆道梗阻 暂不能耐受手术者 | 严重凝血障碍 广泛腹腔感染或损伤 无胆道扩张者 |
03 操作过程大公开——每一步都很关键
说起PTBD的操作流程,其实比想象中细致许多。具体流程如下:
- 术前评估:医生详细检查凝血功能、肝脏情况,并确定穿刺路线。
- 影像定位:通常在超声或CT下进行定位,以确定胆道扩张的具体部位,减少损伤。
- 局部麻醉:患者保持清醒,基本无强烈疼痛。
- 胆道穿刺:使用细针精确进入肝内胆管,抽出胆汁后插入导丝,再通过导丝把导管送入胆管内。
- 引流固定:外端连引流袋,固定妥当后即可完成手术。医护会观察胆汁排出情况。
04 并发症不可怕,关键是合理应对
虽说是微创,但并发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出现问题,多半和技术细节或基础疾病有关。
- 出血:操作中可能损伤肝脏血管,出现局部出血。如果用力咳嗽,出血风险会升高。
- 感染:引流管作为外部异物,有可能“带来”细菌,特别是抗生素用量控制不好时。
- 胆汁漏出:有时导管位置不理想,或者局部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胆汁渗漏到腹腔。
这种情况下,医护团队会靠影像监测、化验、生命体征观察及时判断异常。一项回顾分析指出,出血发生率在5%左右,胆汁漏发生率约为2.5%(van Delden, O. M., & Lameris, J. S. (2008). Percutaneous drainage and stenting for palliation of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European Radiology, 18(3), 448–456.)。这也提醒我们,选经验丰富的医院和操作团队非常重要。
05 术后怎么照顾?回家必知的细节
患者做完PTBD后,从医院回到家还有不少环节需要认真对待。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引流管的日常管理、防感染和体力恢复。
| 护理要点 | 具体建议 |
|---|---|
| 创口护理 |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检查有无渗血渗液。发现红肿或大量渗液建议及时联系医生。 |
| 引流记录 | 每天观察胆汁颜色、量的变化。突然减少或变色要引起注意。 |
| 防感染 | 勤洗手,换药前后都消毒。体温变化明显要就诊。 |
| 补充营养 | 清淡饮食为主,多喝水,适当增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助恢复。 |
| 恢复观察 | 适度活动,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步行时间,但避免剧烈运动。 |
06 微创新希望——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的前沿进展
近年,随着影像导航技术和新型导管材料的发展,PTBD变得更安全、更精准。一些研究已经在探索纳米涂层引流管和抗菌材料,以降低感染率。还有的团队结合三维成像,预测定制穿刺路线,为复杂病例提供更个性化解决方案(Bennett, C. D., et al., 2021)。
- 智能导航(AI+机器人协作)逐步应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
- 术后远程随访系统,让患者在家也能及时获得专业建议,减少重返医院的麻烦。
- 多中心数据显示,改良型微创引流已将重度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说起来,医疗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PTBD虽小,却让患者有机会轻松恢复生活。未来,随着科技持续更新,微创技术会惠及更多胆道疾病患者,让“管道畅通”变得越来越简单。
07 学着行动起来
- 如果自己或家人胆道反复发炎、黄疸不明原因加重,最好主动就医,看能否通过影像明确原因。
-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团队,会让治疗更安心,如果准备做PTBD,提前了解手术步骤有助于减少紧张。
- 术后务必重视护理和复查。遇到异常,不要拖延,及时求助医生。
主要参考文献
- Pua, U., & Chan, S. Y. (2014). Current status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6(9), 673–684.
- van Delden, O. M., & Lameris, J. S. (2008). Percutaneous drainage and stenting for palliation of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European Radiology, 18(3), 448–456.
- Bennett, C. D., Choi, J., Kim, Y. H., et al. (2021). Developments in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 advances, novel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 27(2), 149–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