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结肠癌:科学解读与实用指导
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遇到消化道的小毛病,肚子偶尔不舒服、排便不规律。有时我们也会听说身边有人查出结肠癌,带来不小的困扰。面对这类情况,大家常常充满疑问:平时有哪些迹象值得在意?如何提前防范?这一期内容,聊聊结肠癌的核心知识和应对办法。
🔍 01 结肠癌是什么?
简单来讲,结肠癌是结肠(大肠的一部分)中,正常细胞慢慢变成异常细胞,最终变成肿瘤的过程。这种异常的细胞,会破坏肠道结构,影响身体吸收和排泄。
一开始,肿瘤可能只是很小的"息肉"(结肠内壁的突起),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有的会慢慢变成癌症。结肠癌就像不速之客,前期悄无声息地发展,到晚期可能向肝脏或肺部扩散(医学上称为转移),导致更多不适。
说起来,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23),每年约有190多万例新发病例。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普遍和中老年人群关系最密切 [1]。
⚠️ 02 结肠癌的典型症状
- 腹部持续隐痛/腹部突然绞痛:不是那种吃坏肚子一会儿就过去的小毛病。腹痛变得经常、持续时,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老年朋友。
- 大便习惯明显变化:比如持续便秘或腹泻,本来一直正常,现在突然变稀、变细,甚至感觉排不干净,这种转变要警惕。
- 便血或大便颜色深:大便带血,不管是鲜红还是暗红都要引起重视;有时大便会像“黑柏油”一样,这通常暗示有出血发生。
- 明显体重减轻:短时间内体重无意中掉得很快(比如一两个月内瘦了很多),并伴有腹部症状,这不是好现象。
- 极度疲劳、脸色发白:长期出血可能引起贫血,人容易感到特别累,活动后气喘、头晕,和以往状态截然不同。
这个案例提醒,出现上面这些变化时尽快就医,把时间留给检查,非常关键。
症状不一定都出现,也有人初期没有特殊不适,因此不要仅凭自己感觉“没事”而忽略检查。
🧬 03 为什么会得结肠癌?
- 年龄相关:结肠癌主要影响中老年人,50岁以后风险显著升高。(研究数据支持:90%以上患者为50岁以上人群 [2])
- 家族遗传:如果家族中有结肠癌、息肉相关病史,遗传风险会增加。一些特殊基因(如林奇综合征)显著提高患病几率。
- 饮食结构:高脂、高热量饮食、肉食过多、新鲜蔬果摄取较少,会让大肠环境变得不利于健康。近年来全球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膳食习惯和结肠癌密切关联。
- 慢性肠道炎症:如有长期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反复修复过程中细胞出错几率变高,这是不容忽视的隐患。
- 生活方式:肥胖、久坐、吸烟及长期大量饮酒,会干扰体内调节机制,破坏细胞修复、促进异常细胞生长 [1]。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影响,偶尔吃一顿烧烤或高脂肪大餐不会直接导致癌症,持续不良习惯才是主要风险。遗传和年龄虽然不能改变,但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低影响。
⚗️ 04 结肠癌检查怎么做?
出现持续腹部不适或便血时,很多人会担心“要不要做检查”。其实,常规的结肠癌筛查流程,主要包括下面几步:
- 粪便潜血检测:检查粪便中是否有看不见的微量血液,适合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做初筛。
- 结肠镜检查:用软性镜子检查肠内情况,可以直接看到肿瘤或息肉,并且同步取活检(小块组织)。
- 影像检查:包括腹部CT、增强CT、MRI等,用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向肝脏肺部等地方扩散。
- 病理化验:取出的组织通过显微镜检查,明确是不是癌症,属于哪种类型,这直接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这一流程尽管看起来“繁琐”,但每一步都很关键。遇到排便明显异常或便血,不要硬拖着,越早明确越好。如果家族有相关病史,更要及早和消化内科医生沟通。
检查结果正常时,之后还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2—3年一次。
⚙️ 05 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现结肠癌后,治疗方案会根据分期和身体情况来指定。说起来,这就像修补一段“交通要道”,单靠一种方式很难奏效,多学科合作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 外科手术:适用于局部早期肿瘤,可以彻底切除癌组织和附近的淋巴结,是长期控制病情的关键手段。
- 化学治疗:适合需要全身治疗或已经转移的患者,通过注射或口服药物杀灭异常细胞,同时降低复发风险。
- 靶向/免疫治疗:针对特定遗传类型的结肠癌,通过调控免疫系统或特定通路,有助于晚期或特殊分型病人。
- 支持疗法:例如镇痛药物、中医辅助、中药穴位贴敷等,主要为改善生活质量和缓解症状服务。
- 后续随访:治疗结束后,需定期监测复查,发现新发或复发信号,及时干预。
🌿 06 预防结肠癌的实用建议
- 高纤维蔬菜 + 促进肠道通畅 + 建议每天饭菜中至少搭配2种绿叶蔬菜
- 新鲜水果 + 丰富抗氧化物,维护细胞健康 + 每次餐后来点水果沙拉或水果拼盘更好
- 粗粮(全麦面包/燕麦) + 肠道微生态益处 + 主食部分可以偶尔用全麦代替白米饭
- 适量豆制品 + 降低胆固醇,提供优质蛋白质 + 如豆浆、豆腐、黄豆炖菜
- 规律运动 + 帮助肠道活动,改善消化 + 坚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快步走或游泳
另外,建议每年做一次基本体检,40岁后可定期加做肠道检查(肠镜或其他方法)。有家族结肠癌史或炎症性肠病史的朋友,最好和专业医生沟通,制订个性化筛查计划。
预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吃得健康、运动规律、维持好情绪,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都是守护肠道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Colorectal cancer.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olorectal-cancer
- [2] Siegel, R. L., Miller, K. D., & Jemal, A. (2020).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0(1), 7-3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912902/
- [3] Benson, A. B., Venook, A. P., Al-Hawary, M. M., et al. (2021).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Colon Cancer, Version 2.2021.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19(3), 329-33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38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