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抗击肺癌:从预防到筛查的全面指南

  • 5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抗击肺癌:从预防到筛查的全面指南封面图

抗击肺癌:从预防开始的守护之路

有没有注意到,地铁、办公室、电梯这样的空间,有时会有人轻咳几声,大多数人并不在意。其实,我们的肺就像城市交通枢纽,每天承担上万次呼吸,可一旦遭遇“堵车”——比如肺癌,问题就不简单了。身边有人突然查出肺部有小结节,也让人不禁多了几分紧张。要怎么保护好这对“呼吸之门”?一起来看看肺癌这个不速之客,我们到底该怎样从日常做起,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01 认识肺癌: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

肺癌作为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癌症,其实离生活并不遥远。简单来说,肺癌是一种源自肺组织内的异常细胞持续增长,分为 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前者进展较慢,后者扩散快、治疗难度更高。

根据2022年中国癌症统计,每年约有80多万人新发肺癌(Sung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1),数字相当惊人。肺癌往往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信号,轻微的咳嗽或短暂的不适容易被忽略;直到持续咳血、胸痛,很多人才会去医院。因此脑子里有个“肺癌雷达”,尽早觉察非常重要。

小贴士 💡 常见类型:80%左右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相对少见,但更易扩散。
类型 进展速度 占比
非小细胞肺癌 相对较慢 约80%
小细胞肺癌 发展极快 约15-20%

02 吸烟为什么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

  1. 有害物质侵袭肺部: 烟草燃烧时释放7000多种有害化学成分,其中数十种被证实能引起细胞发生变化。例如,苯并芘等可直接损伤肺部组织。
  2. 二手烟同样危险: 不吸烟的人群长期暴露在烟雾环境中,肺癌风险同样增加。据WHO报道,全球每年有超过120万人死于二手烟相关健康问题(WHO, Tobacco 2021)。
  3. 轻度吸烟也不可掉以轻心: 有位53岁的女性患者,平时不主动吸烟,但丈夫多年抽烟,她自己是被动“吸烟”受害者。她反复出现轻微咳嗽,经检查确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这说明即使不吸烟,长时间与吸烟者共处密闭环境,同样面临高风险。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盲区。
TIPS 🚭 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0倍左右,对女性和儿童影响也很大。

03 除了吸烟,哪些环境因素需要小心?

  • 空气污染: 城市中的雾霾、汽车尾气,特别是PM2.5的持续吸入会导致慢性刺激,加速肺组织损伤。2020年Lancet发表研究显示,空气中PM2.5每上升10微克,肺癌发病率相应增加6%(Turner et al.,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cancer 2020)。
  • 职业暴露: 部分职业(比如矿工、制造业工人)需要长期接触石棉、镍、铬等物质,这些会在呼吸道积累,增加细胞异常风险。有位45岁的男涂料工人,长年吸入油漆溶剂,后期出现持续胸闷,被诊断为中期肺癌,从这个例子看,职业保护措施不能忽视。
  • 放射性接触: 居住在地下室或山区,有时受氡气影响;长期高量接触X射线、某些放射性药物,也会破坏基因,诱发肺癌。
风险因素 具体描述
雾霾暴露 持续多日PM2.5高于标准
职业危害 石棉、油漆等长期接触
放射性氡气 居住地下、未通风房屋
提醒 🌫️ 城市空气差时减少晨练,家中定期开窗通风,有助降低暴露。

04 健康习惯能做什么?这样做更靠谱

研究显示,良好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肺癌发生概率。下面列举一些日常可行的具体操作,简单列成表格更一目了然——

生活习惯 作用说明 建议方法
蔬菜水果 丰富维生素和抗氧化物,增强肺部修复能力 一日摄入500克,多样搭配
有氧锻炼 提升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每周至少三次,每次30分钟快走、慢跑或骑行
合理体重 过度肥胖或消瘦对免疫系统均有消极影响 BMI维持在18.5-23.9区间,饮食和运动并重
营养TIPS 🥦 胡萝卜、番茄、花椰菜等富含β-胡萝卜素,对肺部有益。

说到底,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规律饮食、合理锻炼。偶尔聚会大餐没问题,但不要让油腻、熬夜成为习惯。

05 筛查为什么重要?哪些人需要关注?

很多肺癌早期发现时几乎没有“预警”,但通过体检及时发现,治愈的机会会大大提升。上海一名62岁男教师,因单位组织低剂量CT查出1cm结节,被证实为早期肺癌,经过微创手术恢复良好。从中可以看出,定期筛查真的“救命”。

推荐筛查人群 建议筛查方式
5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 每年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
家族中有人罹患肺癌 可咨询医生,考虑提前筛查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工种 结合职业健康评估,定期体检
Tips ✅ 低剂量CT早发现、低辐射,筛查费用相对亲民,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筛查首选方式(Aberle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EJM, 2011)。

简单来讲,对高风险人群至少每年一次低剂量CT,这种方式不用特殊准备,也没什么痛苦,越早查越省心。

06 担心、焦虑、恐惧?心理调整同样重要

很多人听到“癌症”两字免不了害怕,其实情绪压力反而会影响免疫力。从美国心理健康协会相关研究看,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帮助人体更好应对应激,提升治疗效果。

心理策略 🧠
  • 适当和朋友、家人多沟通,把担心说出来
  • 参与书法、瑜伽、慢跑等舒缓活动
  • 信任医生团队,有困惑及时咨询

有位34岁的女性,家族中有肺癌病史,自己体检出现肺结节后一度陷入焦虑,经过心理咨询和规律锻炼,慢慢恢复了日常生活。可见,面对风险,积极调整、主动寻求支持很重要。

说起来,肺癌预防并不神秘:识别风险、调整生活习惯、定期检查,再加上一颗积极的心态,确实能把风险降得更低。身边如果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不妨把这份实用提醒分享出去。每一个小行动,都是对健康最好的守护。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Tobacco. WHO Fact Sheet.
  3. Turner, M.C., Krewski, D., Diver, W.R., et al. (2020).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Cancer Prevention Study II.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4(9), e463-e471.
  4. Aberle, D.R., Adams, A.M., Berg, C.D., et al. (2011).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EJM, 365(5), 3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