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深入了解肺癌:保护您的肺部健康

  • 27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深入了解肺癌:保护您的肺部健康封面图

深入了解肺癌:保护您的肺部健康

01 🫁 什么是肺癌?

很多人对肺癌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可能觉得只要不咳嗽或者没有大问题就"离自己很远"。其实,肺癌指的就是肺部出现了异常的细胞,它们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增殖,影响到正常的呼吸系统功能。对于任何年龄段来说,肺癌并非"遥不可及",只是一部分人的风险更高而已。

肺癌大致可以分为小细胞型和非小细胞型两类。小细胞型发展很快,常常在被发现时已经较严重;非小细胞型则相对进展慢一些,但两者最终都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困扰。我们日常呼吸看似简单,但一旦肺部生病,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呼吸,整个身体状态都会受到拖累。

02 🚨肺癌有哪些常见症状?

很多人以为肺癌一开始就很严重,但其实初期往往只是轻微的不适,比如偶尔的咳嗽或者是一阵莫名其妙的疲惫。生活中,如果出现持续的症状,比如连续几周的咳嗽、胸部隐隐作痛,或者呼吸时费劲,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咳痰时有血丝、呼吸困难、声音变哑或者体重莫名下降时,这些信号不能掉以轻心。

真实病例中,一位男性朋友因为长时间胸闷、咳嗽最终被诊断为小细胞型肺癌,并且已经出现胸壁转移和多处淋巴结肿大。这个例子说明,有些"小毛病"累积起来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健康隐患。所以,不要把持续的呼吸道问题都当作"感冒反复"糊弄过去。

03🩺 如何确诊肺癌?

一旦怀疑自己有类似肺癌的症状,不要拖。确诊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比如低剂量CT(螺旋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出肺部的异常阴影。对于有疑点的部位,医生会建议进一步做支气管镜,直接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医生通常会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活检),这是确诊肺癌最关键的一步,能明确是哪种类型。

有些人不太愿意做这些检查,觉得麻烦或者害怕结果。其实,早一步检查,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很多时候,早诊断意味着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更多,对健康的影响更小。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朋友,做肺部检查也很有必要,可以帮助医生综合评估肺部的整体状态,更合理地制定治疗和管理方案。科学研究显示,低剂量CT筛查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可显著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参考: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4🧪 为什么会得肺癌?

说起来,肺癌的发生与多方面有关,既有生活习惯,也和环境、遗传等息息相关。

  1. 吸烟:这是最重要的诱因。长期吸烟者比从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高出很多。吸烟中的有害物质让肺部不断受到刺激和损伤,久而久之,异常细胞就可能出现。
  2. 环境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手烟、甚至长期接触烹饪油烟,也都会对肺造成慢性刺激。研究发现,城市中交通尾气和燃煤也是发病的推手之一。
  3. 职业性暴露:如果您工作的地方容易接触到石棉、铬、镉等致癌物,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患病的几率会上升。
  4. 遗传和年龄:如果家族中有人得过肺癌,自己的患病风险会稍微高一点。另外,年龄越大,细胞修复能力降低,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上升。

    其实,哪怕平时看上去很健康,如果长期暴露在这些风险因素下,还是有得病的可能。所以,不能完全觉得"我没吸烟,不用担心"——环境和遗传同样重要。

相关研究:Bade, B. C., & Dela Cruz, C. S. (2020). Lung cancer 2020: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

05 🛠️ 肺癌怎么治?

不同的肺癌类型和分期,对应的治疗手段差别很大。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原则上,早期发现的肺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术后有些人还会配合化疗或者放疗,进一步防止复发。对于晚期患者,比如一些伴有多处转移的情况,医生可能推荐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这些方法能帮助延长生存时间、缓解症状。

有些朋友同时患有其它慢性疾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或心脏病),会影响具体治疗决策。比如之前提到的那位小细胞肺癌患者,还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医生通常会侧重对症和舒缓治疗,比如吸氧、支气管扩张剂,辅以基础护理和必要药物。目标是改善呼吸症状,让患者生活质量能尽可能维持。

虽然不少新药和个体化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任何治疗都需要医患双方充分沟通,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近年,有研究指出合理的靶向治疗结合传统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部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参考:Hanna, N. H., & Einhorn, L. H. (2022). Targeted therapies for lung cancer. Cancer Journal)。

06 🌱 日常如何守护肺部健康?

饮食、运动和定期体检,是守护肺部健康的三大支柱。相比于刻意"远离"什么,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康的日常习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 丰富蔬果:像胡萝卜、菠菜、西兰花等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蔬菜,可以提供抗氧化物,有助于减少异常细胞损伤。
    食用建议:一周多次蔬果搭配为宜,每天换不同种类。
  2. 优质蛋白:鸡蛋、瘦肉、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好应对外界侵扰。
    食用建议:每日适量,兼顾多样性,荤素搭配。
  3. 规律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坚持每周3-5次锻炼,对肺功能有好处。运动能帮助肺部"通风换气",减少杂质堆积。
    建议: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根据体力逐步增加强度。
  4. 定期检查:尤其40岁以后,或有家族病史、长期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人,建议每1-2年做一次低剂量肺部CT体检。早一步发现异常,治疗选择更充足。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保留检查记录,有变化随时复查。
  5. 保持空气清新:家中经常通风,如果户外空气质量较差,可以用空气净化器协助改善环境。

很多人担心饮食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其实日常饮食里,重点是多样、新鲜。腌制、熏烤食品偶尔吃没关系,但别当主食。
假如发现自己经常咳嗽、气短或者家族中有人得过肺癌,建议提早和医生沟通。出现上文提到的持续警示信号,更要及时就医。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健康小困扰,别硬撑,先查明原因再说。

总之,守护肺部健康,靠的是长期坚持,而不是片刻的努力。

参考文献

  • Bade, B. C., & Dela Cruz, C. S. (2020). Lung cancer 2020: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 41(1), 1–24.
  •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5(5), 395–409.
  • Hanna, N. H., & Einhorn, L. H. (2022). Targeted therapies for lung cancer. Cancer Journal, 28(2), 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