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面了解、预防与管理

  • 11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面了解、预防与管理封面图

揭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面纱:了解、预防与管理

家里年纪大的亲人总说走几步路就喘,偶尔还咳嗽停不下来。身边不少人觉得,这大概是“上了年纪”带来的小毛病,却很少主动问一问医生。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不只说病,也聊聊生活里怎样像照顾花草一样护理“呼吸道”。

01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说COPD,其实就是肺里的“气路”变得拥堵,空气进不去,呼出来也费力。这不是急性病,而是慢慢积累下来的麻烦。简单来说,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常常和呼吸不畅、咳嗽相关,而且这种气流受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常年累月影响着生活(Vogelmeier et al., 2017)。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也提到,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COPD影响,而且它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居前的慢性病之一。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很多人早期其实并不觉得自己严重,一拖再拖,等到发现呼吸实在费劲,往往已经是晚期。

02 身体发出的信号:别忽视这些呼吸变化

  • 轻微、偶尔出现的迹象:一两天清晨咳嗽、轻轻一跑就觉得气短,容易被理解为“天气不好”或“年纪大了”。比如,55岁的王先生每逢换季就咳,但只是早晨有一点,白天基本无事。他常常用一杯热茶“缓一缓”,没太当回事。
  • 持续、严重的表现:咳嗽越来越频繁,变成带痰的持续性咳嗽;平路走几步也觉得费劲,甚至出现胸闷、活动受限。比如,67岁的刘阿姨发现自己上下楼梯气喘得厉害,有时候晚上都喘不过来气,才想起去医院做检查。
🫁 小提醒: 如果发现运动耐力下降,咳嗽咳痰维持2个月以上,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不必等到明显气短才寻求帮助。

03 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风险因素有如下几点:

风险因素 影响机制和典型场景
吸烟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和肺泡,时间一长,肺的“过滤系统”就像堵塞的网一样难以发力。数据显示,约8成以上的COPD患者都有吸烟史(GOLD, 2023)。
空气污染 家中烧煤、木柴等传统燃料易产生颗粒物,对呼吸道长期刺激。城市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也能慢慢伤害肺组织。
职业暴露 长期在粉尘、烟雾和化学物质浓度高的环境工作,比如矿工、水泥厂工人、喷漆工等,肺部更容易受到伤害。
遗传因素 部分人存在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患病,通常年纪轻轻就会出现明显症状。

也有研究发现,早产、童年患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人,成年后COPD风险更高(López-Campos et al., 2016)。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是一个长期“积累”带来的问题。

04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COPD?

  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咳嗽、气短的持续时间,既往吸烟、职业暴露以及家族健康情况。
  2. 肺功能测试:用一根管子深呼吸,能测出肺容量和气流速度。医生常说的“FEV1/VC<0.7”标准,就是通过这个测试诊断的重点依据(Vogelmeier et al., 2017)。
  3. 影像学检查:偶尔会安排胸部X光或者CT,排除肿瘤、肺结核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症状。
🔎 提示: 40岁以后如果有持续咳嗽、越来越喘,建议到呼吸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很关键。

05 管理慢阻肺:治疗措施有哪些?

治疗COPD,说到底是让呼吸通畅、改善生活质量。常见的治疗措施有:

  • 药物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可缓解气道炎症,控制症状。药物选择和剂量通常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分级调整。
  • 肺康复训练:包含呼吸肌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吹气球、散步。研究显示,系统康复能够恢复运动耐力,减轻气短感(Spruit et al., 2013)。
  • 长期氧疗:对于慢阻肺发展到晚期,有低氧血症的患者,连续氧疗有助于延长寿命,但需根据医生评估使用。
  • 疫苗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因感染加重住院的风险。
管理内容 适用人群 益处
吸入支扩剂 大多数COPD患者 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能力
呼吸康复 运动耐力下降者 改善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长期氧疗 血氧低的人群 减缓病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
疫苗 所有COPD患者 减少并发症

06 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和自我管理?

蔬菜水果
新鲜蔬果能为身体补充丰富的抗氧化物,有研究显示绿色叶菜和柑橘类能帮助肺部维持弹性。(Smith et al., 2012)
🥦建议:每天吃够五种不同颜色的蔬果,炒菜、凉拌都可以,不必纠结方式。
规律运动
散步、八段锦或游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可锻炼肺功能。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走得有点喘但还能说话就合适。
改善居室空气质量
保持通风、经常清理灰尘,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减少有害颗粒物。
🌬️建议:每次炒菜、做饭后记得开窗,别等油烟浓了才透气。
定期随访医生
40岁以后,建议每2年做一次肺部健康检查,尤其有吸烟史或咳嗽史的朋友,早发现早调整。
COPD说到底,最怕“拖”和“等”。生活中很多改变看起来细微,其实对呼吸健康意义不小。

参考文献

  • Vogelmeier, C. F., et al. (2017).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report: GOLD executive summary.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5(5), 557-582.
  • GOLD. (2023).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www.goldcopd.org
  • López-Campos, J. L., Tan, W., & Soriano, J. B. (2016). Global burden of COPD. Respirology, 21(1), 14-23.
  • Spruit, M. A., Singh, S. J., Garvey, C., et al. (2013).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 key concepts and advances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88(8), e13–e64.
  • Smith, M., Li, Q., Liu, Y., et al. (2012). Green and orange vegetables and chronic lung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6(8), 90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