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重塑未来:战胜腰椎术后疼痛的康复之路

  • 8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重塑未来:战胜腰椎术后疼痛的康复之路封面图

重塑未来:战胜腰椎术后疼痛的康复之路

夜深时家里的灯光还没熄灭,有人翻来覆去,腰间微微的酸胀总是让人难以入睡。其实,从手术床走下来的那一步,只是康复旅途的开端。有人急着回归正常生活,却常被断断续续的疼痛揪住,开始怀疑:我还能恢复成原来的我吗?

01. 腰椎手术后出现的“不速之客”到底是什么?

有不少朋友手术后期盼着彻底摆脱腰痛,结果却发现,手术后的腰部并没完全“安静下来”。有时候是一阵轻微的酸胀,有时候是低头坐久了一点不适。其实,这些持续或者反复出现的疼痛,就是医学上说的“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PPS)”。它不是单一的伤口痛,也可能是一种绕不开的小麻烦。

一项2020年发表于Spine杂志的研究发现,大约10%~40%腰椎手术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术后慢性疼痛 (Buchheit et al., 2020)。不过,大部分人的疼痛都在“可忍可管”范围,严重影响日常的情况并不常见。

💡 别把任何术后不适全当做“失败”,但持续不适值得关注。

02. 持续疼痛和反复发作,这些信号别当成“小问题”

  • 持续性钝痛:36岁的女工程师,术后半年,腰部总像有一块小石子顶着,坐立不安,久坐后症状更明显。最初以为只是肌肉没恢复,结果三个月后依然持续。
  • 时有时无的刺痛或麻木:“每隔几天就像有蚂蚁爬过腰”,有患者说,早上起床最明显,活动活动才会缓解。
  • 影响活动能力:一些人发现平时走路、弯腰变得“没那么灵活”,如果不注意保护,甚至偶尔出现下肢轻微麻木感。
  • 注意:如果只是偶尔发作,可以自我观察;但疼痛未减轻或渐重,夹杂有腿部严重麻木、行走困难时,一定要及时找医生评估。
表现类型 说明 典型场景
持续腰疼 手术后3月不减,影响入睡 长期伏案工作者
断断续续刺痛 活动时缓解,静止时加重 久坐白领
下肢发麻 合并坐骨神经不适 搬重物人群

03. 腰椎手术后疼痛的背后原因都有哪些?

有人困惑:“明明手术成功,为什么还会疼?”其实,腰椎疼痛就像是一个“复杂交通枢纽”出了点小故障,可能是路口没有完全修好,也可能是路上新加的标志牌让原本顺畅的行车多了一些摩擦。分析成因时,需要从多个方向看问题。

  • 手术本身因素:切口愈合不佳、神经组织刺激等。
  • 个体生理差异:年龄偏大、骨质疏松、组织恢复能力弱,属于高风险人群(参考:Kehlet, H. et al., 2016, The Lancet)。
  • 心理状态影响:心理压力大、焦虑抑郁,容易让痛觉被“放大”。
  • 生活习惯:缺乏有效锻炼、长期体位不佳、抽烟等也会让术后的疼痛反复出现。
🔎 只有找到疼痛的“根”,康复才有的放矢。

04. 如何科学评估腰椎术后疼痛?

不同人对疼痛的感受不一样,医生会借助量表和工具精准量化。最常用的如“VAS视觉模拟评分”(0~10分),辅助“McGill疼痛问卷”探索疼痛的性质。从而找到合适的康复方案。

评估方式 简要说明
VAS评分表 让患者在0(无痛)~10(最痛)之间打分
功能评估量表 测定日常活动(如洗澡、弯腰)受影响程度
神经功能查体 通过检查下肢肌力、感觉来判断神经影响
每个人的恢复都独一无二,有疑问跟医生沟通比“网上自查”更靠谱。

05. 重回正轨:科学康复训练有方法

康复期的锻炼和物理治疗,堪比为“受伤的机器”加油润滑。刚开始可以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重建腰背的协调和力量。下面简单列出几种常用的康复方法和适用情境:

训练方式 适合人群 示例
核心肌群激活 术后1周起 平板支撑、桥式动作
柔韧及牵拉 恢复期第2周后 弓步拉伸、温和猫牛式
功能性步行训练 下肢发力能力弱者 慢走、扶助行走训练
🤸‍♂️ 出现不适时第一时间暂停锻炼,及时反馈医生。

06. 心理疏导:让好转少点坎坷

长期疼痛不光是身体的考验,心情也容易受影响。有研究指出,慢性疼痛患者中,约1/3伴随焦虑或抑郁(Edwards et al., 2016, Pain),而悲观情绪会进一步恶化疼痛感受(双向机制)。简单说,越害怕疼,疼痛越“粘人”。

接纳和应对:
适度认知行为训练、心理疏导、呼吸放松,增强对疼痛的“免疫力”。
家人陪伴:
与亲友交流感受,而非独自承受,有利于恢复信心。
🧠 解决疼痛,“身”和“心”同等重要。

07. 日常小改变,助力新生活

什么是最实用的办法?其实,健康的生活习惯比任何高难度动作都更有力量。术后恢复期做好生活细节,可以帮身体慢慢修正偏差,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生活习惯 具体做法 康复好处
合理饮食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鱼肉,补充骨营养 促进组织修复,增强骨密度
日常姿势调整 抬头挺胸、蹲代弯腰 减轻腰椎压力
劳逸结合 每半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避免腰背过度疲劳
🍎 偶尔小变化,可能带来持续的好转。

说到底,战胜腰椎术后疼痛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不必一味苛责自己进步慢,也无需把短期的波折看成“后悔”。恢复路上,跟着专业建议、逐步练习、关照情绪、整理生活习惯,往往才能逐渐找回那个轻松活动的自己。如果你正困惑于术后轻微的不舒服,不妨多点耐心,给身体一点时间。有疑问时,和医生及时沟通,远比独自揣测来得踏实。

🛤️ 小步快走,终会迎来更舒适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 Buchheit, T., Van de Ven, T., & Shaw, A. (2020). Pain outcomes after lumbar spine surgery: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Spine, 45(10), 707-718. https://doi.org/10.1097/BRS.0000000000003350
  2. Kehlet, H., Jensen, T. S., & Woolf, C. J. (2016). Persistent postsurgical pai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The Lancet, 367(9522), 1618-1625.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6)68700-X
  3. Edwards, R. R., Dworkin, R. H., Sullivan, M. D., Turk, D. C., & Wasan, A. D. (2016).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proc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hronic pain. Pain, 17(Suppl 1), S23–S31. https://doi.org/10.1016/j.pain.2015.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