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解密肾功能与尿酸检测:理解你的健康密码

  • 4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解密肾功能与尿酸检测:理解你的健康密码封面图

解密肾功能与尿酸检测:你的健康密码在哪里?

01 肾脏:身体“滤水器”一般的角色

如果你曾因为晨起水肿或突然血压变高而迷惑,那也许和肾脏有关系。肾脏就在我们身体腰部两侧,个头不大,却在24小时默默工作,把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每天大约有150升血液经过这里。

除了排废,肾脏还要调整盐分、平衡水量,对调节血压也有影响。一个健康的肾脏,就像家里用的净水器,每一滴血液都要经过细致过滤,最后废物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这套系统运行顺畅,身体就没什么杂音。

小贴士:肾脏没有痛感神经,早期损伤很难察觉,这也是肾脏疾病不易早发现的原因之一。

02 尿酸到底是什么?

说起尿酸,很多人第一反应联想到“痛风”或者“高尿酸”。其实,尿酸是嘌呤(一种体内常见物质)分解的产物,对大部分人来说平时并不起眼。

但特殊的时候,比如身体代谢加快或排泄有障碍时,尿酸就像没送走的快递,慢慢积累,容易在关节处形成结晶,有点类似“水垢”堆积在水壶里。

产生位置 代谢途径 主要排出通道
肝脏、血液 嘌呤分解 80%通过肾脏排尿
🧬小妙招:尿酸本身有一定抗氧化功能,但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令人担忧。

03 尿酸检测常识:看懂化验单

大体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抽血验尿酸(最常见),另一种是24小时尿液尿酸测定。说起来,血液检测简便快捷,医院几乎都能做。化验单上的尿酸数值,可直接显示当前体内水平。

项目 参考范围(μmol/L) 意义
血清尿酸 男性 210-420
女性 150-360
见证代谢状态
24小时尿酸排泄 2500-7500(成年) 辅助判断代谢异常
🔍如果化验单上的尿酸比参考值高,建议结合症状和肾功能进一步判断,并非一升就代表“大问题”。
真实案例:57岁的王阿姨,体检时查出尿酸420μmol/L,身体无明显不适,经医生评估可先通过饮食和生活调节,每3个月复查。 (此病例只在本节使用一次)

04 肾功能和尿酸:互相关联的两大指标

肾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血肌酐(反映肾脏滤过能力)、尿蛋白(有无损伤)、尿素氮等。简单来讲,肾脏负责把尿酸排出去,肾功能出问题,尿酸往往也会跟着升高。

  • 肾功能轻微下降时,尿酸可能先升高,再出现其他指标变化。
  • 慢性肾病病人,约有1/2会出现高尿酸。
  • 年轻人感到忽然关节发痛,如果伴随尿酸偏高,也可以考虑是不是肾脏排泄功能出挑。
🔗参考: Johnso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kidney funct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2022, Kidney International

05 检查出来异常,说明啥?

高尿酸血症

如果血清尿酸超过正常范围,首先要排查是代谢增加,还是肾排泄变慢。长时间尿酸偏高,可能诱发痛风、关节炎,甚至和高血压、心脏病等风险相关(Richette & Bardin, 2010, Lancet)。

👀单纯高尿酸,有人没有任何感觉,有人会有脚趾肿胀发红。痛风发作,多见于夜间或者剧烈运动后。

低尿酸血症

轮到尿酸过低,虽然不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有位35岁男性,无家族遗传,化验时尿酸120μmol/L。医生排查发现是肾小管疾病所致。低尿酸有时候和遗传、肝脏问题、某些药物有关。

低尿酸血症,体力方面可能会感到易疲劳(此病例只在本节用一次)。
提醒:尿酸升高或降低背后,通常不是单一问题,需要结合肾功能、代谢、合并症整体看。

06 日常维护:具体的养护行动

已经查出尿酸异常,除了定期复查,生活方式可以真实帮上忙。以下建议,坚持至少3个月再评估效果:

食物 功效 建议吃法
新鲜蔬菜 有助排出尿酸 每天一盘绿叶菜更好
水果类(苹果、樱桃) 帮助尿酸代谢 水果每天一小份
低脂奶制品 有益降低尿酸 一日两次小量即可
饮水(白开水) 稀释尿酸 建议分多次饮足量,判断方法:尿色接近无色
🥛实际行动:可以将水杯放在办公桌随手可及的位置,经常主动补水。
特殊群体建议:曾有一位68岁女性肾功能偏低,医生建议她每周一次测量体重,同时监测尿量波动(本例不重复)。
⚠️轻度异常不用急着用药,保持规律运动、健康饮食,优先尝试非药物方法。如果出现关节肿痛、长时间尿酸高不降,建议去正规医院肾内科或风湿免疫科详细检查(参见:Dalbeth et al., "Gout", 2016, Lancet)。

参考文献

  1. Johnson RJ, Nakagawa T, Jalal D, Sánchez-Lozada LG, Kang DH, Ritz E. (2022).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kidney funct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Kidney International, 101(1), 66-74.
  2. Richette P, Bardin T. (2010). Gout. Lancet, 375(9711), 318-328.
  3. Dalbeth N, Merriman TR, Stamp LK. (2016). Gout. Lancet, 388(10055), 2039-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