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腺癌的潜在敌人:EGFR基因突变与病理切片检测全解析

  • 1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腺癌的潜在敌人:EGFR基因突变与病理切片检测全解析封面图

肺腺癌的潜在敌人:EGFR基因突变与病理切片检测全解析

住在隔壁的小王最近总说自己上楼时有点喘,家里人开始关心肺部健康。其实类似的小状况也许很多人都有过感受,只是大多数时候没当回事。要说起肺部肿瘤,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遥远,其实肺腺癌在城市和农村都时有发生。今天聊聊肺腺癌背后的基因——EGFR,一起搞懂这个隐形风险以及检测的方法。

01 什么是肺腺癌?

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种类型,是居中国及世界第一位的肺癌类型。吸烟不是唯一诱因,女性和非吸烟者也会被无缘无故盯上。根据202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Sung, H. et al., 2021),每年全球有超过200万例新发肺癌病例,其中大约一半是肺腺癌。它悄悄进展,早期甚至没什么特别不适。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肺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范围广、进展快。家里即便没人吸烟,也不等于跟肺癌绝缘,这点不少人都容易忽略。

02 哪些信号可能提示肺腺癌?

早期信号
  • 偶尔咳嗽,无明显原因
  • 上楼稍微气促
  • 偶感背部不适
明显警示
  • 持续性咳嗽、带血
  • 呼吸困难加重
  • 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有位55岁女性朋友,平时身体好但咳嗽断断续续持续两个月,伴轻微呼吸不畅。当她出现体重下降并频繁胸闷时才去看医生,检查发现是早期肺腺癌。这个例子说明,持续性的症状变化不能忽略,早发现早行动很重要。

💡 身体的小变化常被忽视,持续咳嗽超过三周或呼吸不适,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03 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中的角色

EGFR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简单来说,正常情况下这个基因像是细胞的“指挥棒”,保证组织有序更新。但一旦EGFR突变,细胞就会不受控制地分裂,就像施工队伍没有了红绿灯指挥,容易盲目扩张,甚至形成肿瘤。

在亚裔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的比例高达30%-50%(Lynch, T. J. et al., 2004),比欧美人群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医生经常建议确诊时做EGFR突变检测。需要注意,EGFR突变并不等于一定会得癌症,只是风险高了不少。

人群特征 EGFR突变率
东亚女性非吸烟者 约50%
欧美一般人群 <15%

别小看这些数字,了解自己的基因类型,有时候能决定治疗方式和生存期。

04 病理切片:EGFR突变检测怎么做?

  1. 组织采集:多采用穿刺活检或术中切除肿块,保存一小块肿瘤组织。
  2. 石蜡包埋和切片:将组织标本处理后制成超薄片,便于保存和染色。
  3. 提取DNA:从切片中“提取”肿瘤细胞遗传物质。
  4. 基因检测:将DNA送往实验室进行EGFR突变位点检测。

做过切片检测的患者可能觉得有些繁琐,其实整个流程科学而严谨。医生主要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选择不同的采样方式。比如,有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肿块较深,医生采用CT引导下肺穿刺取得组织,然后送检切片和基因,最终帮助准确用药。

🩺 切片保存好,一次采样多用,后续如需复查或做更多基因检测能少受些罪。

05 Sanger测序和NGS:到底有啥区别?

检测方法 特点 适用场景
Sanger测序 检测单个/少量基因位点,灵敏度低于NGS 传统方法,适合明确位点、资源有限时
NGS(二代测序) 高通量、可检测多种突变,灵敏度高 复杂病例、需多基因联合分析者优选

目前大医院普遍采用NGS技术做全基因检测,对于基因复杂、家族有多癌症史或药物反应特殊的人群很有意义。不过,Sanger测序在一些情况依然有用,比如只需查1-2个常见突变时(Zhang, L. et al., 2016)。

⚖️ 检 查方式最好听医生建议,根据实际病理和经济情况科学选择。

06 EGFR突变对临床治疗意味着什么?

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以尝试靶向药物治疗。和传统化疗相比,靶向药更“对症下药”,副作用较小,疗效明显。比如,易瑞沙(Gefitinib)、特罗凯(Erlotinib)等药物能针对性抑制异常信号,延缓肿瘤生长。

药物名称 适用突变类型 常见副作用
Gefitinib EGFR常见突变 (Exon 19 缺失/Exon 21 L858R) 皮疹、腹泻
Osimertinib T790M突变 皮肤干燥、轻度肝酶升高

🔬 需要注意,每位患者的耐药性和反应不同,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方案。实际案例显示,一名48岁的男性患者服用第一代靶向药后短期缓解,但因出现新的基因突变,后续需要更换为第三代药物。这提醒我们:治疗不是“一劳永逸”,持续跟进很关键。

07 未来方向:肺腺癌,还能怎么防和治?

🌱 正面生活习惯和科学饮食对健康有帮助,这里推荐几种常见有益食物:
  • 西兰花 助力提高身体抗氧化力,炒/蒸皆可,建议每周2-3次;
  • 橙子 富含维生素C,对呼吸道黏膜有益,每天1个合适;
  • 豆制品 蛋白补充,有研究提示对防癌有一定好处,豆腐、豆浆都行,隔天可以来一餐。

预防方面,保持合理体重、规律运动、重视通风,都是日常可以做到的。对于家族有肺癌史或者碰到持续咳嗽等不适的朋友,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更容易早发现。定期体检、建立随访档案,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 检查和用药决策最好在三甲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完成,有专业团队守护更安心。

随着基因检测和药物进步,个性化治疗正在成为主流。未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型免疫疗法等都有望改善疗效。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身体的自我关照始终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APA格式)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 Bray, F.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2. Lynch, T. J., Bell, D. W., Sordella, R., Gurubhagavatula, S., Okimoto, R. A., Brannigan, B. W., ... & Haber, D. A. (2004). Activating mutations i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nderlying responsiveness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gefitinib.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0(21), 2129-2139.
  3. Zhang, L., Ma, S., & Huang, J. (2016).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lung cancer: how close to routine practice?.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 8(5), 29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