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乙肝母婴阻断全攻略:保护宝宝健康的关键措施

  • 23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乙肝母婴阻断全攻略:保护宝宝健康的关键措施封面图

从母亲到孩子:乙肝母婴阻断全攻略

01 乙肝是什么?它对健康有哪些威胁 🧬

日常聊天时提到乙肝,不少人会说“是不是要忌口,不能随便吃东西?”不过,说起乙肝本身,很多人其实没有真正了解。简单来说,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它专门攻击肝脏。

乙肝病毒感染后,初期症状可能很轻微,部分人感染初期甚至完全没有感觉。但如果没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慢性乙肝会逐步破坏肝脏功能,像肝硬化、肝癌这些严重后果,也有可能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突然找上门。

提醒: 妈妈感染乙肝,除了自己要面对健康威胁,最担心的就是可能传递给宝宝。这种隐性风险,不容小觑。

02 怎么会从妈妈传给孩子?

  • 怀孕期间: 乙肝病毒有时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不过这种情况其实比较少见,多数妈妈在孕期肝功能稳定、监测良好,宝宝相对安全。
  • 分娩过程中: 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刻,血液和体液的接触是最大的风险点。此时,病毒传播几率最高。
  • 母乳喂养: 很多新手妈妈关心母乳会不会带来传染性。其实,大部分母乳喂养并不会增加乙肝传染风险,只要宝宝已经规范接种乙肝疫苗。
TIPS:一项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妈妈,如果不采取阻断措施,母婴传播率能高达90%。 (Liu et al., 2010, Vaccine)

03 不阻断会带来什么隐性风险?

说起来,不少妈妈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乙肝携带者。医生往往会反复强调:母婴阻断这一关要过好。为什么这么重视呢?

  • 宝宝感染风险极高: 母婴传播是儿童乙肝慢性感染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宝宝出生后病毒“扎根”体内,很难彻底清除。
  • 肝功能长期受影响: 研究发现,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儿童,更容易发展成为慢性乙肝,影响以后几十年的健康。
  • 对家庭的连锁压力: 除了健康方面,乙肝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往往被低估。家长担心孩子成长路上被贴标签,这也是现实考量。
这提醒我们: 身体里的隐性病毒,有时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但后续的健康轨迹却可以发生巨大改变。 (Ott et al., 2012, Lancet)

04 健康阻断的方法有哪些?哪些措施效果最好?

措施 作用机理 操作方式
乙肝疫苗接种 激活宝宝自身免疫,有效防护病毒入侵 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针,后续按接种程序完成全程
乙肝免疫球蛋白 被动免疫,迅速中和体内残余病毒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注射一次
病毒载量监测与母体治疗 控制母体病毒数量,降低分娩时的传播概率 孕期定期检测,医生评估后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
小结:
三重防线:疫苗&免疫球蛋白+孕期管理,联合使用,阻断成功率可达95%以上。 (Pan et al., 2014, JAMA)

05 产前、产后怎么管理和监测?

怀孕后,准妈妈要做哪些事情?新生宝宝怎么样跟进健康管理?我们来简单梳理清楚每个节点。

孕期检查
建议怀孕早期就做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和肝功能检查。医生会根据孕妇的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数据,评估风险,决定要不要用药。
案例: 28岁的林女士怀孕时检查发现乙肝病毒量偏高,医生建议她在孕中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配合常规产检,最终宝宝健康出生,未被感染。
分娩选择
顺产和剖宫产都可以,如果准妈妈病毒载量很高,医生有时会建议剖宫产,降低分娩过程的病毒暴露。
新生儿随访
宝宝出生后要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1岁左右要查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确认是否已获得保护。
母乳喂养
只要宝宝早期阻断措施到位,乙肝妈妈也可以安心母乳喂养,不用太焦虑。
别忽视:每一次检查的数据都很重要,是后续决策的基础。

06 家庭支持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乙肝带来的困扰,不只是健康上的。很多妈妈在阻断过程中心理压力很大,比如担心宝宝安全、担心家人怎么看待……

家庭的角色:
  • 家人用平常心和妈妈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顾虑。
  • 日常生活多理解、分担,帮助妈妈保持好心情,也对宝宝免疫有利。
心理建议:
  • 和专业医生沟通,缓解不安。
  • 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让自己情绪不过度紧绷。
案例启发: 张女士在孕期得知自己有乙肝,最初焦虑难眠。丈夫陪她一起去医院咨询,并主动查资料,逐渐情绪稳定下来。宝宝顺利健康出生,夫妻俩也更加亲密。
其实,健康管理路上,每个人的支持都能带来巨大的力量。

07 宝宝如何健康成长?日常能做些什么?

乙肝母婴阻断不是一劳永逸,后续的一些习惯也很有帮助。除了前面提到的疫苗和健康随访,家庭日常饮食与作息也很重要。

推荐食物 具体好处 简单建议
蛋类、瘦肉、豆制品 给宝宝生长提供优质蛋白,帮助肝脏修复 每天1~2次,加在辅食里
新鲜蔬果 补充维生素,提高宝宝免疫力 每天适量,颜色多样为佳
粗粮(如小米粥、燕麦) 为宝宝肠道提供膳食纤维 与细粮交替添加,防止宝宝便秘
日常提醒:
宝宝休息规律、心情愉快,比什么补品都靠谱。

参考文献

  1. Liu, J., Zhang, S., Wang, Q., et al. (2010). Sero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impact of vaccinat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ree national surveys in 1992, 2006 and 2014. Vaccine, 28(45), 6387-6393.
  2. Ott, J. J., Stevens, G. A., Groeger, J., & Wiersma, S. T. (2012).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new estimates of age-specific HBsAg seroprevalence and endemicit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2(9), 766-778.
  3. Pan, C. Q., Mi, L. J., Bunchorntavakul, C., et al. (2014). Tenofovir to prevent hepatitis B transmission in mothers with high viral load. JAMA, 312(5), 40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