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解锁颈动脉狭窄: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之路

  • 8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解锁颈动脉狭窄: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之路封面图

解锁颈动脉狭窄: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之路

01 颈动脉狭窄,其实离我们不远

有时候,家里老人偶尔抱怨头晕,或者上下楼梯时觉得有点喘,常常被当成年纪大了的“小毛病”。但这些变化,有时并不是简单的老化,而是身体在悄悄提示:脑部的“供电线路”——颈动脉,可能出现了问题。

简单来说,颈动脉狭窄是动脉通路“变窄”,主要和血管内壁堆积脂质(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脑部就像一座需要大量“能源”的工厂,颈动脉狭窄会妨碍供血,增加发生中风的可能。只要出现一次脑供血不足,后果就不止是头晕这么简单。

💡 小贴士:家里老人突然觉得一侧脸麻、说话含糊,哪怕很快好转,也要高度重视,尽早就医排查!

02 这些信号,别忽视

信号类型 具体表现
早期 偶发性头晕、一过性视力模糊;有时只在疲劳或天气变化后才有
例:王阿姨,62岁,偶尔走路头重脚轻,休息后又缓解
显著 持续性单侧肢体麻木,讲话口齿不清;甚至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类似“小中风”
例:林大爷,70岁,早晨起床发现半边脸麻,几个小时才恢复
🚩提醒: 偶发的轻微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症状有加重或频繁发作,应尽快到神经内科就诊,必要时按医生建议复查。

03 为什么会得颈动脉狭窄?

  •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逐渐沉积脂肪、胆固醇和钙质形成斑块,血流通道被“堵塞”。
    [比喻1] 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粥样硬化类似水管锈蚀堵塞,水流变细。
  • 三高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让血管长期处于损伤和炎症状态,斑块更易形成[1]
  • 年龄和遗传:50岁后发病率迅速上升,有家族史者风险更高。
  • 吸烟:烟草加剧血管内壁损伤,加速病变。
一项欧美流行病学研究认为,40岁以上人群中,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可达5-7%[2]。出问题不算罕见,但危险在于“无声”发展。
⚠️ 如果有“三高”又年过半百,尤其要关注体检结果中的颈动脉超声。

04 什么时候要考虑手术?

医学建议:
当血管腔变窄到70%以上,或者已经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中风先兆,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便可能考虑手术[3]
常见手术方式: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医生打开血管切除斑块,“清障修路”,恢复畅通。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通过导管植入支架,将狭窄段撑开。
潜在风险:
面临短期脑卒中、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不过发生率总体较低(参见下表)。
手术类型 主要风险 总体发生率
颈动脉内膜切除 短期卒中、颅神经损伤 约2~3%
血管支架植入 卒中、再狭窄 约4~5%
👨‍⚕️提示:手术是否适合,需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不建议自行判断。

05 手术过程与康复照护

  1. 术前准备:包括详细影像检查和评估麻醉风险。患者需空腹,并在医生指导下暂停部分药物。
  2. 手术过程:
    • 内膜切除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医生打开颈部血管,剥离斑块,缝合血管。
    • 支架植入一般使用局部麻醉,通过大腿根部穿刺导管,送到狭窄位置,一步步将支架展开。
  3. 术后护理:
    • 需要卧床休息1-2天,动态监测血压、神志、肢体活动。
    • 早期鼓励轻度活动,有助于血液循环和恢复。
    • 按时复查影像,评估手术效果,调整降脂、抗血小板药物。
🩺小建议:术后请家人陪护,便于发现异常。在恢复期适量进食蔬果,帮助身体修复。

06 颈动脉狭窄,怎么预防?

食物推荐 具体功效 怎么吃
坚果(如核桃、巴旦木) 富含健康脂肪,维护血管弹性 每天一小把,无需咸味或糖衣
深色蔬菜(菠菜、绿叶菜) 含膳食纤维,有助血脂平稳 炒熟或做汤,保留原味即可
豆制品(豆腐、豆浆) 植物蛋白,替代部分动物脂肪 每天一份早餐豆浆,变化搭配
全谷杂粮(燕麦、糙米) 减缓血糖升高,保护血管 主食掺杂,渐渐适应粗粮口味
深海鱼(如三文鱼) 丰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心脑血管 一周两次蒸煮,避免油炸
🍀行动提示:定期查体,特别是有三高、高龄或家族史者,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颈动脉彩超。 发现高风险,一定要按医生指导早处理,别抱侥幸心理。
🏃‍♂️生活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对血管健康很有益处。

文献与参考

  • [1] Goldstein LB et al. (2011).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dical therapy,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carotid stenting. Circulation, 123(7), 804–818.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0.958900
  • [2] de Weerd M, Greving JP, Hedblad B, et al. (2010).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Stroke, 41(6), 1294–1297.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09.573493
  • [3] Brott TG, Halperin JL, Abbara S, et al. (2011). 2011 ASA/ACCF/AHA/AANN/AANS/ACR/ASNR/CNS/SAIP/SCAI/SIR/SNIS/SVM/SVS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extracrani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24(4), e54–e130. https://doi.org/10.1161/CIR.0b013e31820d8c98
以上信息参考了全球权威医学指南与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如想深入阅读可在 PubMed 检索上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