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三伏天儿童健康照护全攻略:高温下的安全与营养

  • 28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三伏天儿童健康照护全攻略:高温下的安全与营养封面图

三伏天来临,如何照顾儿童的健康?

01. 三伏天:高温高湿,家长们别大意

进入三伏天,窗外空气像被盖上了厚厚的棉被,一走出去就能感到热浪扑面。清晨在公园里,常能看到孩子们早早锻炼,但有些家长一不注意,孩子就会满头大汗坐在树荫下,不想动弹。其实,这个时期气温和湿度一起飙升,为孩子健康带来了不少挑战。

高温本身容易让人体调节系统“超载”,而潮湿为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繁殖温床。对儿童而言,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玩得过久,身体可能很快会出现一些小麻烦,比如脱水、皮肤感染等。因此,说起来,三伏天对孩子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家长需要多留神日常生活的小细节。

小提醒:别因为家中有空调就放松警惕,长时间闷在密闭空间、空气不流通,也不利于孩子健康。

02. 儿童身体特点与防暑需求

  • 体温调节差:
    儿童的汗腺尚未发育完全。比如有位5岁的男孩,在户外玩耍不到20分钟就出现面色潮红、呼吸加快,只能提前回家。这说明,孩子一旦玩得过猛,身体降温效率远不如成年人。
  • 体表面积大,水分易流失:
    小朋友皮肤娇嫩,汗水一多,水分很快丢失。简单来说,同等条件下,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脱水。
  • 免疫系统还没“练壮”:
    夏季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等在高温高湿下活跃,有6岁女童因为刚吃完冰镇西瓜、手未清洗,几小时后就出现腹泻。儿童免疫力有限,这时期更容易“中招”。
别忽视:孩子不像大人那样会主动表达身体不适,家长要多观察他们的活动和情绪变化。

03. 户外活动,什么时间合适?

1. 避开中午高温
中午11点到下午3点,紫外线最强,地面温度最高,这段时间孩子最好在室内玩耍。

2. 选择早晚凉爽时段
尽量让孩子在清晨(6点半到8点半)或傍晚(5点到7点)外出。这两个时段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润,户外活动风险较小。

3. 选择有树荫、通风的户外空间
如果必须外出,尽量在有遮挡的公园、街心花园等地活动。例如,一位7岁的女童在楼下树荫下玩滑板半小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这种安排就很合理。

时间段 推荐活动 注意事项
6:30-8:30 慢跑、跳绳 适当补水、穿透气衣物
11:00-15:00 阅读、画画 减少出门、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17:00-19:00 骑自行车、散步 防蚊措施、避免剧烈运动
小提示:儿童玩耍后如大量出汗,不建议立刻用冷水冲洗,先休息片刻为好。

04. 三伏天风险因素:为什么更容易生病?

高温和潮湿让细菌、病毒有了更多“活动的舞台”。空调房间里温差大,孩子频繁进出易受凉。此外,饮用水储存不当、食品未及时冷藏,也会增加肠道疾病和中毒风险。

  • 病毒繁殖加快:三伏天里,肠道病毒、流感病毒活跃,成为儿童常见的感染源。(参考:Chang et al., 2018, "Epidemiology of enteroviruse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 脱水危险高:气温越高,出汗越多,尤其小朋友玩耍时容易忽略口渴信号,脱水概率随之上升。
  • 皮肤病、虫咬更常见:湿气和汗液让皮肤屏障变弱,蚊虫也格外活跃,像汗疱疹、湿疹、虫叮咬等问题频发。
  • 食源性疾病:食物放置时间过长,细菌快速繁殖,导致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反应。
🌡️ 暑天生病的高风险并不意味着必须远离一切户外,只要做好科学安排,很多问题都能预防。

05. 营养搭配和水分补充 🍎

推荐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新鲜水果:西瓜、橙子、葡萄 补充水分、电解质 切片后直接食用,亲子分享效果更好
绿色蔬菜:菠菜、黄瓜、生菜 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 凉拌、蒸食易消化,帮助肠胃“降火”
牛奶及酸奶 补蛋白质、促进消化 早餐搭配效果显著,注意不过量
粥类:小米粥、山药粥 养胃、易吸收 做早餐或晚饭,热量不过高
饮水建议👇:
儿童每日饮水量一般建议800~1400毫升,根据运动量调整。(根据WHO,2020 “Guideline: Total water intake”)

补水方式举例:
  • 小口多次喝温水
  • 用运动杯吸管辅助饮水
小建议:饮料、果汁不能替代白水,有糖饮品容易影响食欲。

06. 防虫防病、注意卫生的小窍门 🦟🧼

  1. 个人清洁到位: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认真清洁,防止病原体从手入口。比如一位9岁男生,因经常外出后随手抓东西吃,胃肠道偶有不适,这就提醒我们卫生习惯得长期坚持。
  2. 防蚊措施不能少: 可根据场所选用儿童防蚊喷雾、蚊帐和纱窗,外出穿轻薄长袖。晚上睡觉时注意检查有效防护。
  3. 定期更换衣物和清洗床单: 热天常出汗,衣物、床单更容易滋生细菌,保持清爽能大幅减少皮肤病风险。
  4. 提前掌握症状变化: 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反复呕吐甚至呼吸急促等现象,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别忘了:儿童出现新皮疹、持续腹泻等情况需到正规医院检查,切忌自行用药拖延。

07. 心理健康同样关键

三伏天里,家有“宅家小孩”的情况比比皆是。长时间待在家,容易让小朋友情绪波动,比如闷闷不乐、吵闹甚至与家长发生小摩擦。其实,天气本身会带来一定的情绪影响(Mood weather effect,Hensley, 2019)。

  • 适当安排家庭活动: 折纸、拼图、室内小游戏等,既锻炼动手能力又能转移情绪压力。
  • 平等沟通: 问问孩子今天感觉如何,和他们聊聊天,让孩子有机会表达真实想法。
  • 以身作则: 成人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家里气氛轻松,孩子也会更自在。
家长别忽视:心理健康牵涉到身体健康,情绪波动大也会影响孩子睡眠和免疫力。

最后一点:三伏天照顾孩子,其实没那么难

看似炎热难熬,实际日常管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大多数健康隐患并不复杂。该吃水果时多吃些、玩耍时避开高温、室内保持通风、发现问题时别慌张,该就医就及时就医。家长和孩子一起度过三伏天,也能积累不少健康小经验。

实用的防暑知识,胜过一味限制和焦虑。有些事情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有效减少风险,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 Chang, L.-Y., Lin, T.-Y., Hsu, K.-H., Huang, Y.-C., Lin, K.-L., Hsueh, C., & Shih, S.-R. (2018). Epidemiology of enteroviruse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105, 52–60.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 Total Water Intak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ensley, J. (2019). Weather and mood: effects of sunshin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LOS ONE, 14(3), e02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