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航健康,掌握护理要点

  • 1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航健康,掌握护理要点封面图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航健康,掌握护理要点

有时候,脚凉、腿胀不太在意,觉得是天冷、走得多。朋友打趣“一到冬天就怕冻脚”,可其实,这背后可能藏着一点小麻烦,尤其对爱抽烟、压力大的中青年男性。这种血管堵住不通的小问题,如果没当回事,时间久了会越积越多,甚至影响走路、睡觉。所以了解点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知识,说不定能帮你帮到身边人。

01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听名字有点拗口,实际上说的是血管变窄甚至完全堵住了一段,导致血流不畅。主要发生在四肢的中小动脉,尤其是下肢更常见。

病因很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和长期吸烟密切相关[1]。除此之外,年轻男性、遗传倾向、慢性感染、压力等,也会增加患病可能。慢慢堵住的小血管,像小路被树枝挡住,时间长了,通行越来越难,营养和氧气运不过去,组织细胞慢慢“吃不饱”,这也是为什么脚容易变冷、发麻、甚至变色。

影响生活的方面 表现可能出现
上下楼/走路 容易腿软、走一会就累
休息时 脚凉、麻、胀痛,不易缓解
外出/户外活动 怕冷、痛感明显,不敢久站
❗️ 简单来说,这种病大多数见于40岁以下男性,一旦反复发作,对生活影响不小,需要早发现早管理。

02 早期信号与警示症状有哪些?

其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并不那么容易察觉。常常只是偶尔觉得脚趾冰冷、发麻,有时走路腿胀、稍微一歇就缓解。有位28岁的男性患者,冬天发现自己的右脚大拇趾比别的脚趾凉得厉害,起初以为是冻着了,半个月后出现疼痛感才去医院,结果提示就是血管发生了堵塞。

🥶 轻微冰冷或麻木(多为脚趾、手指)
🦶 偶发性走路时腿胀、疼,休息后能缓解
🌗 皮肤颜色变得稍深或发白(尤其是天冷时)
💡 到了中晚期,可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皮肤发黑或溃烂、脚趾变形甚至活动受限,这时候健康风险就很大了。一旦出现伤口难愈合、足部持续变色或疼痛,建议尽快就诊。
更多典型症状变化(点击展开)
  • 夜间剧痛影响睡眠
  • 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甚至几十米就疼
  • 局部皮肤变薄、脱屑、没有汗毛
  • 脚趾、手指出现小伤口后久久不合

03 病房护理人员关注哪些指标?

临床护理环节,及时的评估与监测至关重要。对患者来说,这些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机会。

  • 🩸 血管通畅度:通过查体触摸动脉搏动、血流多普勒监测等方式,观察肢体末端是否有血流信号。
  • 🌡️ 肢体温度/颜色:温度降低、颜色变暗通常提示血液供应不足。
  • 💧 局部水肿与伤口愈合情况:有无肿胀、渗液,伤口周围是否红肿或有感染风险。
  • 疼痛等级:定期沟通患者自述疼痛的时间和程度,有助于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 持续观测这些指标,可有效帮助医疗团队尽早干预风险,提高护理效果。
项目 说明/意义
血流检测 辅助判断血管堵塞程度,防止缺血面积扩大
局部温度观测 温度越低,供血越差
颜色/水肿 有变化需密切观察,警惕感染及坏死倾向

04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和辅助治疗?

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来说,治疗不止是用药和做手术,良好的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关键。

药物管理
  • 遵医嘱使用扩血管药与抗凝药
  • 辅助用止痛和改善微循环药物
  • 严格记录药物反应,定期调整方案
物理治疗
  • 指导温水泡脚(温度合适,避免烫伤),提升末梢循环
  • 轻柔按摩非溃疡部位,促进血流
  • 肢体轻度抬高、防压迫,减少水肿
生活方式调整
  • 加强足部保暖,尤其冬季
  • 合理锻炼,鼓励散步、实用弹力袜
  • 注意足部卫生,定期更换鞋袜
📝 护理过程中,定期沟通患者体感和症状,能帮助发现新的不适或用药反应。
护理措施 实际好处
温水泡脚 促进足部血管扩张和循环
观察皮肤 及时发现破溃和感染迹象
抬高下肢 缓解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降低肿胀

05 如何和患者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说起来,疾病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不适,很多患者都会焦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没法再正常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正视疾病、提升自我管理,心理支持尤为重要。

  • 详细解释病因、发展、治疗措施,让患者知道并非"绝症"。
  • 耐心解答可能的疑问,比如饮食、锻炼安全等。
  • 鼓励家属多关心,多参与康复环节。
  • 关注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必要时建议心理疏导。
💬 患者心情好转、积极配合治疗,往往会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这一点同样不能忽视。

06 预防并发症,长期健康怎么做?

其实不管哪个阶段,预防并发症和长期管理都需要“内外兼修”。不仅仅是医生护士的事,更需要患者自己参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推荐习惯/食物 作用 建议用法
蔬菜水果 🥗 改善血管弹性,减少炎症 每日三餐加入绿叶菜、水果,颜色越丰富越好
谷类粗粮 🥣 有助于降血脂、提供能量 主食中适当替换为燕麦、玉米、红薯
豆制品 🫘 帮助改善微循环与血脂 每周2~3次,适量加入豆腐、豆浆
鱼类 🐟 丰富OMEGA-3,保护血管 建议每周有2餐选择鱼类蒸煮为主
🎯 长期坚持健康饮食+规律锻炼,结合科学的复查监测,是提升生活质量最靠谱的方法。
几条简单建议:
  •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伤口要及时处理
  • 建议40岁以后每2年左右做一次血管相关检查
  • 家里有人有类似病史,可以适当关注年轻男性的血管健康
  • 出现异常情况(如皮肤持续变色、活动明显受限),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Shionoya, S. (1998). Buerger's disease: Path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aylor & Francis.
  2. Fiessinger, J. N., & Schäfer, M. (2007). Buerger's Disease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21(2), 236–246. https://doi.org/10.1016/j.avsg.2006.10.004
  3. Olin, J. W. (2000).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Buerger’s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3(12), 864–869.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009213431207
  4. Yoon, S. O., & Ku, J. H. (2014). The role of smok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Vascular, 22(5), 349–355. https://doi.org/10.1177/170853811350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