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你需要知道的健康风险和应对措施
01 什么是肺癌?
有谁没经历过跟朋友随口聊起身体状况的时候,谁咳嗽了几声,家人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肺有问题?其实,肺癌就像生活中偶然闯入的不速之客,大多数人听说过,却未必真的了解。简单说,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见,发展相对缓慢;小细胞肺癌则进展快,容易扩散。即便你觉得跟这些词很遥远,知道这些基本信息其实很实用——当你或身边人出现相关健康变化时,第一时间能联想起来到底是什么情况。肺癌已成为当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Bray et al., 2018)。
02 肺癌的症状:哪些信号该小心? 🩺
- 持续性咳嗽:如果你本来很少咳嗽,最近却突然咳嗽不断,尤其是持续三周以上,最好别忽略。有些人咳得声音沙哑,有的人是干咳,也有人会痰中带血。
- 胸痛和呼吸急促:偶尔运动后胸部不舒服和肺癌没什么关系,可如果没有明显诱因,胸痛或呼吸时觉得气不够用,就要警惕了。
- 体重明显下降:不是吃得少,也没有运动,却最近衣服莫名变松,这种体重下滑就应该仔细想一想原因。
- 反复肺部感染:每隔一阵子就感冒、发烧,肺部拍片也总有阴影,很有可能和肺部肿瘤有关。
有位68岁的男性患者,不吸烟,但咳嗽持续两月伴胸痛,最终发现肺部肿瘤。这个例子其实说明,不是所有肺癌都和吸烟有关,出现这些信号,别拖着。
03 为什么会得肺癌?
说到肺癌发生的原因,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抽烟”。没错,吸烟依然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约85%的肺癌都与吸烟相关(WHO, 2023)。不过,并不是只有吸烟人群才会得肺癌。一些生活习惯和外部环境,也大大提高了风险:
- 吸烟及被动吸烟:不管是一手、二手还是三手烟,烟雾里的有害物质都会伤害肺部细胞,让长期暴露者更容易出现异常增生。
- 空气污染:像雾霾、工业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有害颗粒,都能损害肺组织,增加细胞变异的机会。
- 职业暴露:比如接触石棉、铀、氡气或某些化学品,多见于矿工、建筑工人等岗位。
- 遗传与年龄: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年龄越大,风险也越高。遗传易感性和细胞老化共同作用,让某些人群更需要关注。
- 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本身让肺组织修复力变差,更容易“引狼入室”。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空气污染对肺健康的伤害有多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例肺癌与空气质量直接相关(WHO, 2023)。
04 如何诊断肺癌?🩻
肺癌的发现往往靠体检或者因为症状明显才被重视。医学上主要用这些方法来帮助判断和确诊:
- 影像学检查: 低剂量螺旋CT、X光拍片,比较适合肺癌早期筛查和发现结节。
- 活检检查: 抽取部分可疑区域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特征,是诊断的“金标准”。
- 支气管镜、分子检测: 部分患者还要做支气管镜,采集深部样本,同时分子病理检测能分析基因突变,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
如果身边有类似症状,加上生活中具备高风险因素,比如长期吸烟或工作暴露,应该尽早预约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一般体检中心或三甲医院肿瘤科都能进行相关筛查。哪怕没有症状,高风险人群也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05 治疗手段有哪些?效果如何?💊
肺癌的治疗并不是“只有绝望”这条路可走。根据分期、类型、身体状况,有多种方案可选——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 手术切除: 适用于早期有限病变患者,能去除肿瘤,是最具根治可能的方式。
- 化学治疗: 对一些扩散性强或分期较晚患者有帮助,控制病情、减少肿瘤负担。一些辅助用药,例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帮助减轻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Crawford et al., 1991)。
- 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射线杀死局部癌细胞,对不能手术或有残留的小病灶有用。
- 靶向与免疫治疗: 对特定基因改变或分子亚型的患者,最新的靶向药和免疫药物,能精准抑制肿瘤增长,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可极大增加5年生存率(Detterbeck et al., 2022)。如果像前述68岁男性那样确诊时已出现转移,治疗就偏重于控制、缓解症状和维持生活质量,但合适的综合措施依然能延长生存、减轻不适。
06 怎样远离肺癌,提高身体防护力?🌱
说到防癌,大多数人都会问:“我到底应该吃点什么、做点什么?”其实,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保护伞。以下这些具体办法,简单但非常管用: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修复日常被氧化损伤的细胞。
食用建议:一天内保证蔬果占主食与配菜的一半,按时进餐,品种多样。 -
坚果和豆类 🥜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细胞有良好保护作用。
食用建议:每天少量,无需过量,一小把即可。 - 保证充足睡眠、规律活动 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久坐。运动让肺部得到有效锻炼,有益提升免疫力。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 尽量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聚集,对呼吸道大有好处。
- 建议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职业暴露者,每年一次肺部CT筛查,问题早发现,治疗更主动。
健康饮食并不是偶尔吃一顿“绿色大餐”就奏效,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些生活方式的微小改变,也许就是防癌的核心力量。如果你属于高风险群体,有家族史、吸烟史,或生活在重污染地区,更要定期筛查、注意身体信号,不等症状明显再行动。
07 给生活一点行动的提醒
现实生活中,肺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医学名词,而是我们和身边人都会面对的健康话题。它悄悄发作,不声不响地带来负担,却可以被主动的预防和科学的应对所改变。只要把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的小细节做好,偶尔关注自己的身体消息,多一次深呼吸、少一根烟、定期体检——每个改变,都是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其实,健康生活不是负担,而是一点点微小选择带来的结果。与其担忧,不如行动。💪
参考文献
-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 L., Torre, L. A., &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PubMed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Cancer Fact Sheet: Lung cancer. WHO Fact Sheets
-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5(5), 395-409. PubMed
- Crawford, J., Ozer, H., Stoller, R., Johnson, D., Lyman, G. H., Tabbara, I., ... & Vredenburgh, J. J. (1991). Reduction by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of fever and neutropenia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5(3), 164-170. PubMed
- Detterbeck, F. C., Boffa, D. J., Kim, A. W., & Tanoue, L. T. (2022). The eighth edition lung cancer stage classification. Chest, 151(1), 193-203.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