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静脉高压遇上消化道出血:应急处理全攻略
01 门静脉高压到底是什么?
小李最近总觉得腹部有些胀,偶尔饭后腹部似乎比别人“鼓”得快,但又说不出哪里特别不舒服。其实,这样的现象有时跟一种叫门静脉高压的情况有关。简单来说,门静脉高压是肝脏附近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门静脉里,血液压力持续升高,血流就像被堵车一样,回流受阻,容易带来不少麻烦。
门静脉高压并不算罕见,特别是在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者长期酗酒的人群中,会更容易出现。国际上数据显示,肝硬化引发门静脉高压后,约有30%-40%的人会在病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 [Garcia-Tsao et al., 2017]。早期的门静脉高压也许没什么明显表现,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出血,那就不能轻视了。
02 消化道出血的信号:这些警告不容忽视
- 1. 轻微信号
- 偶尔轻微黑便,颜色较深(像柏油一样),大多人不会在乎。
- 短暂头晕,劳累后容易乏力。
- 胃口下降,饭量减少。
- 2. 明显警报
- 反复呕血或大便明显变黑且带腥味。
- 持续心悸、出汗甚至晕厥。
- 低血压、脉搏加快,甚至意识模糊。
症状类型 | 表现 |
---|---|
轻微信号 | 偶发黑便、轻度头晕 |
严重警报 | 呕血、大量黑便、休克 |
03 为什么门静脉高压容易引发消化道出血?
说起门静脉高压和消化道出血,两者就像“隐患与事故”——有了压力大增的门静脉,胃食管等部位的静脉血管就会被慢慢拉“涨”成脆弱的曲张静脉。本来这些血管只是血液小通道,因为压力太大,被撑成了随时可能破裂的“气球”。
一旦破裂,短时间内就能引起大量出血。这种出血来得急,失血快,但在早期并不会有太大征兆,只有在酗酒、剧烈呕吐或吃硬物时才更容易激发(García-Pagán et al., 2012)。年龄、肝脏功能衰减、遗传等也会影响风险。此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原本就可能异常,止血变得更加困难。
04 遇到消化道出血,现场该怎么做?
- 让患者静躺平卧,保持安静。身体微微侧向一边,预防呕吐物吸入。
- 口服不能强行止血,避免进食饮水,尤其不要自己给药(比如止血药),防止呛咳或加重病情。
- 保持通畅呼吸道,口中有血要及时清理,最好使用绷带或毛巾轻轻擦拭。
- 尽快呼叫急救120或送至有消化内科、肝病专科的大医院,不要指望小诊所能彻底处理。
05 医院里会怎么救治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出血?
到了医院,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主要的方向包括药物、内镜和手术等手段,方案要看具体病情。
治疗方式 | 实际做法 | 适用情况 |
---|---|---|
药物止血 如特利加压素、奥曲肽 | 通过静脉注射,减轻门静脉压力、收缩血管 | 出血早期和配合其他治疗 |
内镜治疗 内镜下套扎、硬化 | 直接看到出血点,结扎或注射止血剂 | 首选手段,适用绝大多数门静脉高压出血 |
手术或介入治疗 TIPS手术等 | 通过手术建立分流通道或堵住出血点 | 反复或大出血、内镜无效时采用 |
定期复查和对基础肝病的管理同等重要。
06 如何降低门静脉高压和出血的风险?
- 膳食平衡:山药 + 助消化、保护肠胃 + 可与杂粮粥、牛奶搭配。
- 优质蛋白:鸡胸肉 + 提高修复力 + 每周2-3次,清淡少油。
- 蔬菜水果:番茄 + 补充维生素、预防贫血 + 生食或熟食皆可,每天100克左右。
- 低脂饮食:燕麦 + 降低胆固醇、支持肝脏健康 + 早餐可冲泡,每天一小碗。
- 健康管理:定期检查 + 及时发现肝脏问题 + 40岁以后每2年查一次肝功能、B超。
遇到消化道不适或突然出现异常大便颜色,建议先到专业肝病或消化科进一步检查。
单靠饮食并不能完全避免门静脉高压或消化道出血,但好习惯能减轻肝脏负担、降低风险。如果家中有肝病患者,更要鼓励他们按时服药、少熬夜、戒酒。
参考文献
- Garcia-Tsao G, Abraldes JG, Berzigotti A, Bosch J. (2017).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sis: Risk Strat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2016 Practice Guidance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Hepatology, 65(1), 310-335. https://doi.org/10.1002/hep.28906
- García-Pagán JC, Caca K, Bureau C, et al. (2012). Early use of TIP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variceal bleeding.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2(25), 2370-2379. https://doi.org/10.1056/NEJMoa09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