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当咯血来袭:支气管扩张的应急处理指南

  • 1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当咯血来袭:支气管扩张的应急处理指南封面图

当咯血来袭:支气管扩张的应急处理指南

01 支气管扩张是什么?

很多人听说过“支气管扩张”,但生活中碰到却很少。其实,这是一类慢性呼吸道疾病,就像管道因年久失修“撑大了”,呼吸道变得不再顺畅。很多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就是偶尔感冒咳嗽时比别人更重一些,或者体力恢复慢一点,容易小黄痰。但这类轻微变化经常被大家忽视,直到出现咳血才引起重视。

支气管扩张主要是因为支气管(肺里的气管分支)长期受到炎症、感染、吸入有害物质等影响,导致管壁异常扩张、变形。有的人是小时候肺炎遗留的后遗症,有的人长期吸烟、患慢性支气管炎,也有的和遗传有关。

💡小贴士:早期很难察觉,偶尔的咳痰、多感冒,别太放心上但也别掉以轻心。

02 咯血现象:什么时候值得紧张?

“咯血”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里算是一个突发状况,有时只是偶尔咳一点血丝,像刷牙出血那样,量少无其它不适。但有时会突然出现嘴里涌出鲜红色的血,甚至都止不住,场面有些吓人。

  • 少量咯血:比如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晨起咳嗽几下,发现痰里夹杂一根细血丝。但很快就停了,人也没什么不舒服,这就是比较轻微的情况。
  • 中量咯血:也有50岁的男性,偶发咳嗽时吐出的血已经能看到血块,量约两小勺,这时往往伴随胸闷或有点气促,值得注意起来。
  • 大量咯血:有个63岁的男性,家属突然发现他连续几次剧烈咳嗽,一次能咳出30ml左右鲜红血液,嘴唇变得发白。这种情况可不是小事,必须马上就医。
🍃咯血不是都很危险,但反复 or 量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03 咯血背后的原因

说起来,为什么支气管扩张更容易咯血?其实这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血管暴露:支气管管壁变薄、变形,内部血管裸露,轻易就能被咳嗽、感染等刺激到。
  2. 反复感染:扩张后的气管易藏污纳垢,经常有细菌“落脚”,炎症反复刺激血管,更容易破裂。
  3. 合并全身因素:部分中老年人本身基础病多,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也增加了咯血的风险。
致病机制 常见表现 风险特点
血管裸露 轻咳即出血 易反复,难彻底治愈
反复感染 急慢性感染交替 咳血常随发热或白细胞升高出现
全身动力学异常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难控制 单次出血量较大,风险提升

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支气管扩张患者一生中有30%~60%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咯血(Chalmers et al., 2018)。

📊研究数据提醒我们:咳血未必牢牢跟随每个病程,但风险始终存在。

04 如何现场应急处理?

面对咯血,最先想到的通常是害怕和慌张,尤其家人如果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更容易手足无措。其实,掌握几个应急要点,就能把危险暂时稳住:

  • 立即让患者安静卧床:平躺不太合适,最好半坐位或斜靠,让头部高一些,避免误吸。
  • 侧卧有利:建议侧向出血较多的一侧躺,比如左肺咯血多,就侧卧向左;这样血液较不易流向健侧肺叶。
  • 保持气道通畅:用纸巾轻轻吐出咯出的血,切忌生吞,否则容易呛咳诱发窒息。
  • 冷敷锁骨处:可在锁骨上部放毛巾包的冰袋,帮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 勿自行服药或催吐:不要乱用止咳药、止血药,也别用民间偏方“止出血”,以免加重。
⚠️如发现大量鲜血(超过200ml或持续咯血),必须直接拨打120,勿自行前往医院。

05 就医途中与急诊时的注意点

咳血发生后,家人往往很紧张,但也要保持清醒。下面这些细节,直接决定后续救治效率:

  1. 记录出血量和颜色:粗略算一下咳出来的血有多少,是鲜红还是暗红,是否夹杂脓痰。
  2. 携带资料:带上患者的病历本、近期胸片或CT报告、常用药物清单,以及平时就诊卡(如果有)。
  3. 保持侧卧位:途中仍尽量维持病人仰卧或侧卧,避免四处走动。
  4. 提前联系医院急诊:去之前电话咨询目标医院是否收治咯血患者,避免临时跑空路。
  5. 不要催促病人进食:出血后胃肠反射变差,防止呕吐及误吸。
📝有些医院急诊时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救治方案,保持电话畅通很重要。

06 预防和生活管理怎么做?

说到日常预防,最关键不是一味担心咯血发生,而是按照医嘱管理好疾病,并注意合理饮食、情绪和身体锻炼。

推荐食物 具体功效 日常建议
鸡蛋 蛋白营养丰富,有助修复受损黏膜 每日1-2个
胡萝卜 丰富维生素A,利于呼吸道健康 清炖、凉拌或煮粥都可以
新鲜蔬果 含多种维生素及抗氧化成分,减少反复感染 每天至少一餐有蔬菜,每周3-5天水果
瘦肉/鱼类 优质蛋白,修补组织、增加免疫力 一周3-4次,清炖或蒸煮均可
🥗多样化饮食配合作息,才能保持身体抵抗力。
  • 规律作息:保证晚上足够休息,上午和傍晚轻微运动,比如散步。
  • 按期复诊: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胸部CT或X线,根据医生建议监测。
  • 情绪平稳:遇到咳血事件别慌张,积极面对,配合家庭支持。
  • 个人卫生:日常可用温水漱口,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
🧑‍⚕️有慢性病史、老年朋友,每年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Chalmers, J. D., Aliberti, S., & Blasi, F. (2015). Management of bronchiectasis in adults.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45(6), 1446–1462. 点击查看
  2. Polverino, E., Goeminne, P. C., McDonnell, M. J., et al. (2017).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bronchiectasis.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50(3), 1700629. 点击查看
  3. Pasteur, M. C., Bilton, D., & Hill, A. T. (2010).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 for non-CF bronchiectasis. Thorax, 65(Suppl 1), i1–i58. 点击查看
  4. King, P. T. (2009). The pathophysiology of bronchiecta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4, 411–419.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