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脑出血急救:应对生命危机的关键步骤与预防措施

  • 18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脑出血急救:应对生命危机的关键步骤与预防措施封面图

脑出血急救:生命的瞬间,指尖的救援

01 脑出血,究竟是什么?

有时,平静的日常生活突然被打破,像是家里长辈在沙发上坐着,突然头一歪,人就什么反应也没有了,场面让人瞬间愣住。这背后,可能和脑出血有关。

简单来说,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导致局部压迫、损伤。经常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瘤、脑部外伤等危险因素引起。脑出血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也会遇到,尤其是有家庭病史或者不健康生活习惯的人群。

其实,脑出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突发性和进展快。短时间内会导致脑组织坏死,出现各种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患卒中,其中脑出血占20%(Feigin et al., 2003)。

02 脑出血有哪些警示信号?

脑出血的症状像两个阶段的"信号灯",早期的可能并不明显,有时甚至被当做疲劳或感冒忽略。但随着情况发展,危险信号会越来越突出。

早期细微信号
  • 偶发的头晕、恶心
  • 短暂的手脚麻木,像"蚂蚁爬"
  • 轻微的、间断性的头痛
Tips: 很多人在早期只有轻微不适,一般会以为熬夜了没休息好,容易被忽略。

明显的警告症状
  • 突然剧烈头痛,像被锤了一下
  • 说话含糊、神志模糊
  • 一侧肢体(比如左胳膊或右腿)突然没力气,甚至偏瘫
  • 呕吐、双眼凝视或斜视
  • 严重时直接昏迷
症状类型 常见表现 是否危险
早期 短暂麻木、头痛、轻度头晕 警惕
明显 持续头痛、突然偏瘫、昏迷 高度危险
⚠️ 注意: 48岁的陈先生突发单侧手脚无力,家人以为是疲劳,结果发展为意识障碍。后续被确诊为脑出血。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症状出现时,千万别拖延。

03 面临突发状况,先让自己冷静

遇到家人突然口齿不清、倒地昏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慌乱。其实在急救前,保持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常见急救前错误操作包括大声呼喊、摇晃病人、给病人喝水,这些做法可能加重伤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快速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比如避免进一步跌倒),并观测伤者基本生命体征(呼吸、心跳)。
建议: 发现可疑脑出血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更不要给昏迷病人喂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意外窒息或加剧脑损伤。

04 急救时怎么做才能帮到病人?

真正遇到脑出血,能否在黄金时间内急救、转院决定生死。下面这套步骤,可以作为紧急应对的"小指南"👇
步骤 具体操作
1. 立即呼叫120 明确告知“疑似脑出血”,简明报告年龄、性别和症状,便于急救分级
2. 就地平卧、抬高头部约30° 防止脑部血流进一步聚集,利于呼吸道通畅
3. 清理口鼻分泌物 便于呼吸,同时避免误吸呕吐物(尤其是昏迷患者)
4. 避免搬动 除非不得已(如有坠落风险、环境危险),不要移动病人
5. 观察生命体征 如心跳、呼吸暂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如能掌握方法)
6. 记录发作时间 精准的发作时间可帮助急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小提醒: 过程中,千万不要给病人强行喂药、进食或灌水。

05 急救误区盘点:哪些做法别跟风?

关键时刻,"热心"反而容易出错。下面这些常见误区,值得反复确认一下👇
  • 紧急搬动:非特殊环境(如火灾、交通事故),不该随意搬运。
  • 喂药服食: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喂服食物或药物,易造成窒息。
  • 自行掐人中、奔走医疗偏方:耽误宝贵急救时间。
实例说明: 62岁的林阿姨发作后,家属忙着找偏方、让其喝醋延误了送医,最后错过了手术窗期。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及时、规范急救和转院。

06 急救之后:治疗和康复怎么走出来?

急救不是结束,而是起点。进入医院后,通常要进行头颅CT等影像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大小。根据医生评估,部分轻症病人可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减压或清除血肿。

其实,抢救及时性直接决定患者的恢复可能。早期规范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像物理康复、言语康复、营养支持等环节,都逐步纳入常规流程 ("Stroke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Winstein et al., 2016)。
建议: 出院后应该按时回访、接受康复指导,包括合理运动、均衡饮食以及定期复诊。建议家属多加沟通和理解,减少患者心理压力。

07 平时怎么吃、怎么动,对脑健康有好处?

说起来,预防脑出血最靠谱的办法,是平时给血管更好的"呵护"。其实,简单调整生活习惯,远比临时抱佛脚有效。
推荐习惯/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操作建议
新鲜蔬果 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益血管弹性 每天建议2~3种,多样化搭配
深海鱼类 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 每周1~2次
限量饮酒 减少血管受损风险 每次少量,避免酗酒
适当运动 帮助控制血压、体重 散步、慢跑,每周150分钟
定期医学体检 及时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隐患 中老年人建议每年一次
日常提醒: 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的人,平时更要规律用药和监测血压。建议40岁以上去正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做基础体检,一般2年一次比较合适。

主要参考文献

  • Feigin, V. L., Lawes, C. M., Bennett, D. A., & Anderson, C. S. (2003). Stroke epidemiology: a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of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case-fatality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Lancet Neurology, 2(1), 43–53.
  • Winstein, C. J., Stein, J., Arena, R., Bates, B., Cherney, L. R., Cramer, S. C., ... & Zorowitz, R. D. (2016). Guidelines for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47(6), e98–e169.
  • Qureshi, A. I., Mendelow, A. D., & Hanley, D. F. (2009).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The Lancet, 373(9675), 16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