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那些你不知道的传染途径与有效治疗方法
01 什么是扁平疣?🌱
忙碌生活里,偶尔会在镜子前发现皮肤上冒出一两粒小丘疹,平平的,不太起眼,跟皮肤颜色差不多。很多人觉得不痛不痒,索性不管。其实,这种不大起眼的“新朋友”,可能就是扁平疣。
扁平疣(flat wart)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变,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它以小而平坦、略高于皮肤、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丘疹为主要表现。一般常见于面部、手背和前臂,青少年和年轻人是高发人群。不过,不要误会,成年人也有可能中招。
TIPS: 早期扁平疣多为轻微、偶尔出现的小粒疹,不易察觉,通常也不会自觉疼痛或不适。
02 扁平疣从哪里来?主要特征有哪些?🔍
说起来,扁平疣背后的“元凶”是一种叫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病毒进入皮肤浅层细胞后,细胞生长变得不受控制,于是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疹子。这时候,它可能就像突然冒出的“小麻烦”,不请自来。
特征 | 具体表现 |
---|---|
外观形态 | 略高于皮肤,表面光滑,形状可为圆形或多边形 |
颜色 | 多接近肤色,也可能稍深或微红 |
分布位置 | 常见于面部、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 |
发病人群 | 多见于青少年及年轻人,儿童偶有 |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因皮肤轻微受伤、刮擦后疹子数量增多,这和HPV感染后的细胞易受机械刺激有关(Sterling et al., 2001)。
小贴士: 和“青春痘”不同,扁平疣通常不红肿、无粉刺头,早期不容易察觉。
03 扁平疣会怎么传播?这些途径别小看!🦠
- 皮肤直接接触: 日常握手、皮肤碰触等都有可能让病毒“搭个顺风车”传播。比如,18岁的学生小李,打篮球后经常和队友击掌,过了一段时间,手背和前臂出现了十几颗小丘疹,后来确诊为扁平疣,医生判断可能是体育活动中直接接触导致。
- 间接接触传播: 例如共用毛巾、脸盆、剃须刀等,也可能沾上病毒。家人共用一块毛巾,导致多个家庭成员相继长出类似皮疹,也不是罕见。
- 皮肤破损时期: 如果皮肤本身有微小伤口,或者长时间频繁抓挠(比如瘙痒后无意抓伤),会让HPV更容易入侵。
别忽视: 虽然不是每次接触都会感染,但如果家人或同学间有扁平疣患者,还是建议避免物品混用,尤其在免疫力较弱时。
04 一些常见误区:别让误会影响判断💡
- “只有小孩会得”: 实际上成人也可能发生。扁平疣并不是什么“青春期专利”。
- “长了就是不干净”: 并不是个人卫生不够才会得扁平疣,主要还是感染病毒有关。即使十分爱干净的人,也可能因为微小损伤暴露感染源而中招。
- “只要不痛就不用理”: 虽然早期多无明显不适,但长期反复、数量增多、外形影响美观,还是建议尽早干预。
- “涂点药膏就好”: 随意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加重病情。扁平疣对常规消炎药或激素膏通常没什么作用,建议专业咨询后选择治疗方案。
这个部分希望大家放下焦虑,也别因误解而延误就医。
05 治疗选择有哪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治疗方式 | 机理与效果 | 适用人群 | 可能不适 |
---|---|---|---|
外用药物疗法 | 比如维A酸霜、5-氟尿嘧啶等,促使异常细胞脱落 | 皮疹较少、面积小的患者 | 过敏性皮肤慎用 |
冷冻治疗(液氮冷冻) | 低温破坏感染区域细胞,允许新生健康皮肤 | 多发或面积稍大者 | 部分人短期内有轻微疼痛或水疱 |
激光、手术等物理疗法 | 针对顽固单个或少数较大疣体 | 单发、局部扎堆的患者 | 术后注意防感染和色素沉着 |
免疫增强治疗 | 提高病毒清除能力,如干扰素类药物 | 病程长、局部多发而复发者 | 妊娠期、特殊病史人群需慎用 |
友情建议: 有28岁男性患者,面部多处扁平疣,曾自行购药处理,进展缓慢后到医院接受冷冻+维A酸外用,最终顺利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及时科学就诊很重要。
06 预防与自我保护,这样做有帮助 👍
以下方法来自皮肤科医学共识和国际指南推荐,都是生活中可以具体操作的建议:
- 从不混用个人物品开始: 建议毛巾、剃须刀、浴巾等物品每人一套,减少间接病毒传播风险。
- 日常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西兰花、柑橘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可以帮助皮肤维持屏障功能,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例如:早餐一杯橙汁、午餐加一道炒西兰花都是不错的选择。
- 手部有小创口时注意保护: 洗手后擦干,偶有破皮可局部使用创口贴,减少病毒通过伤口入侵的概率。
- 偶尔晒晒太阳: 适当日晒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帮助改善皮肤防御力。不过,防晒措施不要忽略。
- 提高免疫力: 合理作息、避免持续熬夜,运动后注意休息。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鸡蛋、牛奶等,这些都有助于免疫细胞健康。
- 如果皮肤疹子反复不消,建议及时皮肤科就诊: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治疗,而不要依赖网络流传的偏方。
📌 小结: 预防其实就是从细节做起,养成分清专用物品的习惯,饮食多样,别让免疫力“掉链子”。
文献参考 📚
- Sterling, J.C., Handfield-Jones, S., & Hudson, P.M.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44(1), 4-11. DOI
- Bruggink, S.C., Gussekloo, J., Berger, M.Y., Zaaijer, H.L., Assendelft, W.J.J., & de Waal, M.W.M. (2013). Epidemiology of cutaneous warts in primary schoolchildren: the HAVOC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68(1), 172-179. DOI
- McGinley, K.J., & Leyden, J.J. (1976).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skin: Recent adva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5(4), 566-569.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