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你的手为何频频发出“哀鸣”?
如果你发现打字、刷手机时手指总想停下来,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觉得指头或手腕发紧,不自觉去活动手关节,这其实是在提醒你——手部工作已经超负荷了。腱鞘炎,它没有感冒那样高调,却会慢慢影响你的每一天。今天,我们就用轻松直白的方式聊聊这个经常被忽略的“小麻烦”,以及如何对付它。
01 什么是腱鞘炎?
说起来,腱鞘炎其实就是围绕肌腱外面“保护壳”——腱鞘,出现了炎症。简单来讲,肌腱是帮助手指、手腕活动的组织,腱鞘像一层润滑套筒,让肌腱顺畅滑动。可如果腱鞘因为受刺激反应,出现肿胀,肌腱在其中活动就变得不顺,这就是腱鞘炎。
比如,你坐办公室时间一长,连续打字几个小时,手腕或手指的腱鞘可能会受到不断摩擦,从而出现炎症,这和门轴没上油,开关门时“咯吱响”的道理有点像。
02 腱鞘炎的症状表现——哪些信号别忽视?
表现阶段 | 常见症状 | 生活中的例子 |
---|---|---|
初期 | 轻微不适,偶尔发紧;屈伸手指时有“咔哒”感 | 早晨起床,手指不太灵活,需要甩甩才能缓解 |
发展期 | 疼痛变得明显,局部肿胀,手腕手指活动受限 | 拿手机/刷卡时,手腕阵痛,严重时需要暂停动作 |
严重时 | 持续剧烈疼痛,手指可能出现弹响或不能伸直 | 系鞋带、开瓶盖都感觉困难,甚至影响吃饭写字 |
比如有位38岁的女老师,最近早上经常觉得右手食指打不直,揉揉又能用了,但中午批改作业后开始发胀,这其实已经是腱鞘炎早期的信号。
这提醒我们,手部“报警”,要去理会它。
03 为什么会得腱鞘炎?
- ① 长时间、重复用同一动作:不断使用键盘、鼠标、玩手机或者做针线活,都会让腱鞘长期受压——最典型的风险。正如统计学者 Lindsley et al.(2017)指出,电脑工作者中腱鞘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手工劳动者。(Lindsley, H. B. et al., "Repetitive motion and tenosynovitis",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17)
- ② 突发性手部损伤:孩子拉拽手指、健身哑铃“闪了”,或者跌倒时用手撑地,腱鞘短时间超负荷易导致炎症。
- ③ 代谢或系统性疾病:像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腱鞘的营养供应本身变差,更容易被炎症“盯上”。文献显示,这类群体发生手指腱鞘炎概率约为健康人的2-3倍(Huisstede et al., 2014)。
- ④ 年龄与激素变化:更年期女性、老年人腱鞘弹性下降,若不注意用手方式,慢慢就会“招惹”到腱鞘炎。
- ⑤ 遗传及个体体质差异:有些人手部结构天生偏紧或关节松弛,外界诱因下容易发作。
总结来看,腱鞘炎主要与“重复、过量”相关,当然,患有慢性疾病时也需额外小心。
04 怎样预防腱鞘炎?这些习惯最有用
手部热身运动
早起或做手部工作前转动手腕、握拳伸展,有助于活动腱鞘,提高柔韧性。
合理安排休息
连续敲键盘、刷机半小时,就停下轻轻甩甩手指。保持“用手→歇手→再用”的节奏。
协助用具
经常拧瓶盖、开罐头,可以尝试用辅助工具,减少手部长时间用力。
功能锻炼推荐
比如定期握握健身球、弹力带牵拉、分开手指训练,都能帮助增强腱鞘强度。
适当补充营养
食物建议:
核桃 + 富含ω-3脂肪酸 + 每周适量食用对关节有好处
深海鱼 + 含丰富蛋白和微量元素 + 帮助组织修复
05 腱鞘炎如何治疗?分级方案一目了然
病情程度 | 治疗方式 | 说明与建议 |
---|---|---|
轻度 | 休息、理疗、热敷 | 减少负重,用弹力绷带保护,配合物理治疗(如超声、针灸) |
中度 | 消炎止痛药物/外敷) | 部分患者局部使用消炎膏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改善 |
较重 | 腱鞘注射 / 小范围封闭治疗 | 针对局部肿胀明显、活动障碍,骨科医生评估后给出个体化注射疗法 |
极重或复发难愈 | 手术干预 | 极个别需手术松解腱鞘,术后恢复大多良好 |
举个例子:一位27岁的程序员,因加班赶项目右手拇指肿痛,自行贴膏药无效,后经医生封闭注射结合功能锻炼,迅速缓解症状。
可以看出,科学治疗和监控进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6 腱鞘炎康复期与未来的注意点
- 完成治疗后,务必按医嘱做手部复健动作,比如“捏网球、伸展操”,逐步恢复灵活性。
- 暂停高强度手部工作,等手部功能正常再慢慢恢复,不要急于求成。
- 日常保护:比如炒菜、写字连续超过20分钟,主动把手“抬起来晃一晃”,让腱鞘得到短暂放松。
- 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水分,减少手部过度劳损的机会。
- 有过腱鞘炎病史的朋友,建议每年主动评估手部活动,如觉得无力、肿胀时早干预比后悔强。
07 小结与建议:别让“小毛病”变成大障碍
其实,腱鞘炎并不可怕,关键是别等到影响生活才警觉。无论是工作中时不时活动手指,还是学会利用合适的工具降低手部负担,这些点滴小习惯,都是手健康的保障。如果你正被手腕或手指的反复不适困扰,不妨早点和专业医生聊聊,调整一下生活节奏,让你的双手更轻松自如。
健康知识最有用在于可以付诸实践——今天就从减少“连轴转”的操作开始,对你的手好一点!
参考文献
- Lindsley, H. B., Albanese, W., & Radack, K. L. (2017). Repetitive motion and tenosynovitis: prevalence and risk in computer users.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44(6), 881-887.
- Huisstede, B. M., et al. (2014).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and and wrist tenosynovit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 37(7), 2026-2034.
- Pauli, L., Wiech, S., & Spreitzer, H. (2018). Nonoper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European Volume), 43(4), 397-407.
- Heimur, J., et al. (2019). Risk factors for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in working popula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61(5), 43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