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知多少?
做好准备让你轻松应对
做好准备让你轻松应对
01 | 超声检查简介:从原理到应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例行体检时,医生说需要做个“B超”或“彩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又要被“捣鼓”一番?其实,超声检查在医院很常见,它帮医生及时发现许多问题。
🌟 原理很简单:超声波像小雷达一样,穿过身体后,遇到不同的“组织”反弹回来,这些信号就被机器接收、转换成图像。
从上世纪50年代问世,超声技术已被广泛用在内脏、妇产、血管、肌肉等各种领域。相比X光、CT等检查,超声无辐射、痛感低、操作灵活,孕妇及儿童也适用。
🌟 原理很简单:超声波像小雷达一样,穿过身体后,遇到不同的“组织”反弹回来,这些信号就被机器接收、转换成图像。
从上世纪50年代问世,超声技术已被广泛用在内脏、妇产、血管、肌肉等各种领域。相比X光、CT等检查,超声无辐射、痛感低、操作灵活,孕妇及儿童也适用。
📑 参考文献: Forsberg F, Goldberg BB.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ultrasound.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 2017.
02 | 准备超声检查:前期准备不可忽视
- 腹部超声 :一般要求空腹6小时。比如,隔壁的王叔叔预约上午9点腹部超声,医生提前提醒他早餐不要吃,水也最好少喝。这是因为食物和大量水分会影响图像清晰度。
- 泌尿系统/前列腺超声 :多喝水,憋尿至膀胱充盈,有助于观察结构。43岁的林女士就碰到过,检查前喝了两大杯水,才能顺利完成膀胱及子宫附件的成像。
- 妇产科经阴道超声 :通常需要排空膀胱,方便探头观察。比如小刘女士,医生让她先去洗手间,再进检查室。
- 药物注意 :如需继续吃药,务必咨询医师。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可照常用,但胰岛素等注射类药物,因影响空腹状态,建议提前报备。
📝小提示:最好提前一晚告知医生已有疾病、近期手术等情况,确保检查顺利。
检查类型 | 饮食要求 | 注意细节 |
---|---|---|
腹部超声 | 空腹6小时 | 清晨最佳,避免牛奶等易产气食物 |
泌尿系统 | 无需空腹 | 憋尿,提前补充适量水分 |
妇产科经阴道 | 不限 | 排空膀胱 |
03 | 检查过程:超声检查是怎样进行的?
在检查当天,一切流程其实没想象中复杂:
- 签到等候:到指定科室挂号。一般会被叫到检查室门口等候。
- 进入检查室:护士会引导你上检查床。不同部位会有不同体位,比如腹部多数平躺,妇科检查可能侧卧。
- 涂抹耦合剂:医生会在皮肤表面涂一层类似透明啫喱的物质。这对机器“探头”和皮肤之间的接触很重要,可以避免“漏信号”。
- 设备操作:医生手持探头,在待检查区域轻轻来回滑动,通过屏幕查看图像,并有时会录制短视频。
- 结束清洁:检查完,医生会用纸巾帮你擦去耦合剂,整个过程一般10-30分钟,绝大多数人感觉不到疼痛。 38岁的陈先生有一次做肝脏超声,他回忆检查过程比抽血还轻松。
🔍友情提醒:如感到不适,可随时和医生沟通。不需要紧张,配合越好越快结束。
04 | 不同类型的超声检查:一招搞懂
对于普通人来说,B超和彩超到底有啥不同?其实都是超声,只是彩超能显示血流方向和速度。常见的超声类型包括:
- 腹部超声:主要用来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肾脏、脾脏等。可以早期发现肝囊肿、胆结石等问题。比如61岁的许大姐,近一年体检发现有肝血管瘤,无症状,仅需定期观察。
- 心脏超声(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发现心脏瓣膜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45岁的张先生因持续胸闷,检查发现轻度瓣膜增厚,及早调整生活方式。
- 妇产科超声:如经腹、经阴道超声,常用于妊娠早、中、晚期的胎儿和子宫、卵巢检查。27岁的李女士怀孕早期用此项确认宫内妊娠,一切进展顺利。
- 血管超声:利用彩色多普勒了解动脉、静脉血流和血管结构,有助于排查血栓、动脉硬化等。
- 浅表器官超声:如甲状腺、乳腺、皮下肿块等,能发现结节、囊肿等改变。
📚资料出处: Dietrich, C. F., & Ignee, A. (2018). Modern Ultrasoun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05 | 注意事项:超声检查需要警惕的地方
简单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超声是安全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细节容易被忽视:
- 隐私保护:有些超声(如妇科、泌尿系统)可能需要暴露部分身体。通常医护会用帘子遮挡,女性患者可要求女性医生或陪同人员在场。
- 不适应对:冷耦合剂涂抹可能让部分人感受不舒服。可提前和医生说,适当加热耦合剂能改善体验。
- 沟通环节:有疑问及时问医生,但检查进行中建议配合,减少说话,有助于缩短时间及提高图像质量。
- 过敏情况:极少数人对耦合剂成分有不适。若有特殊过敏史,务必提前告知。
🧭提醒:每个人情况不同,如以往有不适经历或特殊身体情况,不要犹豫,提前向医护说明会更安心。
06 | 结果解读与后续步骤:从检查到治疗的桥梁
超声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拍到的图像给出报告,报告包含“描述”、“提示”和“建议”。第一次看到那些专业词,可能觉得一头雾水,但其实有规律可循:
- 描述:讲明所见,比如“肝实质回声均匀”可理解为肝组织结构正常,“边界不清”、“可见低回声结节”等,则说明存在异常。
- 提示:一般给出初步结论。比如“考虑良性病变”“建议随访复查”。
- 建议:如需进一步诊断,建议做血检、CT/MRI等后续项目,有时提示随访,半年到一年再复查。
⚡核查建议:如报告有疑问,可当面询问主治医生。过于担心没必要,绝大多数超声提示都是轻微或良性改变。
超声发现 | 简单解读 | 常见后续措施 |
---|---|---|
肝囊肿 | 通常良性,定期可以复查 | 6-12月一次B超 |
胆结石 | 若无不适,可观察;有症状建议治疗 | 饮食调整/必要时手术 |
甲状腺结节 | 大多无害,少数需穿刺 | 定期随访或进一步评估 |
📍专家推荐:如有详细健康史或已知疾病,请将历次检查结果、相关资料带到医院,有助于医生综合判断。
引用文献: Desser, T. S., & Jeffrey, R. B. (2022). Imaging the liver: Current concepts. Radi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Lee, W. J. et al. (2019). Thyroid ultrasound and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07 | 日常行动建议
- 保留历史检查资料、关注医生建议,有新身体变化及早提示主诊医生。
- 在出现持续疼痛、肿块、异常流血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而不是侥幸观望。
- 养成规律生活习惯,平时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这对各种内脏“养护”都很有好处。比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有助于身体修复和器官健康。
- 如果家人有相关疾病史或自身出现慢性小毛病,记得主动与医生沟通,优化检查频率和方式。
🍀友情话: 超声检查没那么可怕,像朋友一样配合医生,遇事多沟通,一切都会顺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