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腺癌与肺鳞癌: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的探秘

  • 32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腺癌与肺鳞癌: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的探秘封面图

肺腺癌与肺鳞癌: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的探秘

01. 认识肺癌:常见却容易被忽视

平时聊起肿瘤,肺癌总能让人警觉。但在很多日常对话中,这个名词仿佛既远又近。其实,肺癌在全世界都很常见。它不仅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也是癌症死亡排名前列的“常客”。据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0万(Sung et al., 2021)。

医学上,肺癌分为两“大家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占了大多数,里头又包括肺腺癌和肺鳞癌。这两种类型,不只名字像,许多表现也常让人混淆。搞清楚各自的特点,对后续检查和治疗有很大意义。

02. 肺腺癌的病理特征有什么特别?

肺腺癌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常见于女性及不吸烟者。病理上,这一类型以“腺体结构”为主,也就是说它的异常细胞排列像腺体一样,看起来就像小小的蜂窝。

  • 腺体结构:显微镜下能见到分泌粘液的腺腔(就像工厂里生产产品的“车间”)。
  • 细胞分化:分化程度不同,有的腺细胞看起来接近正常,有的则变形严重。
  • 基因突变:EGFR、ALK、KRAS等相关基因突变是肺腺癌的“指纹”,有助于精准治疗(Arbour et al., 2019)。
Q:30岁女性,偶尔咳出黏稠痰,仅伴有轻微胸闷。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肺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与普通感冒等病混淆。

03. 肺鳞癌的病理特征怎么区分?

肺鳞癌顾名思义,异常细胞像皮肤的“鳞片”一样排列,多在支气管附近出现。这一类型常见于吸烟人群,且多发于男性。

  • 鳞状细胞:细胞组织里能见到“珠状角化”(细胞成群像珠子,略像串串葡萄),是肺鳞癌的主要特征。
  • 分化程度:可以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分化越差,恶性度越高。
  • 间质反应:常伴有角化、间质纤维化等现象。
Q:62岁男性,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近来呼吸费劲。
这个病例表明,肺鳞癌进展时的症状更为明显且持续。

04. 肺腺癌和肺鳞癌到底有哪些大不同?

对比维度 肺腺癌 肺鳞癌
发病人群 女性、不吸烟者较多 男性、吸烟者居多
细胞来源 腺体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常见部位 肺外周 肺中央、支气管旁
组织学特征 腺腔结构,多见黏液分泌 有角化、珠状体,排列紧密
基因变化 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多见 基因突变比例低于腺癌
☝️ 小结:两者的发病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分子特征差异明显,这也影响到后续检查和治疗。

05. 影像学检查:发现和定位“幕后主角”

发现不明咳嗽或胸闷,医生通常第一步会建议拍CT。如果CT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就会进一步通过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判断肿瘤有无转移、活性如何。

👀 小TIPS:高分辨率CT对发现肺腺癌小结节帮助大,但肺鳞癌因部位靠近气道,支气管镜检查也很关键。
  • CT:可显示结节大小、形态,但不能明确区分细胞类型。
  • PET-CT:有助于判断活性、分期,但价格较高。
  • 组织活检: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支气管镜采样后,医生在显微镜下细看细胞形态和分子变化,才能给出准确分型(Travis et al., 2015)。
📝 案例:有位56岁的女士,低剂量CT发现肺部小结节,进一步活检后确诊为肺腺癌。这个经历说明定期影像学筛查有助于早发现。

06. 治疗方式大不同,如何精确“下药”?

  • 靶向药物:针对肺腺癌经常出现的EGFR、ALK等基因突变,靶向药像“钥匙开锁”,能精准堵住异常信号,大大提高疗效(Gadgeel et al., 2021)。肺鳞癌因为这类基因变异少,目前靶向治疗还不普遍。
  • 化疗:两者都需要,常用药物略有区别。鳞癌对铂类药更敏感,而腺癌有时会选择培美曲塞。
  • 免疫治疗:最近几年,免疫治疗逐渐崭露头角。不论肺腺癌还是肺鳞癌,如果肿瘤PD-L1表达高,都可能尝试。但谁更适合,得依据分子检测和整体状况来定。
  • 手术/放疗:早期及局限期患者多考虑手术切除。鳞癌因多发于肺中央,有时需要术前放疗缩小肿瘤,降低术中风险。
🔍 小提醒:治疗方案并非“一刀切”。确诊后应该和呼吸科、肿瘤科、病理科医生多沟通,制定个体化策略。

07. 平时怎么做更有利于肺健康?

  • 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例:杏仁、榛子)——有助于对抗氧化压力,每日一小把
  • 新鲜菇类(例:香菇、蘑菇)——含有β-葡聚糖,帮助免疫功能,每周2-3次。
  • 多吃深色绿叶蔬菜(如菠菜、小油菜)——富含叶酸和抗氧化物质,建议一餐至少一小份。
  • 适量豆制品——大豆异黄酮被证实对肺部有好处,每周3-4次。
建议:每年定期健康体检,如发现持续咳嗽或不明胸痛,不妨到正规医院呼吸科咨询。

其实,和医生早点面对面聊聊比自己胡思乱想有效得多。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尤其家里有肺癌史的人,更要密切关注。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 Bray, F.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
  2. Arbour, K.C., & Riely, G.J. (2019). Systemic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view. JAMA, 322(8), 764–774. https://doi.org/10.1001/jama.2019.11058
  3. Travis, W.D., Brambilla, E., Nicholson, A.G. et al. (2015). The 20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ung Tumors.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0(9), 1243-1260. https://doi.org/10.1097/JTO.0000000000000630
  4. Gadgeel, S. M., Shaw, A. T., Govindan, R., Gandhi, L., Socinski, M. A., Camidge, D. R., ... & Peters, S. (2021). Pooled Analysis of CNS Response to Alectinib in Two Studies of ALK-Positive NSCLC.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6(8), 1321-1331. 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1.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