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可能“高压”——原发性高血压全解析
朋友聚会时,有人突然聊起自己最近头有点晕,开玩笑说是不是年纪大了要查查血压。其实,不只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遇到高血压。最近几年,身边20多岁的同事,甚至大学生体检也发现血压偏高的不在少数。不少人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偶然。原发性高血压,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离我们的生活真的不远。了解一点原理,对自己的健康会有大帮助。
01 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并没有明确可以找到的单一病因、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健康问题。它常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悄然出现,血压持续高于正常(通常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简单来说:如果身体内部“管道”(血管)长时间被迫承载高压力,时间一久,对器官、血管都会造成慢性损害。最常见的危险就是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部位”逐渐“吃不消”。
这一类型的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90%,它不像肾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具体病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那样容易找到根源。🩺
02 年轻人为什么会罹患高血压?
“原以为高血压离我很远,没想到体检的时候被医生叫去复查。” 一位28岁男士,平时喜欢加班、外卖+奶茶不断,父亲也是老高血压病号,这一次体检血压飙升,自己也很意外。
危险因素 | 到底怎么影响身体? |
---|---|
长期高盐饮食 | 摄盐过多让身体滞留水分,血管压力上升 |
缺乏运动 | 活动量低,血管弹性变差,脂肪堆积 |
精神压力大 | 压力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
熬夜、睡眠不规律 | 生理激素紊乱,影响心血管调节 |
家族遗传 | 父母有高血压,子女风险更高 |
03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虽然许多年轻人有高血压却没什么不舒服,但总有一些征兆容易被忽略,下面帮你梳理一下:
- 轻微信号:偶尔感到头晕,休息一下就好;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自己以为是累着了。
- 疲劳乏力:偶有早上起床感觉没精神,容易犯困。
- 眼花发黑:蹲下起身时偶尔眼前发黑,很多人觉得无所谓。
04 如何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的诊断很重要,不要凭自测一次高血压就下结论。通常需要连续多次测量,并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 每次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保持坐姿。
- 同一时间段、同一只手最好连续两三次,取平均值。
- 家庭血压计测量较为方便,有条件建议定期监测。
- 医生会排除其它继发性高血压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疾病等)。
- 有时会建议做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05 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说到“高血压”,大家脑海里往往会想到“吃药”。其实,生活方式的改善才是每位年轻高血压患者的基础管理。药物治疗当然有必要,但一定要量身定做。
- 生活方式调整为主:有位24岁的女工程师,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医生建议增加运动、三餐规律、每天测量血压。三个月后,血压恢复正常范围。这说明,轻度高血压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可以获得明显改善。
- 药物治疗:若血压持续偏高,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并发症等综合选择合适药物,不要自行随意停药。
- 持续监测:即使血压控制了,也建议定期复查。有些药物需要个体化调整。
06 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策略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比治疗更重要。其实预防高血压并不复杂,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
食物 | 具体功效 | 吃法建议 |
---|---|---|
富含钾的蔬果(如香蕉、菠菜) | 有助于平衡体内钠钾,帮助降低血压 | 搭配日常三餐,保持新鲜摄入 |
乳制品(奶、酸奶) | 优质蛋白和钙,有助心血管健康 | 每日适量饮用,无需过量 |
全谷类 | 维生素B族、膳食纤维助力血管健康 | 早餐可用燕麦、糙米替代部分白米 |
鱼类(沙丁鱼、鲑鱼) | 富含Omega-3脂肪酸,保护血管 | 一周2-3次,蒸煮最佳 |
- 作息规律,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有利于身体自主调节。
- 积极舒缓压力,可用冥想、深呼吸等小技巧。
- 每年定期测测血压,早发现早预防。
- 有家族史者建议30岁后进行心脑血管检查。
参考文献
- Whelton, P. K., Carey, R. M., Aronow, W. S., et al. (2018).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Hypertension, 71(6), e13-e115. https://doi.org/10.1161/HYP.0000000000000065
- Yi, X., Li, J., Wang, C., et al. (2020).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 Chinese young adults aged 20–39 years: A nationwide survey. Hypertension Research, 43(7), 660–671. https://doi.org/10.1038/s41440-020-0439-9
- Lopes, S., Baptista, L., & Teixeira, J. (2019).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modifi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37(2), 352–359. https://doi.org/10.1097/HJH.00000000000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