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肱骨外上髁炎:封闭治疗的探索与实践

  • 5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肱骨外上髁炎:封闭治疗的探索与实践封面图

肱骨外上髁炎:封闭治疗的探索之旅

一文看懂网球肘、风险、治疗与预防

01|“网球肘”是什么?生活场景里的初识

有时在拧瓶盖、提购物袋时,手肘外侧突然传来一阵轻微不适,这种小麻烦总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可能是肱骨外上髁炎(外侧上髁炎),就是大家常听说的“网球肘”。
“网球肘”不只缠上运动员,经常用力拧螺丝、频繁搬箱子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妇,同样可能遭遇。

🔍 肱骨外上髁炎,就是手肘外侧肌腱的慢性劳损。

02|有哪些常见表现?“轻微”与“明显”的区分

阶段典型感受生活中的例子
早期轻微 偶尔手肘外侧酸胀、提重物时隐痛 比如周末整理家务时,提水壶突然感到不适
持续加重 手肘外侧持续疼痛,部分动作变得困难 有位42岁的男性,会计师,连续几天整理档案后,手肘痛得连转动门把手都费劲
🤔 持续、加重的疼痛,行动受限,需要及时关注。

03|肱骨外上髁炎为何发生?风险机制解析

  • ① 重复动作: 过度用力抓握、反复扭转手腕、频繁搬重物,是最常见的诱因。尤其是需要重复伸展手腕的工作或运动,更容易诱发肌腱劳损[1]
  • ② 年龄相关: 超过35岁后,肘部肌腱弹性变差,修复能力减弱,所以35-54岁人群发病率较高。
  • ③ 其他因素: 肌肉功能弱、偶有解剖结构差异,偶发外伤,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重复用力是主要风险,年龄增长也敲响了警钟。
肱骨外上髁炎风险因素一览
重复活动(如拧螺丝)高风险
35岁以上中高风险
长时间电脑操作中风险

04|封闭治疗:原理与流程

简单来说,封闭治疗就是用细针将小剂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局麻药)直接注在痛点附近,缓解炎症、减轻疼痛。通常5-10分钟内完成,可视为为“发炎肌腱打个点滴”,让局部先休息一下。

💉 注射部位精准,药效发挥快,疼痛控制见效明显。
药物类别 主要作用 常见反应
糖皮质激素 抗炎、快速缓解疼痛 偶有局部肿胀、短暂淤青
局麻药 即时局部镇痛 注射部位略感酸胀
🚩 注射治疗需正规医疗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

05|封闭治疗效果:科学证据与真实体验

有研究指出,封闭治疗在短期内(比如3-6周)能明显改善疼痛与手部活动能力(Smidt et al., 2002),特别适合症状较重时用于快速缓解。不过,持续疗效方面,3个月以后再与物理康复相比,二者成效差异不大。

  • 快速缓解:大部分人在注射30分钟内即可感到肘部明显轻松。
  • 短期改善:症状往往持续改善4-8周。
  • 长期管理: 需要配合康复和训练,否则复发风险不容忽视。
📊 研究显示封闭针短时间效果突出,持久恢复需靠后续锻炼。

06|适合封闭治疗的人有哪些?哪些情况不适合?

  • 适应症:
    • 中重度持续疼痛,保守治疗(热敷、休息)无明显缓解者
    • 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手部握力下降、夜间痛醒
  • 禁忌症:
    • 局部皮肤感染、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疾病等)
    • 近期有抗凝药物使用史
    • 对封闭药物过敏
⚠️ 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时,建议先由骨科或康复科专科医生评估一次。

07|综合康复和预防:实际建议

除了药物封闭,系统的康复锻炼、合理营养补充,对彻底缓解和降低复发都很关键。这里分享几条简单实用的日常建议:

措施具体做法建议频率
弹力带牵拉练习 手心向下拉弹力带,有助强化前臂伸肌 每天2组/组内15次
适量蛋白质食物
(如鸡蛋白、瘦肉)
有助肌腱修复与炎症恢复 每日建议摄入
多补钙食物
(如低脂奶、豆制品)
增强骨密度,辅助肘部力量 至少每周3-4次
冷敷初期、“三角巾”减负 肘部酸痛或劳损初发72h内可短时使用 必要时用,用后活动
🧑‍⚕️ 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及早就医。

结束语

肱骨外上髁炎这件“小麻烦”,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配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大多都能缓解甚至恢复如初。万一出现明显肘部不适,不妨主动求助专业医生,别拖延。更重要的是,适度活动和合理饮食,同样是预防复发的好帮手。和身体好好相处,让健康陪伴日常每一步。🌱

参考文献

  1. Smidt N, van der Windt DA, Assendelft WJ, Devillé WL, Korthals-de Bos IB, Bouter LM.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physiotherapy, or a wait-and-see policy for lateral epicondyliti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2 Oct 12;360(9342):953-9.
  2. Jansen GW, Mens JM, van der Windt DA, et al. "The prognosis of lateral epicondy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01, 51(465): 755-759.
  3. Ahmad Z, Siddiqui N, Malik SS, et al. "Lateral epicondylitis: a review of pathology and management." Bone Joint J, 2013, 95-B(9): 1158-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