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小耳朵的大问题:儿童中耳炎的症状与应对指南

  • 14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小耳朵的大问题:儿童中耳炎的症状与应对指南封面图

小耳朵的大问题:揭开儿童中耳炎的症状与应对

01 谁在悄悄影响孩子的小耳朵?

日常生活中,孩子间窃窃私语,偶尔抓耳挠腮,大人常会觉得是小朋友淘气。但事实上,有些小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着小耳朵的"大问题"。中耳炎这个“不速之客”,常常悄悄来到孩子身边。它不会早早亮相,但一旦出现麻烦,影响的可不仅是耳朵本身,听力、学习、专注度都有可能受到波及。
TIP 中耳炎患儿多数在学龄前,容易因表达能力有限,难以及时说出不适。

隐蔽表现 可能影响
偶尔皱眉、揉耳、分心 听力下降、语言发育慢
声音轻微低下 沟通困难、学习跟不上

实际上,大多数中耳炎并不引发高烧或剧烈疼痛,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如果拖延未治,还可能发展为慢性问题,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听力质量。

02 急性?慢性?不同中耳炎有哪些信号🔍

  • 急性中耳炎 – 常见于感冒后,发病急,儿科门诊里时有见到。例如,4岁的明明,因反复咳嗽及连续两天哭闹,父母送医,结果确诊为急性中耳炎。这个例子说明,感冒别仅盯着鼻涕咳嗽,小耳朵也可能被波及。
  • 慢性中耳炎 – 通常由急性发展来,症状持续,时好时坏。7岁小芳就曾因反复耳朵渗液、声音"闷闷的"而来就诊,尽管已无发热,但听力有了明显下降。看到孩子总说“听不清”,其实是慢性耳病在作祟。
类型 特点
急性(AOM) 发作突然,耳痛、发热、偶有耳屎带血
慢性(COME) 持续耳闷、反复渗液,听力明显下降
 小提醒 孩子如果突发耳痛、哭闹含耳,经常问“你刚才说什么?”要小心可能是中耳炎。

03 中耳炎来时,有哪些警钟?👂

简单来说,中耳炎的信号从轻到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初期轻微信号 –

  • 孩子偶尔抓耳、揉耳(可能感觉耳内不适感)
  • 声音有时听不清,喊他反应比平时慢
家长可以观察:最近需要提高音量喊孩子吗?课堂上成绩有无突然下滑?

(2)后期明显症状 –

  • 持续耳痛,夜间难以入睡
  • 出现发热,甚至流脓、渗液臭味
  • 听力明显下降,与人沟通常出现“啥?”
警示:如果孩子反复表现为严重耳痛或出现分泌物流出,应及时前往耳鼻喉专科。

一眼识别表
  • ✔️ 偶尔揉耳:轻微
  • ✔️ 持续耳痛、流脓:严重
  • ✔️ 说话反应慢:警惕

04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招?🎯

说起来,儿童中耳炎的高发其实和身体结构、发育状态和环境都有关系。

  1. 咽鼓管短而平直 – 儿童的咽鼓管(连通鼻咽和中耳的通道)结构特殊,细短又平,相比成人更容易让细菌由嗓子或鼻腔“倒灌”到耳朵里。这是先天的发育阶段所致。
  2. 免疫系统不成熟 –5岁前儿童免疫“防线”能力有限。遇到感染(如感冒)时,防御功能不强,细菌、病毒就更容易趁虚而入。
  3. 环境与生活习惯 – 托幼机构孩子多,交叉感染机会大,而且小孩还不懂怎么正确擤鼻、洗手,一不小心就给中耳炎“开绿灯”。
医学调查数据: 据Monasta等(2012)分析,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耳炎年发病率约为10.85%,发展中国家患病比例更高。

小知识 父母双方有中耳炎家族史,孩子发病可能性高于一般儿童。

05 中耳炎来了,家庭怎么办?

当前如果孩子出现怀疑中耳炎的表现,行动上有序更能缓解病情和焦虑。
家庭护理可做:

  • 保持耳周干净,切勿用异物掏耳朵
  • 如伴有发热,可用温毛巾敷耳、适当退烧
  • 指导孩子正确擤鼻,避免用力过猛
就医建议 持续耳痛(超1天)、渗液、明显听力低下,应第一时间至专业耳鼻喉门诊,由医生通过耳镜检查评估,必要时行听力检测,避免病情迁延。

📍不要自行点耳药水或抗生素!医生根据分型选用药物,家庭乱用风险反而增大。

06 如何帮孩子“护耳”?实用预防指南🛡️

其实很多预防措施日常都能做到,关键是持之以恒。下面通过表格直观展示预防建议——

日常习惯/措施 健康益处
多吃蔬果(如橙子、菠菜) 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有助抗感染
奶类摄入适量 保证蛋白、增强机体修复能力
定期健康检查 及早筛查耳病,及时干预
指导正确擤鼻 减少细菌上行风险
养成勤洗手习惯 切断交叉感染传播
实用Tips
  • 带孩子游泳后,及时擦干耳朵,防止渗水残留
  • 如出现感冒、流涕,尽早规范处理,杜绝发展为中耳炎的机会
💡 小结
这些习惯简单易行,对养出“健康耳朵”很重要。如果家族有耳疾史,建议半年做一次专科检查。

参考文献

  1. Monasta, L., Ronfani, L., Marchetti, F., Montico, M., Vecchi Brumatti, L., Bavcar, A., & Baracchini, C. et al.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36226
  2. Lieberthal, A. S., Carroll, A. E., Chonmaitree, T., Ganiats, T. G., Hoberman, A., Jackson, M. A., & Joffe, M. D. et al. (2013).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Pediatrics, 131(3), e964-e999.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2-3488
  3. Schilder, A. G., Chonmaitree, T., Cripps, A. W., Rosenfeld, R. M., Casselbrant, M. L., Haggard, M., & Venekamp, R. P. (2016). Otitis media.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 16063. https://doi.org/10.1038/nrdp.2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