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潜伏在心脏深处的巨兽:主动脉夹层撕裂的症状与警示

  • 26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潜伏在心脏深处的巨兽:主动脉夹层撕裂的症状与警示封面图

潜伏在心脏深处的巨兽:主动脉夹层撕裂的症状与警示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撕裂?

有时候,平静的早晨被突如其来的不适打破。比如身边有位上班族,洗漱时感到胸前有点闷,心想可能是昨晚没睡好。这种普通感觉,其实和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开端并没什么两样。主动脉就像身体里的“高速公路”,夹层撕裂意味着道路深处突然出现裂缝,血液冲进夹层,让本该顺畅的血流开始变得危险(Nienaber & Clough, 2015)。

简单来讲,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层被撕开,血液挤进两层血管之间。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夹层可能会迅速扩展,影响到身体的多个重要脏器。主动脉夹层属于医疗急症,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人也不是完全安全。别忽视这种不易察觉的变化,因为一旦进展,后果非常严重。

突发胸背痛: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典型征兆

  • 💥 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就像被锋利的刀子割裂,一般从胸骨后开始,很多人描述为“扯开一样的痛”。
  • 🔺 疼痛可能向背部、肩胛、腹部扩散:有的人最先感到肩背部或腹部痛,易与胃肠疾病混淆。
  • 😵 症状持续且难以缓解:用一般止痛方式无效,疼痛常随撕裂进展而移动。
🚑 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痛感无法缓解时,一定要尽快寻求专业急救。

案例分析:48岁的王先生清晨外出跑步,突然感到胸口像被撕开般剧痛,痛感很快蔓延到背部,几分钟内冒汗、呼吸困难,最终搭乘救护车送医。这个例子其实提醒我们,突发的刀割样疼痛是主动脉夹层非常典型的信号,千万别自己拖延。

其他警示信号:哪些表现值得警觉?

表现形式 常见描述 生活场景举例
心跳加快 心悸、跳动紊乱 像是喝了大量咖啡后突然心慌
大汗淋漓 冷汗、满额湿润 没做剧烈运动却全身出冷汗
晕厥或意识变化 头晕、突然摔倒 如厕、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
恶心、呕吐 胃部不适 没有食物中毒、也没有感冒,却突然想吐
⚠️ 这些表现没有剧痛那么强烈,但也常常与夹层撕裂有关。说起来,突如其来的身体不适,尤其没有明显诱因时,需要多留意自身健康状态。

以53岁的李女士为例,她仅仅觉得心慌、轻微恶心,并没有剧痛。正因为她及时求医,医生排查时发现主动脉夹层早期,这让她避免了更大危险。这说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剧痛,其他不协调的身体反应也需重视。

夹层类型知多少?不同区域、不同风险

主动脉夹层并不都是一个样。根据撕裂发生部位,医学上常分为“斯坦福A型”(累及升主动脉)和“B型”(仅限降主动脉)(Hagan et al., 2000)。两种类型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表现和风险。

夹层类型 主要表现 潜在并发症
斯坦福A型 常见剧烈胸痛,症状更重 心包填塞、心脏骤停、脑中风
斯坦福B型 更多后背、腹部、下肢疼痛或无明显症状 肾功能障碍、下肢缺血甚至坏死

有位62岁的男性朋友,感到左下腹突发无法解释的疼痛,开始还有点走神儿,家人起初以为是肠胃不适。医院检查后确诊为B型夹层。如果疼痛部位变化、症状不典型,也要考虑夹层的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夹层症状位置、严重程度会有较大差异,这一点别忽略。

背后的风险因素:为什么会发生主动脉夹层?

  • 高血压:血管壁长期被高压“冲刷”,就像高速公路反复经历超负荷,容易发生破裂(Howard et al., 2013)。
  • 🧬 家族遗传:某些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会让主动脉壁变脆弱。
  • 🚬 吸烟:烟草里的成分损伤血管弹性,加速夹层发生。
  • 📈 年龄增长:随着年纪增加,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出现撕裂。
  • 💊 特殊病史:有过心脏瓣膜相关手术或主动脉疾病的人,夹层风险更高。
🧭 研究显示,主动脉夹层人群中,近75%合并高血压,且男性略多于女性 (Howard et al., 2013)

从这里看,夹层并非“突如其来”,大多数都有具体的危险因素。如果家里有人有过相关疾病、存在多年高血压、长期吸烟等情况,就要特别小心。

预防与应对:哪些习惯有益于主动脉健康?

  • 深色叶类蔬菜 🥬
    富含维生素K,有利于保持血管弹性。建议每天一餐至少含菠菜、油麦菜。
  • 三文鱼等深海鱼 🐟
    含丰富Omega-3脂肪酸,帮助降低血压。建议每周2次,用清蒸或炖煮的做法最佳。
  • 核桃和坚果
    有助于改善血脂。偶尔当零食,比如上午或下午各2-3粒。
👨‍⚕️ 建议40岁以后,每两年体检一次主动脉超声或CTA检查。长期高血压人群,监测频率可根据医生建议增加。
🏥 如出现剧痛、突然晕厥等,最好直接前往大型综合医院心脏大血管专科。

总之,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不暴饮暴食、情绪平稳,对主动脉健康都很有好处。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仅预防主动脉夹层,还能全方位保护心血管系统。简单来说,该吃的吃、该查的查,关键时候多一份心细,就是给健康更多保障。

结语:主动脉夹层离我们并不远

生活中,很多健康风险并不遥远。主动脉夹层虽不常见,却属于“高后果”事件,每个人面对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变化,都不必过度担忧,但千万别疏忽。总有人觉得“不会是自己”,但临床上的每个案例,都来自普通日常。如果出现突然的胸背剧痛,或者所谓“说不上来的不舒服”,不妨多给自己一次排查的机会。

有温度的健康管理,其实就是用心体会身体的小变化、润物无声调整生活习惯。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早发现、早处理,不让健康隐患发展成难题。

文献参考

  • Nienaber, C. A., & Clough, R. E. (2015).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Lancet, 385(9970), 800-81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4)61005-9
  • Hagan, P. G., Nienaber, C. A., Isselbacher, E. M., Bruckman, D., Karavite, D. J., Russman, P. L., ... & Eagle, K. A. (2000).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RAD): new insights into an old disease. JAMA, 283(7), 897-903.
  • Howard, D. P., Banerjee, A., Fairhead, J. F., Perkins, J., Silver, L. E., & Rothwell, P. M. (2013).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nd premorbid risk factor control: 10-year results from the Oxford Vascular Study. Circulation, 127(20), 2031-2037.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2.00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