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小儿的梦境:小儿麻醉注意事项全指南
01. 小儿麻醉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睡前讲故事,是很多孩子的日常,带着梦里的冒险慢慢入睡。但一提到手术和麻醉,许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麻醉安全吗?”
其实,儿童与成人在麻醉时,确实有不少不同。儿童的器官正处在成长阶段,呼吸道更窄、循环系统反应更快,而且对药物的处理方式也和成人差别很大。
有些孩子手术前焦虑哭闹,家长不知怎么安慰。也有人发现,麻醉后孩子出现轻微的嗜睡,不免疑惑是否正常。
这些现象,其实都来自孩子身体还在发育:呼吸较浅容易憋气,体温调控还不稳定,对陌生环境的敏感度也更高。
02. 术前评估:每个孩子都需要吗?
- 1. 健康状况全面摸底
出现轻微感冒时,家长往往也不确定能不能手术。其实,专业的术前评估会详细询问病史,比如有没有过敏、最近是否发热或咳嗽,并且会根据孩子以往的用药经历来制定方案。 - 2. 个体方案定制
有位4岁男孩因轻度腹股沟疝接受全身麻醉,医生根据身高体重量身定制麻醉药物剂量,术中监测结果良好,术后很快清醒。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评估和个体化方案是安全的关键。 - 3. 查体与实验室检查
术前检查一般包含心电图、血常规、基础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评估。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还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03. 麻醉方式怎么定?全身还是局麻?
麻醉方式 | 适用场景 | 主要优点 | 需要关注 |
---|---|---|---|
全身麻醉 | 大部分儿童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或需要孩子完全安静时 | 孩子无痛感,手术顺利进行 | 术后嗜睡、恶心等;需苏醒后才能进食 |
局部/区域麻醉 | 局限在身体某一部位的小手术,例如门诊缝合 | 恢复较快,影响小 | 孩子可能因紧张哭闹,局部麻醉时需安抚 |
镇静麻醉 | 部分辅助检查或短小手术 | 痛苦减少,不完全入睡 | 需密切观察呼吸状态 |
麻醉方式的选择不仅看手术,还要结合孩子的整体发育和心理适应能力。有研究显示,个体化调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参考:Disma, N. et al., "Anaesthesia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a way forward," Pediatric Anesthesia, 2018)
04. 麻醉风险来自哪里?
担心孩子麻醉风险,是许多家长的真实感受。其实主要风险点分三类:
- 呼吸与循环更易波动
小儿呼吸道像更窄的小隧道,分泌物也多,麻醉诱导、插管或拔管时更容易引起气道梗阻,甚至突然氧饱和度下降。 - 药物敏感性强
因为肝肾等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不成熟,同一种药物,儿童比成人反应更强、更快,尤其是新生儿。所以药物剂量必须精细调整,略有失误就可能产生较重反应。 - 体温易受到影响
简单来讲,术中冷暖调控差,容易出现低体温,影响呼吸循环系统。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或麻醉药物抑制下,孩子更容易丢失体温。
研究认为,儿童麻醉相关重大不良事件率低于0.1%,多数可控。(参考:Bhananker, S. M. et al., "Major complications of airway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patients,"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07)
05. 术中监测和护理:怎么做到安全?
麻醉过程并非“一睡到底”。以一位2岁女孩接受疝气修补手术为例,手术期间,麻醉医生密切监测她的心率、呼吸、氧饱和度,适时调整麻醉深度。孩子曾因气道分泌物增多引发轻微缺氧,通过及时吸痰和调整体位,很快恢复。
- 麻醉监护仪记录实时生命体征,任何变化医生都能立刻发现。
- 体温维持:手术室保证适宜温度,必要时用保温毯。
- 急救准备:随时备有气道管理、心肺复苏等急救设备。
- 麻醉、手术、护理团队紧密协作,为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06. 麻醉后该如何恢复?并发症要注意什么?
小儿麻醉后的恢复期,孩子可能出现短时嗜睡、呕吐、哭闹、喉咙稍痛等反应,这些大多是短暂的生理反应。
常见反应 | 出现概率 | 护理建议 |
---|---|---|
嗜睡 | 30-50% | 耐心等待,通常1-2小时恢复精神 |
呕吐 | 10-20% | 暂缓进食,少量多次饮水 |
喉咙不适 | 5-10% | 一般1-2天缓解,可适当饮温水 |
假如孩子在出院后出现持续呼吸困难、高热、严重嗜睡或持续呕吐,应及时回院就医。
专家建议,恢复期间家长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和饮食变化,帮助早期发现异常。
07. 家长能做些什么?配合和准备建议
- 术前准备:按医嘱做好禁食禁水,一般6小时内不进固体食物、4小时不饮水。避免孩子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睡眠。
- 术中配合: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如孩子有特殊需求或担忧,提前与麻醉和手术团队说明。
- 术后关心与安抚:术后允许家长尽快陪伴,帮助孩子克服陌生环境的紧张,适当给予轻柔的安慰可缓解不适情绪。
常用安抚建议 | 操作要点 |
---|---|
讲童话/陪说话 | 用熟悉语气,缓解焦虑 |
准备心爱玩具 | 进入手术区前递上 |
术后给予拥抱 | 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安全感 |
🔗 参考文献
- Disma, N., et al. (2018). Anaesthesia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a way forward. Pediatric Anesthesia, 28(8), 758-763.
- Bhananker, S. M., et al. (2007). Major complications of airway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patients: A review. Anesthesia & Analgesia, 105(3), 823-830.
- Cravero, J. P., et al. (2016). Pediatric sedation research: Outcomes, priorit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ediatric Anesthesia, 26(5), 46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