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维生素B族的多重角色
生活节奏一快,常有朋友会说:“怎么整天像电量不足的小电池,做什么都没劲?”其实身体能量的“发动机”离不开维生素B族。它们不是简单的某一种营养素,而是一个大家族:B1、B2、B6、B12、叶酸、烟酰胺等,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
简单来说,维生素B族主要参与我们体内的能量转换,就像汽车需要不同的零件配合才能顺利发动一样。除了为细胞提供动力,它们还是神经系统的支持者,帮我们维持情绪和思路的稳定。此外,维生素B12和叶酸还能参与红细胞的生成,让我们免于贫血和面色苍白。
02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是单纯的累
有时我们以为“累了睡一觉就好”,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比如,浙江一位38岁的女职员,连续几个月觉得整个人像“掉了魂”一样,连刷牙都嫌费劲,还常常头晕。有时明明没干啥重活,胸口也有点闷。这让她开始怀疑只是普通压力大,但持续低迷影响了她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这种持续、难以缓解的疲劳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它不只是体力消耗不够恢复,而是一种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情绪低落的复杂健康问题。CFS并不少见,全球发病率大约在0.2%-2%。(参考:Lim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2022)
慢性疲劳综合征常见症状 | 持续性 |
---|---|
疲劳感明显,休息后很难缓解 | 6个月以上 |
记忆力或专注力减退 | 持续 |
睡眠障碍 | 频繁出现 |
头痛、肌肉酸痛 | 不时复发 |
03 维生素B缺乏的常见“求救信号”
很多维生素B缺乏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常见小毛病”。比如初期时,偶尔会觉得精力不济、没什么胃口,有时候嘴角还会冒泡,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在轻声提醒。
再来看个案例:57岁的王先生,从一开始偶尔头晕、稍微活动就气短,到后来发现持续乏力、心情低落,还不明原因地掉头发。就诊后发现,原来是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造成了轻度贫血和神经功能下降。
需要留心的是,轻微的维生素B缺乏往往不太容易察觉,但如果演变为持续疲劳、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尤其还伴随手脚发麻或抑郁情绪变化,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了。
04 慢性疲劳与维生素B族缺乏的关联
说起来,为什么维生素B族会和慢性疲劳综合征扯上关系?其实,从机理角度看,维生素B族的缺乏直接影响细胞能量的正常产生,导致ATP(细胞的能量分子)合成减少,感觉浑身使不上劲儿。神经系统也因为B族维生素不足容易“掉链子”,产生记忆力减退、烦躁、注意力涣散等表现。
一项2021年在《Nutrients》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部分CFS患者体内B族维生素,尤其是B12和叶酸水平偏低(参考:Graham et al., "B Vitamins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Nutrients, 2021)。这表明合理补充B族维生素,对改善慢性疲劳有积极作用。不过如果单纯补维生素效果一般,建议进一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05 有效补充维生素B族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怎么科学补充维生素B族?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关键是搭配饮食和必要时选用补充剂。
食物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全谷类(如燕麦、糙米) | 补充B1、B2,助力能量代谢 | 每天来一碗五谷杂粮粥 |
牛奶、鸡蛋 | 含B2、B12,有益神经健康 | 早餐多选鸡蛋和牛奶搭配 |
深绿色蔬菜(菠菜、芦笋) | 丰富叶酸,利于红细胞生成 | 正餐或沙拉中多加绿叶菜 |
瘦肉、动物肝脏 | 高B12含量,防止贫血 | 每周1-2次尝试动肝或瘦肉 |
坚果和豆类 | 包含多种B族维生素 | 当零食或者菜肴中加点豆类 |
06 预防慢性疲劳和维生素B族缺乏的实用建议
健康状态是调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日常保养并不复杂,重在持之以恒。
日常能量管理Tips:
- 按时作息,晚上11点前进入睡眠。
- 保持心理愉快,适度调节压力,比如每天散步10分钟,养成放松的习惯。
- 吃饭时多选择新鲜、未经精加工的主食和多样蔬果。
- 避免过度节食,每餐适量,按需增减。
- 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长期乏力或精神状态异常时,及时就医咨询。
07 简短小结与行动建议
大部分疲劳和不适其实与日常作息、饮食以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维生素B族的补充只是锦上添花,如果出现持续超过1个月的显著疲劳和不明不适,建议别自己撑着。调整饮食的同时,有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才是关键。生活并非总是一团和气,但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总是没错的。
主要参考文献
- Graham, A., Yeung, W. F., Chan, K. S., Lee, P. H., & Ho, F. Y. Y. (2021). B Vitamins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Nutrients, 13(5), 1578. https://doi.org/10.3390/nu13051578
- Lim, E. J., Son, C. G. (2022). Prevalenc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19(10), 845-852. https://doi.org/10.30773/pi.2021.0272
- Kennedy, G., Spence, V. A., & Belch, J. J. F. (2010). Increased neutrophil apoptosis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63(9), 894-898. https://doi.org/10.1136/jcp.2010.07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