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脑梗塞与脑出血:同病异源,如何辨别?

  • 1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脑梗塞与脑出血:同病异源,如何辨别?封面图
脑梗塞与脑出血:同病异源,如何辨别?

01 初识脑梗塞与脑出血:大脑的两种危机

许多人习惯把“中风”作为大脑突发疾病的统称,但其实,中风分成了两种常见类型:脑梗塞和脑出血。看似症状接近,实则原因和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在家庭聚会时,有人突然说话含糊,甚至有点不省人事,这类场景其实就是脑血管疾病的真实写照。

类型本质发生机制
🧊 脑梗塞 脑部“堵塞” 供应血液的通道被塞住,脑细胞因缺血受损
💥 脑出血 脑部“出血” 血管破裂出血,影响周围脑组织

虽然名字只差一个字,但带来的后果和处理完全不一样。弄懂这两者,对及时救治特别关键。

02 脑梗塞:“血管堵了”会有哪些信号?

  • 诱发原因:多数脑梗塞由脑内血管被血块堵住引起。年过五十的张大爷曾因为清晨起来突然一侧手脚麻木,被家人紧急送医,最终检查发现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为脑梗塞。
  • 发病机制:动脉内部逐渐堆积脂类,形成斑块或破裂,瞬间堵死血流,引发局部脑组织氧气与营养供应中断(参考:Feigin et al., 2014)。
  • 轻微表现:有时只是偶尔一只手抓不稳杯子、说话舌头发沉,容易误以为是疲劳所致,这其实可能是局部短暂性缺血的信号。
  • 典型症状:持续偏瘫、说话含糊、面部口角歪斜、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种时候,千万不要等待症状“会不会慢慢好”。
小提示:如果家中长辈突然出现单侧走路不稳或说话困难,别犹豫,尽快就医筛查脑血管问题。

03 脑出血:“血管破了”危险在哪里?

脑出血和脑梗塞相比,起病更急骤。普通人可能晚上还很正常,早上醒来却无法言语,甚至一侧肢体完全失去知觉。

  • 病因有哪些?
    • 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血管长期受压,变脆容易破裂。
    • 脑动脉瘤或畸形、血液病、长期服用抗凝药人群也增加出血概率。
  • 发病过程:血管一旦破裂,血液迅速渗入脑组织,导致压力骤增,大脑“运作系统”被打乱。
  • 临床信号:突发剧烈头痛(有时像被锤击一样)、一侧肢体活动能力丧失、视物模糊,严重时直接昏迷。36岁的孙女士某次开会时突然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短时间内昏迷,急诊CT显示大量脑出血。
提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短时内出现意识障碍,要马上送急诊,不能耽误。

04 如何准确分辨?医学检查决定“堵还是破”

检查方式作用常用科室
头部CT 最快速区分是出血还是缺血,10分钟内揭晓答案 急诊/神经内科
头部MRI 精确显示梗塞部位,有助于微小病变发现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血管造影 了解血流和血管结构,复杂疑难病例常用 介入科/神经外科
医生通常会第一时间安排头部CT。有研究建议,越早进行影像检查,越能降低误诊风险和延误治疗(Mendelson et al., 2015)。另外,脑出血的出血区CT上往往一目了然,而脑梗塞前几个小时CT可能还看不到明显变化,但临床表现已经很重,这时医生会综合评估临床情况继续查。

05 认知误区与日常防护:别让“顺其自然”忽视潜在风险

  • 误解一: “年纪轻不会得脑血管疾病”
    实际上,生活压力大、熬夜饮酒、情绪波动大,也会让年轻人中招。
  • 误解二: “偶尔头晕、手麻没事,忍忍就好”
    其实,这可能是大脑缺血的“信号弹”。特别是高危人群,宁可“虚惊”,也别错过救治时间。
  • 误解三: “控制好血压/血脂,别太紧张”
    虽然控制血压血脂关键,但定期检查才是重点,许多高血压患者无先兆发作。
防护建议: 注重每天保持规律的起居,多和家人沟通,有异常情况时别独自扛着。

06 日常管理与健康饮食,帮你预防脑血管意外

食疗推荐表 🥗
食材健康作用给生活的小建议
燕麦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胆固醇 每天早餐试试燕麦粥,换换口味对心脑血管也有用
深色蔬菜 含抗氧化物,帮助血管内皮健康 炒菜时多加点菠菜、芥蓝
大豆制品 富含优质蛋白,对血压有好处 豆腐、豆奶都可以轮换着吃
深海鱼 含有丰富欧米伽-3脂肪酸 建议每周吃一次鲑鱼、沙丁鱼
养成平稳作息、适度运动的生活方式是防护重点。例如,可以坚持每周3次快步走,每次30分钟;如果正在服药,一定要按医嘱规范使用,不可间断或自行增减剂量。建议40岁之后定期做脑血管相关检查,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更要关注自身变化。慢慢调整习惯,才能真正帮到自己。

07 治疗与康复:不一样的方案,同样的细致关怀

状况干预措施
脑梗塞 溶栓药物(早期),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等治疗。急性期后,重点放在功能锻炼和二次预防。举例来说,58岁的陈先生通过定期物理治疗和语言训练,三个月后行动自如。
脑出血 控制颅内压(常用降压药物、脱水药物),部分重症需要外科手术移除血肿。康复阶段侧重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提醒: 及早参与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后续生活质量。如果遇到专业难题,不妨多和医生或康复师沟通,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特别重要。
  • 每个人的恢复速度和路径都不同,别和他人攀比,专注自己的一点一滴进步。

参考文献

  • Feigin, V. L., Norrving, B., & Mensah, G. A. (2014).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Circulation Research, 120(3), 439-448. https://doi.org/10.1161/CIRCRESAHA.116.308413
  • Mendelson, S. J., Prabhakaran, S. (2015).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99(3), 651-664. https://doi.org/10.1016/j.mcna.2015.01.006
  • O’Donnell, M. J., Chin, S. L., Rangarajan, S., et al. (2016). Global and regional effects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stroke in 32 countries (INTERSTROKE): a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388(10046), 761–775.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6)30506-2
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遇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健康生活无需完美,小步调整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