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呼吸的力量:肺气肿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南

  • 8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呼吸的力量:肺气肿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南封面图

呼吸的力量:肺气肿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南

01 什么是肺气肿?

日常生活中,身边总有“气不够用”的朋友。比如小林,55岁,觉得爬楼梯总是没以前轻松,偶尔说几句话都会喘。其实,这有时和“肺气肿”有关。
肺气肿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肺里的小气囊(医学上称“肺泡”)被破坏,弹性变差,导致呼吸气体交换变困难。本质上,肺变成了一个“不太能伸缩的弹簧”,氧气进不来,二氧化碳排不出。常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甚至有些遗传因素。
Tip: 肺气肿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种,常与慢性支气管炎并存。

02 肺气肿的症状与诊断

说到症状,大部分人在早期不容易发现。比如老李,60岁,最近总是在清晨偶尔咳嗽、轻微气紧,还觉得体力不如从前。这时症状往往不固定,很容易被误以为只是“体质下降”。
随着病情进展,有些人开始觉得呼吸变得吃力,上楼或快走时喘得厉害,甚至夜间平躺呼吸不畅。严重的时候,例如王女士(65岁),发现每天都要坐起来才能舒服点,喘气时嘴唇发紫,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持续、明显症状”。
关于检查诊断,通常医生会用以下几个步骤帮忙判断:
  • 基础问诊:询问是否长期吸烟、家族病史等
  • 体格检查:听诊胸部是否有呼吸音异常
  • 肺功能检测:用呼吸仪测试肺部承受力和排气速度
  • 影像学检查:拍胸片或CT,看看肺组织是否变薄或有气囊扩大
病例分析:70岁的张先生,因“呼气困难”来医院,肺功能检测显示FEV₁<60%,被确诊为中重度肺气肿。从中可以看出,规律体检很重要。
早期信号明显病情
偶尔气紧、晨咳、体力下降 持续呼吸困难、紫绀、频繁咳嗽

03 为什么会发展成肺气肿?

节奏快的生活下,肺气肿越来越常见。它的发生大多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长期吸烟:香烟里的有害物质容易损伤气道和肺泡,肺部弹性降低。根据美国胸科学会(Vestbo et al., 2013),绝大多数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 空气污染:长期吸入粉尘、颗粒或刺激性气体,比如在建筑工地或工厂工作的人,肺部受损风险也高。
  • 年龄增长:年龄大了,人体修复能力下降,肺组织自然衰老,更容易出现弹性问题。
  • 遗传因素:有一种叫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遗传性疾病,也会增加年轻人患病几率(Stoller & Aboussouan, 2012)。
医学数据显示,吸烟者患肺气肿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五倍以上(Surya et al., 2019)。

04 呼吸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对于肺气肿患者来说,呼吸锻炼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肺气肿会导致肺活量减少,身体获取氧气不足,活动耐力变差,很多人会因此减少运动,进入“越不动越虚”的循环。
  • 规律的呼吸训练能加强肺部剩余功能,让呼吸更省力。
  • 部分锻炼方法还能帮助排出残存的气体,让新鲜空气进入肺泡。
  • 锻炼还能减轻焦虑和无助感,让人重新找回自信。
有研究指出,持续进行呼吸康复能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提高体力和日常自理能力(Bourbeau et al., 2018)。
小心!没有经过指导的剧烈运动反而会加重症状,选对锻炼方法很重要。

05 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选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下面这三种呼吸锻炼,是肺气肿患者公认安全且有效的基础动作:
  1. 腹式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
    躺下或坐直,把手放在腹部,缓慢用鼻子吸气,让肚皮鼓起,再慢慢呼气收腹。
    建议:每天练习5-10分钟,以不憋气为宜。
  2. 唇闭呼吸(Pursed-Lip Breathing)
    吸气后轻轻闭上嘴唇,用吹蜡烛的方式慢慢呼气,让呼气时间延长。
    建议:活动时感觉气紧马上进行,可减少喘促。
  3. 渐进式呼吸训练
    先从少量次数、低强度做起,逐步增加练习时间和难度。
    建议:刚开始每次3-5分钟,逐渐适应后再延长。
锻炼类型适用场景注意事项
腹式呼吸 静坐、休息时 勿用力过猛
唇闭呼吸 运动、活动中 嘴唇保持半闭
渐进式训练 习惯后逐步加强 量力而行,不需强求

06 锻炼时的小细节与注意点

有些患者会因为一开始没经验,做运动“过了头”。下面这些细节,别忽视:
  • 动作慢一点:呼吸锻炼不是比快,一切以舒服、不憋气为主。
  • 姿势要对:可以平躺、半卧或坐位,身体挺直,胸廓不要被压迫。
  • 有头晕、心慌、胸闷应立刻停止,并告知家人。
  • 保持规律,不间断练习效果最好。
小贴士:
  • 家里最好放个“呼吸锻炼日历”,打卡更有动力。
  • 刚感冒或发烧时,可以暂停,等身体恢复再继续。

07 综合管理与生活方式调整

光靠锻炼还不够,整体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很重要。下面列出对肺气肿患者友好的具体方法——
  • 均衡膳食 🥗: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比如鸡肉、鱼肉、豆制品);
    推荐吃:新鲜橙子,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抗氧化;豆腐,提供优质蛋白。
  • 适度运动 🚶‍♂️:除了基础呼吸锻炼,还可以做散步或柔和的体操,每次别超过疲劳点。
  • 多通风、少去空气质量差的地方 🏡:减少有害气体吸入,有助于保护和修养肺部。
  • 建立定期专业随访 📅:症状反复或新变化要及时就诊。建议选择呼吸科专科门诊,由有认证的医生随访。
建议类别具体做法
饮食 摄入丰富蔬果、适量蛋白,按时三餐
锻炼 每天呼吸训练+体适能活动(如慢走或伸展)
环境 开窗通风,避免重雾霾外出
就医 出现呼吸明显加重时,及时联系医生
最后,这些指南其实是帮助大家找回日常的自主感。肺气肿虽然难缠,但通过科学锻炼和良好生活习惯,很多问题都可以慢慢改善。偶尔喘上一口气,不妨把它当作给自己身体加油的提示。
(如有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勿自行停药调整锻炼)

参考文献

  1. Vestbo, J., Hurd, S. S., Agustí, A. G., et al. (2013).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87(4), 347–365. https://doi.org/10.1164/rccm.201204-0596PP
  2. Stoller, J. K., & Aboussouan, L. S. (2012). 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 The Lancet, 365(9478), 2225–223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66781-5
  3. Surya, G., et al. (2019). Smoking and COPD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Respiratory Medicine, 151, 85-97. https://doi.org/10.1016/j.rmed.2019.03.009
  4. Bourbeau, J., et al. (2018).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8(2), 133-143. https://doi.org/10.1164/rccm.201804-0596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