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从创伤到重生: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之旅

  • 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从创伤到重生: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之旅封面图

从创伤到重生: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之旅

其实,不少人都经历过突然的碰撞——也许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也可能是一场车祸,甚至是球场上的意外。碰撞带来的不是皮外伤那么简单,脑部受到冲击以后,有些变化表面上难以察觉,却可能悄悄地影响着生活。这些故事在我们身边时常上演,但身体的自愈与医学的努力,让脑外伤后的生活并不等于止步不前。

01 脑外伤有哪些类型?不同创伤后会有哪些表现?

脑外伤并不是单一的名字,而是一大类“意外”带来的脑部问题。一般分成三种类型:

类型 典型表现 常见人群
轻型脑震荡(concussion) 短暂失忆、轻微头晕 运动员、交通事故幸存者
脑挫裂伤(contusion / laceration) 持续头痛、呕吐、行动不便 成年事故患者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意识障碍、长期昏迷 高能撞击受害者

有位28岁的男运动员,训练时头部不小心撞到地面,刚开始只是觉得有点晕,后来发现记性变差了。这个例子其实在生活里很常见,说明轻微脑震荡也可能带来认知的小变化。

脑外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各不相同,轻的可能转瞬即逝,重的则会长期干扰思维、语言和判断力。小问题可能会自己好转,但重度损伤时,学习、工作甚至简单的对话交流都会受影响。

02 认知功能到底包括什么?为什么影响这么大?

认知功能,说简单点,就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本事”。日常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些能力,具体包括:

  • 记忆力——能不能记住昨天发生了什么
  • 注意力——能不能专心听别人说话
  • 语言表达——说话是否流畅顺畅
  • 理解和解决问题——遇事能不能想到办法

日常生活就像完成一场接力赛,这些能力缺一不可。如果有一环掉链子,连烧水做饭这样的小事都可能卡壳。研究表明,脑外伤后,这些认知能力的受损会影响个人的独立生活质量(Maas et al., 2017)。

03 脑外伤为什么会影响思维?背后有什么机制?

说起来,脑外伤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 直接损伤:脑组织本身因撞击或挤压发生损害。比如脑挫伤后,重要的神经细胞如同线路短路,信息传递变得卡顿。
  2. 二次损伤:脑外伤后,身体反应引起脑部炎症、水肿等,使最初未损伤的部位也受到影响(Hay et al., 2016)。

医学调查显示,严重的脑外伤约有60%以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下降,尤其是记忆和注意力方面更容易受损 (参见 Maas, A., Menon, D., Steyerberg, E., et 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improve prevention,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 Lancet Neurology, 2017)

04 做康复训练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基本原则?

康复训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操作,想要提升恢复速度,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01 个体化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不同损伤需要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02 持续性
康复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获很少。

03 家庭参与
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康复效果通常会更好。

04 任务导向
依据具体的生活目标(如学会煮饭、自己穿衣)设置训练步骤,帮助患者逐步重返正常生活。

有位52岁的女性患者,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半年系统训练,基本恢复了独立生活能力。这也提醒我们,家庭氛围和陪伴对康复过程有很大帮助。

05 认知康复有啥好方法?哪些方式实用?

目前,常见且实用的认知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三类,每种方法侧重点不同,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组合:

方法类型 应用场景 实用建议
认知训练 如拼图游戏、记忆卡片 每天安排固定时段集中练习
功能活动练习 模拟日常行动,如刷牙、做饭 分步骤完成,不必急于求成
虚拟现实(VR)训练 利用虚拟场景提升参与感 选择正规医院或康复中心体验
Tips 🧠
训练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力求每天有一点进步,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太大压力。
可以用记事本记录每天的训练内容和小收获,积累下来会更有成就感。

06 展望未来,脑外伤认知康复有哪些新趋势?

如今,脑外伤后的认知康复不再是单一靠训练支撑,已经进入“多学科协作+新技术融入”的时代。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应用越来越广泛,康复方案也更强调结合心理辅导、运动调理等,帮助患者在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都重建信心(Spreij et al., 2020)。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辅助个体化分析,未来会让每个人都能用上最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也许很快,家里就能用上虚拟训练设备,像玩互动游戏一样,每天锻炼与大脑相关的技能。

🎉 康复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期限,关键是相信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科学方法的帮助下一步步变好。

07 日常自助康复怎么做?有哪些实用建议?

方式 具体操作
有氧锻炼 如慢跑、快走,帮助大脑血液循环,每周3-5次
健康饮食 搭配蔬菜和鱼类,可以选择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的食物
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有助于大脑修复
注意:
  • 如果发现认知能力突然变差,或者训练后效果停滞,建议及时请医生评估。
  • 可以选择脑外伤康复专科医院,结合医生制定专属方案。

大脑受过伤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学会科学对待康复过程,保持耐心。从每一天的小进步中感受希望。这些细微变化最终会带来长远的改变,也让生活越来越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Maas, A. I. R., Menon, D. K., Steyerberg, E. W., Citerio, G., Lecky, F., Manley, G. T., ... & Stocchetti, N. (2017).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improve prevention,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 Lancet Neurology, 16(12), 987-1048.
  2. Hay, J. R., Johnson, V. E., Young, A. M., Smith, D. H., & Stewart, W. (2016).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is an early event that may persist for many year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humans. Journal of Neuropathology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75(9), 818-833.
  3. Spreij, L. A., Visser-Meily, J. M. A., van Heugten, C. M., Hendriks, H. T., & Nijboer, T. C. W. (2020). Novel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30(8), 1429-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