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尿路结石背后的麻醉科视角
夏季常听人说“肾结石”,一提就让人头疼。但其实,尿路结石远不止于此。生活中,许多人日常感觉并无大碍,突然之间却被剧烈腹痛困扰,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身体“悄悄埋下了小雷”。我们今天不只是聊结石本身,更想说说一旦需要手术,麻醉科到底关注什么,患者自己又该留心什么细节。
01. 尿路结石是什么,风险在哪里?🔍
尿路结石并不是罕见病,其实是尿液里的矿物质和盐类慢慢沉积、积聚,最后定型成“小石头”。结石不同于表面光滑的小圆石,它们大多表面凹凸不平,就像是“卡在水管里的石子”,会干扰乃至堵塞尿液流通。
这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当尿液排出受阻,肾脏的压力会变大。久而久之不仅会引发肾积水,还可能带来细菌上行感染风险。结石如果不及时发现甚至可能损害肾功能——这也是麻醉科医生对结石患者格外重视的理由。
数据显示,肾功能异常、感染、持续性积水这些“隐性损害”,有时比疼痛本身还更危险,需要特别当心。(参考文献: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数据显示,肾功能异常、感染、持续性积水这些“隐性损害”,有时比疼痛本身还更危险,需要特别当心。(参考文献: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02. 尿路结石的成因有哪些?和麻醉有什么关系?🧬
说起来,尿路结石的背后,和喝水习惯、饮食爱好、遗传因素以及代谢异常都有关系。
1. 水分摄入不足: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机会变多。
2. 饮食结构:高盐、高蛋白、高嘌呤食物(例如部分红肉、内脏)更容易促发尿酸型或钙型结石。
3. 家族史和慢性疾病:如痛风、高尿酸、慢性肠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易发。
4. 泌尿系统异常:狭窄、反流等结构性病变,干扰尿流。
1. 水分摄入不足: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机会变多。
2. 饮食结构:高盐、高蛋白、高嘌呤食物(例如部分红肉、内脏)更容易促发尿酸型或钙型结石。
3. 家族史和慢性疾病:如痛风、高尿酸、慢性肠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易发。
4. 泌尿系统异常:狭窄、反流等结构性病变,干扰尿流。
总的来说,这些致病基础决定了结石发作的可能性。而对于麻醉过程,存在结石的人因为肾功能可能有波动、代谢异常或感染,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速度就可能受影响。麻醉医生就要结合这些现实情况,对用药剂量、药物选择、手术时间等作出个性化调整,确保麻醉过程更加安全。
英国一项回顾显示,结石合并尿路梗阻与感染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高于普通人群(Turney, B.W. et al., 2016, BJU International),说明麻醉方案必须考虑这些背景。
03. 尿路结石怎么查?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检测尿路结石,医生一般会推荐影像检查作为首选。其中,CT扫描可以看结石的确切位置和大小,超声波则适用于避免辐射影响的人群。必要时还会加做血液分析,了解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
麻醉准备环节里还会评估心肺功能,避免手术期间突发状况。比如患有结石、合并感染、还有痛风和慢性腰痛的患者,术前团队会提前和麻醉医生沟通,需要静脉镇静还是全麻,配合抗感染措施,再决定具体方案,大大降低风险。
另外,合并结石、“伴随疾病较多”的人群,建议选择具有泌尿外科和麻醉专科协作条件的医院,有助于提升诊治和手术的安全系数。
(引文: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引文: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04. 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和麻醉管理细节💡
结石治疗方式多样,轻者多喝水即可自行排出。大结石或合并并发症时,保守和手术方案需综合考虑:
- 药物排石:适合小型结石,配合镇痛药物,部分患者用药后可以自然排出结石。
- 微创碎石/输尿管镜/肾镜取石术:需要麻醉支持,根据病情选择局麻、腰麻或全麻。
- 开放手术:较大、复杂或者特殊部位结石才考虑。
- 药物排石:适合小型结石,配合镇痛药物,部分患者用药后可以自然排出结石。
- 微创碎石/输尿管镜/肾镜取石术:需要麻醉支持,根据病情选择局麻、腰麻或全麻。
- 开放手术:较大、复杂或者特殊部位结石才考虑。
手术时,麻醉科不只是帮患者“睡一觉”,还要根据肾功能、感染控制等评估,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病情合并感染或慢性病变,用药种类和镇静剂量更需精细匹配,平衡舒适与安全。比如输尿管结石伴有高尿酸的病友,麻醉药的选择会做特别标记。
英国《BJU International》曾提出,针对这类患者的手术安全,关键在于麻醉和泌尿团队配合,将“精准评估”前移到手术前、术中每一环节(Turney, B.W. et al., 2016)。
05. 日常管理:怎么远离结石和复发?麻醉科的贴心小建议🌱
说到预防,真正长效的方法不是单凭“忌口”,而是持续改善生活习惯,给身体循环“更顺畅的水管”。麻醉科医生建议,健康管理离不开“水、动、查”三招:
- 多喝水:每天足量饮水,让尿液稀释,有助“冲走”易沉积的结晶,建议成年人日均水摄入在2L以上(具体依个人活动、气候调整)。
- 合理膳食:蔬菜(例如菠菜、芹菜)、全谷物和适量低脂乳制品,有助于平衡尿液pH值。比如,牛奶(钙有助于减少草酸吸收),新鲜柠檬水(含柠檬酸可抑制结石增长),都可以帮健康。
- 适度锻炼:保持体重、避免久坐,尿液流动也更畅通。
- 定期体检:有家族史或慢性病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泌尿系B超检查,及时发现细小结石。
总的来说,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循医疗建议,既能减轻结石困扰,也能让需要麻醉和手术的过程更平稳顺利。有医生“量体裁衣”的小贴士,总比临时抱佛脚管用多了。
参考文献
- 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访问]
- Turney, B.W., Reynard, J.M., Noble, J.G., & Keoghane, S.R. (2016). Trends in Urological Stone Disease. BJU International, 117(5), 733-748. [访问]
- 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