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卵巢恶性肿瘤:全面认识与科学应对方法

  • 22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卵巢恶性肿瘤:全面认识与科学应对方法封面图

卵巢恶性肿瘤:全面认识与科学应对方法

01 你了解卵巢恶性肿瘤吗?

一天的忙碌后,有些女性会偶尔觉得下腹有点闷胀、微微不适,大多没太放在心上。其实,卵巢恶性肿瘤就是这样在早期悄悄现身,没有太多特殊感觉。有点像家里的小电器一开始“嗡嗡响”,只要不是彻底坏了,很难引起注意。🔍

简单来说,卵巢恶性肿瘤是指卵巢组织里,部分细胞变得不再受控制,逐渐演变成无法自愈的异常增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卵巢癌。卵巢癌并不仅有一种,最常见的主力军叫做“卵巢上皮癌”,也有胚胎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等类型。每种类型进展速度、反应方式都不太一样。正因为它种类多、起初没什么症状,所以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认识这个“隐身高手”,是健康管理的一步关键操作。

02 哪些症状是警示信号?

  • 腹部持续异常:如果你发现腹部总是涨涨的,甚至穿裤子突然变得紧绷,或者总觉消化不良,这些变化不应随便忽略。⚠️
  • 食欲减退:总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好像没法消化。有的人可能会以为是简单的肠胃不适,但连续多天这样就值得留意。
  • 排尿、排便习惯改变:有时排尿更频繁,或莫名其妙地便秘。同样也容易被当成泌尿、消化小问题,但这些变化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当引起警觉。
  • 疼痛感加重:与早期的偶尔闷胀不同,进入中晚期后腹痛会变成持续且明显,甚至影响入睡。

来自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的例子提醒我们——这位朋友因腹部不适、无力感入院,最终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晚期,还出现了肚子水肿、胸腔内液体增多,因为症状没重视,发现时已经涉及到腹腔和其它部位。🎗️

这也说明:一旦发现自己有持续的、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痛,或排尿问题,别仅认为是小毛病。如果这样的情况连续两周以上,建议尽快到专科医院排查。

03 为什么会得卵巢恶性肿瘤?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卵巢癌或者乳腺癌的成员,个人患病风险会增加。研究认为,部分基因突变会损害卵巢细胞的正常“修复系统”。(Rebbeck et al., 2015)
  • 激素环境波动:月经周期过短、未生育、较晚绝经等状态下,卵巢反复受刺激,增加细胞出错概率。
  • 年龄影响: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人,一般女性45岁以后风险明显上升。
  • 环境和生活方式:长期接触特定环境污染、肥胖、饮食结构不平衡等也和发病率提升有关。

说起来,我们没法决定遗传,但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管控其它风险。不要轻视外界的长期影响,如果有相关家族史,体检时提前沟通很有帮助。

研究显示,BRCA1/2基因突变者,卵巢癌风险约为普通女性的5-10倍(Rebbeck, T.R. et al., 2015, JAMA)。

04 怎样确诊?体检建议在哪里?

卵巢恶性肿瘤的确诊,离不开几项关键的辅助检查。这些检查不是人人都要做,而是在有持续症状或高风险人群出现时,医生会推荐进行。🩺

  • 妇科超声(B超):是筛查卵巢及盆腔肿块最基础的方法,对早期发现有帮助。
  • CT、MRI:对判断肿瘤范围、周围器官受累情况有较高参考价值。
  • 肿瘤标志物:比如CA125,若数值显著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诊断。

日常建议是:没有不适的普通女性,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做常规妇科体检。家族有卵巢癌、乳腺癌史,或出现了上文所述警示症状,建议及时到有肿瘤专科的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筛查。

05 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类型和身体各项指标,制订对应的治疗方案。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手术切除:首选方式,多数早中期患者能通过手术清除主要病灶。
  • 化疗:用于清除微小残留癌细胞,晚期患者或不能手术者以化疗为主。化疗常见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恶心等。
  • 放疗:针对一些特殊病理类型,如性索间质肿瘤或术后复发者。
  • 靶向治疗:近年来新兴药物可对部分特殊分子靶标发挥作用,使部分患者存活时间延长。

再以62岁那位患者为例,她因晚期发现,同时牵涉到多个器官,治疗重在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应用了姑息性化疗和营养支持。这样的案例说明,早期发现能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卵巢癌5年生存率与分期密切相关:I期可达90%,IV期低于20% (Jemal et al., 2017)。

06 日常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有助于补充抗氧化物;深海鱼肉补充蛋白和欧米伽-3脂肪酸。
  • 规律运动:每周适度运动 150 分钟以上,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功能。
  • 生活节奏管理:保持充足睡眠,适当缓解压力,有助于内分泌平衡。
  • 定期体检:女性在更年期、家族有肿瘤史时,建议提前和专业医生沟通体检安排(建议每1-2年一次)。

比如菠菜,含丰富叶酸和膳食纤维,可以做成清炒、凉拌或者榨汁饮用。多样化搭配膳食,既满足口感,也让身体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

如果平时运动少,建议从每天快步走20~3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身体主动运动,哪怕只是散步,也比完全静止好得多。

健康其实很朴实,从一餐一饭、一举一动开始坚持 🥗🏃‍♀️

科学管理卵巢健康的关键提示

卵巢恶性肿瘤虽然难以早期识别,但通过关注自身变化、掌握体检时机,以及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家族史明确、年龄偏大的女性,更建议定期与专业医生沟通。💡

对于身边的家人,及时了解这些关键信息,比单纯依赖直觉和经验更可靠。好的健康习惯,始于点滴,贵在坚持。有疑问时,不妨多问问医生;遇到不适,也请及时就诊而不是硬扛。正视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是最好的关爱。

参考文献

  1. Rebbeck, T.R., Kauff, N.D., & Domchek, S.M. (2015). BRCA-associated cancer risk: modifiers of breast, ovarian, and other cancers. JAMA, 313(13), 1295-1305.
  2. Jemal, A., Ward, E.M., Johnson, C.J., et al. (2017).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 1975-2014, Featuring Survival.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09(9), djx030.
  3. Mayo Clinic Staff. (2023). Ovarian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