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妊娠期糖尿病:从孕育到产后恢复的全程指南

  • 4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妊娠期糖尿病:从孕育到产后恢复的全程指南封面图

妊娠期糖尿病:从孕育到产后恢复的全程指南

01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说起来,怀孕本身就是对身体的“大考”,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就像其中不请自来的“小麻烦”。它只在怀孕期间出现,是因为孕妇体内的激素变化影响了胰岛素的效果,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简单来讲,本来负责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小工厂”这时候有点力不从心,胰岛素的作用打了折扣,血糖就容易超标了。

这并不罕见。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10%的孕妇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尤其是在30岁以上、体重偏高或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群中(Ferrara, 2007)。

Tips: 并不是所有孕妇都会有症状,很多人是在例行产检时才发现血糖有异常。

02 可能有哪些症状?如何发现?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通常不会有太明显的不适。偶尔,有些孕妈妈会觉得口渴或上厕所次数增多,但这些都是怀孕期间常见的现象,不太容易分辨。

早期表现 明显症状(少数情况) 筛查方式
轻微、偶尔觉得口渴 持续的口渴或乏力 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
偶有尿频 频繁夜起排尿 产检中的血糖筛查

医生一般会在孕24-28周建议大家(特别是高风险孕妇)做一次OGTT检查,这能明确诊断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及时跟进管理就很关键。

检查建议:孕中期做一次糖耐量检测,是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不要等到出现严重症状才重视。
案例分享:
“林女士,29岁,怀孕后例行产检时被查出血糖轻度升高,平时并无任何明显不适。这让她觉得,原来有些健康隐患真的‘悄悄’就来了。”

03 妊娠期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

  • 1. 激素变化:孕期,胎盘会分泌一些特殊激素,容易让胰岛素的“工作效率”变差,血糖调节就没那么灵敏了。
  • 2. 体重增加:怀孕过程中体重增加速度过快,会让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对糖耐量的压力增加。
  • 3. 年龄与遗传因素:年纪大一点、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女性,风险会明显高一些。
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几乎是25岁以下孕妇的两倍(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比如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过多——也会增加风险。

04 可能面临哪些健康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没能及时管理的话,对妈妈和宝宝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比如,宝宝可能会过度生长(巨大儿),妈妈分娩时受伤风险增加。还有,由于血糖不稳,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出现低血糖。此外,部分孕妇还可能提前分娩或导致羊水过多。

它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出现体重明显偏大,增加剖宫产率;二是宝宝出生后体内调节血糖的能力一时间跟不上,短期内会有低血糖的困扰(Metzger et al., 2008)。妈妈在产后患二型糖尿病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小提醒: 部分妈妈生产后,血糖虽然恢复正常,但依旧要关注身体变化,不宜完全掉以轻心。

05 饮食和运动,该如何做?

饮食和运动管理是“调节血糖小工具箱”里最有效的工具。合理搭配不仅能控制血糖,还对宝宝健康很有帮助。

推荐食物 具体益处 食用建议
全谷类杂粮 缓慢释放能量,有助控制血糖 可替换部分主食为燕麦、糙米
高纤维蔬菜 增加饱腹感,有利于降低血糖波动 每天至少三种绿叶蔬菜
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豆腐) 帮助胎儿生长,减少血糖波动 一餐选一种,注意多样化
坚果(少量) 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每天少量,无盐为佳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每次20-30分钟,有助调节血糖。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对大部分孕妇来说也很安全。

有一位34岁的孕妇,通过调整饮食和坚持运动,OGTT复查时血糖明显下降。这说明小改变也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

医生建议:如果血糖难以通过饮食和运动自我管理,再考虑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但用药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6 产后恢复:别忽视这个阶段

很多人以为生完孩子后一切就好,其实产后恢复阶段同样需要关心血糖。身体激素水平慢慢恢复,但对于经历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来说,短期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稍高,所以定期复查很重要。

  • 饮食均衡: 保持规律饮食,继续选择全谷、蔬菜和优质蛋白,既有利于哺乳,也帮助恢复体力,并继续控制血糖。
  • 适当运动: 产后身体状况允许时,每天轻度活动(如产后恢复操),逐步恢复体型有帮助。
  • 心理调适: 情绪波动较大时,可以试着与家人交流或咨询专业心理医生,避免过度焦虑。
母乳喂养:对产后恢复和血糖调节都很有好处。如果身体允许,优先鼓励母乳喂养。

07 产后如何持续关注健康?

产后最容易忽略的,其实是之后的“长期追踪”。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有可能恢复,但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升高,持续关注自己的健康更有意义。

  • 建议产后6-12周复查一次血糖,之后每1-3年复查一次。
  • 和家人一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坚持适量运动,都是“预防糖尿病小秘诀”。
  • 碰到身体有明显不适,比如口干、体重突然变化,要及时就诊。

其实,妊娠期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从孕期到产后都能留心身体变化,科学监测,采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Ferrara, A. (2007).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Diabetes Care, 30(Supplement 2), S141-S146.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regnancy: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3. Diabetes Care, 46(Supplement 1), S254–S266.
  3. Metzger, B.E., Lowe, L.P., Dyer, A.R., et al. (2008).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8(19), 199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