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营养支持:肿瘤放化疗患者的隐形助力

  • 1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营养支持:肿瘤放化疗患者的隐形助力封面图

营养支持:肿瘤放化疗患者的隐形助力

01 肿瘤放化疗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医院肿瘤科,总能看到一排排输液椅,有的人带着书静静等待,有的人小声和家人交谈。很多人都听说过“化疗”和“放疗”,但具体是什么,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简单来说,化疗是用药物对抗异常增生的肿瘤细胞,放疗则像一束精准的“光”,专门照射肿瘤区域,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两者常被联合使用,互相弥补不足,是控制、延缓肿瘤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

哪些肿瘤会用到放化疗? 比如乳腺癌、肺癌、肠癌、头颈部肿瘤,甚至有些血液系统的“顽疾”也会需要这些手段。医师会根据病情、肿瘤类型和分期来决定最佳组合。通常,这段治疗之路比较辛苦,有时持续几个月,有人会出现掉发、乏力,有人反应轻微。
小提示:治疗前后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做评估和调整,这也和今天要说的“营养”有很大关系。

02 为什么说“吃”能帮忙对抗肿瘤?

很多人没意识到,治疗肿瘤和修一栋老房子有点像,房梁再结实也得有足够的砖瓦和水泥才能撑住风雨。身体同样需要各种营养素,才能修复组织、抵抗外敌。
摄入充足的营养:

  • 提升免疫力,帮助减少感染(如白细胞下降导致的感冒、肺炎等风险)
  • 改善疲劳、精神力,让人体力跟得上治疗进程
  • 促进伤口或黏膜恢复,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口腔、胃肠不适
  • 提高对药物或放疗的“耐力”,降低治疗中断的风险

举个例子,有位56岁的男性食管癌患者,刚开始治疗就因为饮食单一、摄入过少,出现体重下降、免疫力低下,最后导致疗程被延期。这说明,吃得好不仅能“维稳”,甚至能让整个治疗过程更加顺利。营养就是不可忽视的“隐形助力”。

03 放化疗期间吃饭很难?带来哪些挑战?

经常有家属疑惑:“明明家里啥都给做,可病人就是吃不下。”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放化疗不仅打击肿瘤,对正常的消化道细胞也会有“误伤”。
异常信号主要有几种⤵️

  • 轻微、偶尔: 短暂的味觉改变、嗓子有点干,吃东西没啥味道。
  • 持续、严重: 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口腔溃疡(尤其放疗),摄入明显受限。
  • 心理相关: 有些患者因情绪不佳,觉得吃饭就是负担。
常见副作用 对饮食的影响 相关人群示例
口腔干燥/溃疡 进食疼痛,咀嚼、吞咽困难 头颈部放疗患者、年龄偏大的女性
恶心呕吐 减少食欲,容易进食不足 大部分化疗人群
消化不良 肚胀感、不想吃饭 胃肠肿瘤治疗后患者

如果家里有正在接受化疗的亲人,短期内胃口变差是常见现象。不过,症状如果持续明显变重,就要格外关注,有时甚至需要专业营养干预。

04 实用又灵活的营养支持办法有哪些?

营养干预不只是“多吃点”,而是要讲究策略和选择。具体有哪些方式?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表一图看懂:

方式 特点 适用对象
高能重组饮食 能量蛋白高,少量多次,花样搭配 一般状况好、胃口尚可者
营养补充剂 高密度营养粉、口服肠内液,有窄口吸管 部分摄入障碍、消瘦者
肠内营养(管饲) 胃肠功能允许时用鼻胃管/胃造口输注 吞咽极度困难、严重体重下降者
肠外营养(静脉) IV通路供能,精准补充必需成分 肠道功能极度受损或不能进食者
案例:一位69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放疗中期因口腔溃疡严重,几乎无法进食。经专业营养师评估后,使用肠内营养帮助度过难关,体重和体力稳住,疗程顺利结束。这说明,选择对路的营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治疗体验和效果。

05 为什么“对症下菜”最关键?

同样的肿瘤名字、同样的药物,不同的人反应差别很大。“个体化”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体质和状况的营养支持办法。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 营养师会定期检测体重、肌肉量、血清蛋白,发现消瘦或水肿要立刻调整方案。
  • 治疗期间的需要也会变化,比如感染、发热、手术后恢复,都可能要求食物种类和用量发生变化。
  • 心理状态也很重要——有时候,适当的鼓励、营造轻松氛围,胜过一碗汤。
举例:有位43岁的胃癌男性患者,化疗中期体重突然掉了5公斤,经过专业评估将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提升,恢复了体力,也没有因疲劳中断疗程。
这说明了,每个人都需要自己诊疗团队的“量身方案”。

常见评估方法(仅供了解):

  • BMI和体重变化
  • 肌肉厚度检查(如上臂围、握力测试)
  •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化验指标

发现体重持续减轻,或精神状态明显下滑时,最好尽早联系专业营养师或主治团队做调整。不要自己随意干预饮食,避免效果适得其反。

06 前景怎么看?“营养”会越来越重要

放化疗的技术在稳步进步,营养支持也从过去的“靠直觉”发展到今天的科学管理。现在很多医院都设置了肿瘤营养门诊。研究显示,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还能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Arends, J. et al., 2017)。对于家属和患者来说,主动重视营养,及时求助,远比“光靠硬撑”来得明智。

其实健康管理的理念越来越注重主动和预防,而不是等出现问题才“救急”。如果发现家里人出现体重波动、胃口下降、疲劳不解等信号,可以先和主治医师沟通,再请专业营养师“打个辅助”。这样能让治疗过程平稳,生活质量提升。

健康提示:肿瘤放化疗不是“吃不吃都无所谓”,合理的营养是身体修复和抵抗疾病的重要底座。选择适合的营养支持,比“补啥都吃”要靠谱得多。

主要参考文献(APA格式)

  • Arends, J., Bachmann, P., Baracos, V., Barthelemy, N., Bertz, H., Bozzetti, F., ... & Preiser, J. C. (2017). ESPEN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Nutrition, 36(1), 11-48.
  • Ryan, A. M., Power, D. G., Daly, L., Cushen, S. J., Ni Bhuachalla, É., & Prado, C. M. (2016). Cancer-associated malnutrition, cachexia and sarcopenia: the skeleton in the hospital closet 40 years later.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75(2), 199-211.
  • Cruz, F. J., et al. (2020). Nutritional strategies fo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Nutrition and Cancer, 72(4), 603-619.
  • Baldwin, C., & Weekes, C. E. (2018). Dietary advice with or without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for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2), CD0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