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病毒性肝炎:潜伏在体内的“隐形杀手”

  • 8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病毒性肝炎:潜伏在体内的“隐形杀手”封面图

病毒性肝炎:潜伏在体内的“隐形杀手”

0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知识—你身边的“隐形客人”

有些病可能闹得大张旗鼓,但病毒性肝炎常常是悄悄来,悄悄走。很多人直到体检时,才发现自己和它“结伴”许久。肝炎这种事,说起来其实不远,它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的传播途径也不太一样。了解清楚,才能减少误会,也方便多做预防。
常见类型:

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是否有疫苗
甲型肝炎 (HAV) 经口,如污染食物、水
乙型肝炎 (HBV) 血液、母婴、性接触
丙型肝炎 (HCV) 血液为主
丁型肝炎 (HDV) 依赖乙肝传播 ❌(间接可防)
戊型肝炎 (HEV) 经口,水源污染多见 部分国家有

流行特点:在全球范围内,乙肝和丙肝所致慢性肝炎患者较多,尤其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地区。甲肝和戊肝有时会造成地区性流行,出现在饮用水不太安全的环境中。

提示:肝炎不等于所有类型都能“传染”,不同类型预防重点也不同。

02. 早期信号:容易忽视的“小变化”

很多病毒性肝炎在开始时就像一场不声不响的小风波,症状并不典型。有时甚至当作了秋乏或者熬夜后的不适。如果你最近总感觉人没力气,胃口变差,其实不只是累那么简单。
常见早期信号:

  • 乏力:一天到晚都提不起精神。
  • 食欲减退:最近吃什么都觉得味如嚼蜡。
  • 轻微恶心:偶尔有点想吐,但不严重。
  • 轻微体温升高:体温略有升高,不易察觉。
  • 轻度肌肉酸痛:像感冒一样的酸胀,但持续不长。

年龄 性别 早期表现
36岁 近两周总觉疲惫、胃口不好,无明显原因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肝脏出现“小问题”,往往不会闹大动静。别把反复出现的疲乏总归咎于工作劳累,尤其短时间内伴随食欲减退,要及时重视。

03. 进一步的身体信号:警示症状出场

有些人觉得自己挺能扛,从早期不适一路硬撑。其实,肝炎要是发展起来,身体会有更明显的声音发出。这时症状不再“若隐若现”,而是带着警告——好比城市的交通信号变成了红灯。
主要表现:

  • 黄疸:皮肤、眼白渐变黄色,被身边人提醒才发现。
  • 腹痛:右上腹明显不适,甚至影响到平常活动。
  • 持续性恶心呕吐:饮食稍重就难受。
  • 尿色变深:与平时相比有可见差异。
  • 食欲完全减退:想吃却找不到想法。

实例:44岁女性,近一周黄疸明显,家人发现她的眼白变黄,伴随腹部不适,才到医院检查出乙肝急性发作。

这说明,有时身体不是没有提醒,只是我们没注意到这些信号。如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别犹豫,早些就医是明智之举。

04. 不同肝炎类型的表现差异

并不是每种肝炎的症状都一样,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不妨把不同肝炎病毒当作“不同性格的客人”——有的闹腾,有的安静。认识这些不同,能帮助判断风险。

类型 典型表现 对生活的影响
甲型 发热、明显黄疸、腹痛、全身不适 多为急性,通常数周内恢复
乙型 慢性发展,初期常无症状,重时出现黄疸、乏力 持续多年,易忽略,部分转肝硬化或肝癌
丙型 往往隐匿,无症状多年 多年后突发肝硬化/肝癌,检出率较低
丁型 症状重叠于乙型,发展更快 加速肝损害进展
戊型 类似甲型,孕妇感染更为严重 部分地区有爆发
说明:容易被忽略的“安静型”肝炎(如丙肝、慢性乙肝),如果不定期体检,不容易及早发现变化。

05. 并发症与警示信号—不可忽视的风险

长期的病毒性肝炎如果没得到控制,有可能演变成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肝硬化、肝癌等。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乙肝和丙肝相关肝癌,在全球肝癌病例中占比约80%。(参见 Polaris Observatory Collaborators, 2018) 这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我们重视这些慢性肝炎可能带来的挑战。

  • 肝硬化:肝脏变“硬”,正常组织被纤维化替代,腹部肿胀、出血倾向、下肢水肿可能出现。
  • 肝癌:发病缓慢,表现为体重迅速下降、持续右上腹胀痛、乏力伴消瘦。
警示信号 典型表现
肝硬化演变 腹水、蜘蛛痣、出血点、精神异常
肝癌风险 短期内消瘦、右上腹持续加重的闷痛

有位52岁男性,慢性乙肝20年,去年下半年突然出现腹胀和黄疸,短期内体重掉了十多斤,最终诊断为肝癌。这个故事让人警觉,慢性病毒性肝炎如果没有及时管理,真的不是小事。

06. 如何有效防控:实用建议来了 🏥

说到预防病毒性肝炎,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帮自己和家人多一份安全。在这一点上,行动总是胜过担心。不同类型的肝炎预防侧重点有所不同,重点看下面的建议。

  • 疫苗接种: 推荐为新生儿及高危人群(如医务工作者、有肝炎家族史者)按规定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如地区流行)
  • 饮食卫生: 保持饮水、餐具卫生,外出就餐选择干净的餐馆,减少生食未清洁处理的食物。
  • 安全用血与医疗操作: 到正规医院就医,避免共用针具和个人生活用品(如剃须刀、牙刷)。
  • 健康饮食推荐:
    • 绿色蔬菜:富含膳食纤维,促进肝脏代谢,每餐至少占盘子的1/3。
    • 新鲜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提升机体抵抗能力。
    • 豆制品:提供高质量蛋白,改善肝功能。
    • 鸡蛋:炒蛋或蒸蛋,每天一枚为宜。
    • 瘦肉:如鸡肉、鱼肉,烧煮炖皆可,补充蛋白维持肝组织修复。
  • 定期体检: 建议成年人每1~2年查一次肝功能与乙肝标志物。
TIPS:如果家中有慢性肝炎患者,同住人员最好都做抗体检测,确定有抗体再放心共处。

疾病预防没有一步到位,做到以上几点,肝炎就没那么容易“缠上”你我。

07. 小结与建议

说到底,病毒性肝炎虽然常见,却不必谈之色变。只要平时多留意身体的小变化,规范疫苗接种,讲究饮食卫生,安排好体检,就能把风险挡在门外。遇到身体异常时,及时告诉专业医生。生活中多点关心和谨慎,比什么都靠谱。

参考文献

  • Polaris Observatory Collaborators. (2018). Global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2016: a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3(6), 383-403.
  • Schweitzer, A., Horn, J., Mikolajczyk, R.T., Krause, G., & Ott, J.J. (2015). Estimations of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ata published between 1965 and 2013. The Lancet, 386(10003), 1546-1555.
  • WHO. (2022). Hepatitis 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sheet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patitis-b

内容仅作健康科普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