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探秘颅内肿瘤:深藏于脑海中的健康隐患

  • 12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探秘颅内肿瘤:深藏于脑海中的健康隐患封面图

探秘颅内肿瘤:那些隐藏在脑海深处的秘密

01 什么是颅内肿瘤?

很多人提到脑肿瘤会觉得遥远,其实它并不罕见。颅内肿瘤指的是在大脑或者颅腔里长出的异常组织,像是在安静的房间里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它可能来源于脑组织本身,也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过来的。大体上分为两种:良性(大多生长慢,不易扩散)和恶性(生长快,有侵犯性)。

对健康的影响,往往取决于肿瘤的位置、类型以及体积。有些肿瘤可能生长了很久都“潜伏”着,等到影响到脑组织功能,才会让人感到头晕脑胀甚至癫痫发作。也有研究提到,全球每十万人中大约有5-10人新发颅内肿瘤 [1]。虽不能算特别多,但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和生活影响都不小。

小贴士: 良性肿瘤不等于“完全无害”,位置不当照样会影响神经功能。

02 颅内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早期(轻微、偶尔)信号:
    早期症状常常被当作“小毛病”。比如说,有位32岁的女士,最近总觉得偶尔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还时常健忘,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认为是生活压力大或休息不好。实际上,这类轻微变化,有时就是颅内肿瘤的初期“悄悄话”。
  • 警示性的持续症状:
    随着肿瘤逐步长大,一些症状变得很难忽视。比如持续性的头痛,反复加重,甚至清晨醒来会更严重。有的患者出现癫痫样的发作,手脚突然抖动或者意识短暂丧失。一位47岁的男士,最近突然开始视物模糊,还不明原因地呕吐,结果影像检查发现了颅内占位。
  • 其他还可能有:一侧肢体乏力、说话困难,以及反应变慢等。虽然这些表现不全是肿瘤原因,但如果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反复发作,就需要尽早就医查明原因。
日常提醒: 经常出现“新发”并持续加重的症状,一定不能只是忍一忍。

03 影像学检查怎么看出肿瘤?

说起来,颅内肿瘤最明确的诊断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核磁共振)和CT检查,这两项能清楚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例如,MRI有着比CT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非常适合早期发现小的良性肿瘤或者判断肿瘤是否靠近关键区域。

检查类型 特点 适合场景
MRI 分辨率高,无辐射 判断肿瘤良恶性、精准定位
CT 检查速度快,有辐射 急症、出血情况排查

举个例子,一位54岁的女性因反复头痛就诊,经MRI检查明确颅内出现小型脂肪瘤。这个信息对于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至关重要:良性肿瘤通常可以随访,恶性肿瘤则需尽快处理。

Tips: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无需过度焦虑检查本身。

04 颅内肿瘤可能有哪些诱因?

其实,为什么有些人会得颅内肿瘤,科学界还没完全弄清楚。但目前已知的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基因易感: 有家族史的人风险更高。某些罕见的遗传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很容易增加患肿瘤的概率。
  2. 环境暴露: 长期暴露在电离辐射环境(如频繁做头部放疗)或接触某些有害化学物质,增加风险。举例,一些脑肿瘤儿童患者病史里有过放射治疗史。
  3.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易发生脑部淋巴瘤等特殊类型肿瘤。
  4. 年龄影响: 虽然颅内肿瘤可发于不同年龄段,但中老年人患病率高于青少年。

研究团队(Ostrom等,2021年)在分析北美12万例脑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时发现,老年人群和有不良暴露史的人风险显著高于普通群体 [2]

小提醒: 并不是所有风险都能控制,了解这些更有助于早期警觉。

05 颅内肿瘤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脑袋里的空间有限,出现肿瘤后,无论良性还是恶性,都可能对健康“敲响警钟”。健康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身体各项功能的影响,二是对心理的压力。

方面 相关影响
生理功能 受压部位不同,有的人会出现记忆减退,有的人则手脚乏力、行走不稳
心理影响 部分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甚至轻度抑郁 [3]

2019年研究显示,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尤其是精神压力和社交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Naus et al., 2019)。

别忽视: 把心理照护纳入康复过程同样重要。

06 及早发现和健康管理,怎么做?

和其他肿瘤一样,颅内肿瘤“拖得越久,风险越高”。早诊早治,和健康生活习惯,有不少实用办法可以借鉴。下面简单做一个梳理。

预防措施 推荐理由 实际建议
核桃等坚果 富含Omega-3,可调节神经功能和抗氧化 建议每周3-4次,每次一小把
叶酸多的蔬菜(如菠菜) 有助于细胞新陈代谢 每餐搭配绿叶菜,有好处
定期脑部健康体检 提升早期发现率 40岁以后建议每2-3年检查一次MRI

不过,健康管理不能只靠饮食和运动,如果发现持续多天的异常症状,比如持续性头痛、近期出现的癫痫发作或者视力急剧恶化,建议尽早去做相关影像学检查。同时,选择正规医院的神经科或神经外科挂号,会更有保障。

实用建议: 健康问题很少“一刀切”,整体管理、积极随访也是关键。

07 结语:用科学的态度面对颅内肿瘤

脑肿瘤这个原本让许多人紧张的问题,其实只要早期识别和干预,大多能控制风险,恢复正常生活。饮食均衡、规律作息、定期体检,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个保障。每一个“小毛病”,都值得认真对待,即便99%只是虚惊一场,也比疏忽耽误来得更安心。

注:如有疑问务必优先咨询专业医生建议,本文仅作普及用途。

主要参考文献

  1. Louis, D. N., Perry, A., Wesseling, P., et al. (2021). The 202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ummary. Acta Neuropathologica, 142(1), 11-15. PubMed
  2. Ostrom, Q. T., Cioffi, G., Gittleman, H., et al. (2021). CBTRUS Statistical Report: Primary brain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diagno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4–2018. Neuro-Oncology, 23(Supplement_3), iii1-iii105. Google Scholar
  3. Naus, M. J., Ishikawa, R., Sanger, T. D., & Allen, D. D. (2019). Quality of life in brain tumor patient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7(8), 3185-3192.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