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小儿颅内出血:守护宝贝的头脑之旅

  • 4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小儿颅内出血:守护宝贝的头脑之旅封面图

小儿颅内出血:守护宝贝的头脑之旅

01. 宝贝的大脑里怎么会“出血”?

夜里宝宝突然莫名哭闹,妈妈只当他闹觉,怎么也哄不好。第二天,孩子还是不太对劲,没精神。其实,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儿科急诊并不少见,不少家长都没想到,问题可能出在孩子大脑里面。
简单来说,小儿颅内出血指的是大脑内部或附近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到本不该去的地方。它有点像是家里自来水管漏水,水渗到墙体,墙面很快就出问题。只不过,大脑比家里的墙重要太多了。

颅内出血并不是单一种类,它可以分为三个常见类型:

  • 硬膜下出血(血液积在大脑外层膜和大脑之间);
  • 硬膜外出血(在脑膜最外层和颅骨之间出血);
  • 脑实质出血(血流进大脑组织内部)。
😊 小建议:如果孩子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又没有明显感冒受凉,这时候别忽视脑部问题的可能性。

02. 出血了,会有哪些直接的信号?

  • 持续呕吐:如果宝宝连续呕吐,尤其是不吃东西也吐,和普通消化不良不一样。
  • 明显嗜睡、昏迷:突然一直困,怎么叫都难醒。
  • 肢体异常:比如一侧胳膊、腿不怎么动了。
  • 小婴儿囟门膨隆:头顶软囟突然变得紧张,摸起来鼓鼓的。
  • 抽搐: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全身或局部抽动,和发烧惊厥不一样。
案例 有位5个月大的男婴,前一天摔倒后面色一般,几小时后反复吐奶并出现右手不太会用。送医后确诊为硬膜下出血。这说明,头部外伤后的持续呕吐、肢体乏力都是不能忽视的警示信号。
⏳ 别耽误:出现这些持续/明显变化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不要自己纠结等待。

03. 哪些情况容易让宝宝遇到“出血”风险?

  • 外伤:新生儿产伤或者婴儿跌倒。头骨较软时,普通的跌落也可能造成颅内出血。
  • 早产:早产儿大脑发育不完全,血管脆弱。“2018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显示,极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超过25%。” (Volpe JJ.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the premature infant-current concepts. N Engl J Med. 2018)
  • 血液疾病:像“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身体凝血功能不正常,小破损容易地变成大出血。
  • 维生素K缺乏:小宝宝维生素K水平比较低,出生后没及时补,容易出血。
  • 畸形或肿瘤:偶有个例,先天脑血管畸形或肿瘤也可致出血。
🔬 研究发现:早产和外伤是目前小儿颅内出血公认的主要高危因素,父母要特别关注。
风险因素类型
外伤跌倒、撞击
血液病血友病、凝血障碍
营养缺乏维生素K低
特殊情况先天畸形
📌 提醒:这些因素反映了为什么小朋友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04. 到底是不是颅内出血?怎么查清楚?

仅靠症状,看不出究竟哪里出毛病。查明颅内出血,最可靠的是医学影像检查:

  • CT(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几分钟就能搞清颅内有没有“积水”或出血,而且对急诊患儿安全、高效。
  • MRI(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楚区分出血的新旧、部位和周围大脑结构,但所需时间较长,小婴儿可能需要短暂麻醉。

一旦确诊,还可能需要做血液化验,分析凝血机制,看有没有血液病或者维生素K缺乏等问题。

💡 小知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有时候用颅脑B超作为初筛方法。
检查类型优点备注
头部CT快速筛查,定位明确大多数医院随时可做
MRI图像精细,分辨率高检查时长对低龄宝宝有挑战

05. 针对不同情况,医生都怎么救治?

治疗方案不千篇一律,会根据出血类型、面积、引起的症状及孩子整体状况来定。

  • 药物保守: 小出血、症状轻,首选药物调控颅内压、止血、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 外科手术: 出血多、脑室受压明确,则需手术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脑部压力,如钻孔减压、开颅清血肿等。
  • 支撑性治疗: 辅助呼吸、营养补给、抗感染等是重症患儿不可缺少的部分。
  • 特殊疾病治疗: 若血液病、代谢障碍等为根本原因,还要针对性地补充凝血因子或纠正相关问题。
出血类型处理方式
轻微/局限出血保守治疗+严密观察
脑室大出血外科手术+支持治疗
合并血液病药物+替代治疗
⛑ 小提醒:所有决定都得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最好的做法就是听从医院的诊疗方案。

06. 家长能做什么?怎样帮宝宝更安全?

  • 家中环境安全:为防止宝宝“意外”,务必清理屋里的尖锐物、易跌绊杂物,床沿加装护栏。
  • 定期健康筛查:有早产史、血液疾病、家族凝血障碍的宝宝,更要定期看医生。
  • 营养支持:
    食物具体功效推荐用法
    绿叶蔬菜 含维生素K,帮助凝血 辅食添加后每天适量
    豆制品 蛋白质补充,支持身体修复 适合宝宝辅食制作
    坚果粉 含维生素E,保护血管健康 数量控制,每次少许
  • 早发现,莫拖延:特别是跌倒撞击后,孩子有异常举动要早点送医评估——别想着“再等等就好”。
  • 治疗期间陪伴:住院的宝宝需要安慰、陪护和日常照料,父母情绪平稳、行动理智,有助于孩子恢复。
🧸 好习惯:日常护理里,营养搭配+安全意识,是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的“两大法宝”。

07. 最后一点——聊聊实际经验

  • 宝宝头部保护得早,受伤风险大大减低。
  • 不要忽视小异常:持续呕吐、囟门膨隆、胳膊不动,都是重要的信号。
  • 营养全面,怕缺啥就多问医生别自己“补”。
  • 发生出血及时送医,别在家犹豫。
  • 照顾过程中,也要关注父母自身情绪,适当寻求支持。
👨‍⚕️ 温馨话:小儿颅内出血说起来让人担心,但大多可以早期发现、得到有效管理。父母多一分警觉,宝宝多一分安全。

引用文献(Selected References)

  • Volpe, J.J. (2018).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the premature infant—current concep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23), 2131-2142.
  • Cohen, A. R., & Duffner, P. K. (2011). Head trauma in childre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9(3), 660-666.
  • Lorch, S. A., & D’Angio, C. T. (2011). Epidemiology, outcomes, and predisposing risk factors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preterm infants.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 35(6), 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