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解锁心脏的秘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深度解析

  • 18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解锁心脏的秘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深度解析封面图

解锁心脏的秘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深度解析

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什么?

平时聊天时,有没有听家里长辈说过“做了支架手术”?其实,这说的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无需开胸、只需在皮肤上小切口,用细长的管子“走进”心脏血管,把堵塞的地方“疏通”,有时还会植入一个微小的金属支架帮忙保持血管畅通。这种方法微创,恢复快,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主流选择。

💡 好处一览:
不用开刀、手术时间短、恢复期间痛苦小。对生活方式影响相对较小,许多人术后一两天就能下地走动。

02 冠心病为何非治不可?

  • 1. 潜在致命: 冠心病不像感冒,血管阻塞会让心脏缺氧,重则导致心肌梗死。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包含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2023)。
  • 2. 除了突发死亡,还易频繁发作: 有位65岁的女性患者,平时觉得胸闷“凑合可以忍”,直到一次突然晕倒送医,才发现严重三支血管堵塞。通过PCI手术后,不仅化解了危险,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 3. 反复发作拖累生活: 经常连小区散步都要歇气,心绞痛反复,日常活动受影响。
👏 小结:
冠心病不是“慢慢拖着”,一旦阻塞加重,有生命危险。PCI属于迅速缓解症状、预防心梗复发的利器。

03 PCI究竟怎么“通血管”?

PCI的思路有点像用细小工具清理堵住的自来水管。医生通过大腿根部或手腕的动脉,送入“导管”到心脏,找到淤堵位置后,用球囊(微型气囊)扩张血管。如果血管弹性差,球囊扩张后还会反弹闭合,就需要植入支架,将堵塞区域稳定地撑开。

器械名称 作用
导管 建立通道,将其他工具送到心脏
球囊 撑开堵塞处(有点像小气球“充气”打通)
支架 撑住血管,预防再次塌陷

研究发现,合理使用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心绞痛复发和死亡风险(Stone GW 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04 PCI 治疗全过程揭秘

  1. 术前准备: 需要抽血、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特殊时刻下,比如急性心梗,紧急推入手术室,流程会迅速很多。
  2. 麻醉与穿刺: 一般局部麻醉,患者不会特别疼,只是穿刺部位(手腕或腹股沟)有轻微不适。
  3. 导管送入: 医生在血管内推动导丝,将导管送到心脏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让病变位置一目了然。
  4. 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 如果发现严重狭窄,医生操作球囊扩张,然后放置支架,让血流恢复顺畅。
  5. 术毕回房: 拔出所有器械,局部加压止血,患者监测6小时-24小时就能活动。
💬 生活小问答:
Q: PCI全程会痛吗?
A: 大部分时间只觉轻微不适,手术很快,术后可以很快下床。

05 术后要注意哪些事?

其实,并不是做完PCI就万事大吉,后续护理非常关键。药物服用、防止支架再次堵塞、保持生活规律,这些都不能掉以轻心。

  • 药物管理: 术后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这能防止血栓生成。有些患者会觉得“药吃太多伤身体”,但自行停药反而有危险。
  • 监测是否有并发症: 如穿刺部位有淤青、肿胀,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极少数情况下有支架血栓,表现为突发持续胸痛,需急救。
  • 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 程序简单,运动建议阶段递增,从刚开始的床边活动逐渐恢复日常活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要一并管理好。
⚠️ 别忽视:
如果术后感觉持续胸痛、气促、腿部肿胀等异样,一定要寻求医生帮助。

06 PCI 还有哪些技术新进展?

现在,PCI技术持续进步。例如,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支架再狭窄的风险,手术器械更细微,过程更加精准。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支架(上世纪末还很“科幻”),正在逐步走向临床,未来有望让支架随时间自动消失,进一步降低长期并发症。

技术升级 带来的好处
药物洗脱支架 减少新血管堵塞概率
生物可降解支架 降低远期并发症,未来可期
影像导航系统 手术更精准、更安全

🔬 最新研究指出,生物支架在降低炎症、提高长期血管健康方面展现潜力(Wykrzykowska, J.J. et al., Bioresorbable Scaffolds versus Metallic Stents in Routine PCI, N Engl J Med, 2017)。

07 日常如何预防心血管堵塞?

说起来,保持心脏血管健康,远不止靠手术。规律的健康饮食和运动,都是日常可以主动做的。以下提供一些具体建议,帮身体多一层保护。

  • 🍊 柑橘类水果
    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有利于血管弹性;每天吃1-2个橙子或柚子能帮助心血管健康。
  • 🥦 深绿色蔬菜
    如西蓝花和菠菜,富含叶酸和膳食纤维,
    建议每餐都有一份绿叶菜。
  • 🐟 深海鱼类
    含丰富欧米伽-3脂肪酸,
    一周2-3次鲑鱼、鲭鱼,有助于降低血液中异常脂质。
  • ⚽ 适量运动
    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每周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对心血管有帮助。
  • 😊 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压力可以影响心脏功能,
    适合试试冥想或深呼吸。
🌱 温和提醒:
如果觉得胸口不舒服,尤其是活动时出现,请尽快做心血管筛查。

参考文献

  1. Stone GW, Sabik JF, Serruys PW, et al. (2009).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0(10), 961-972.
  2. Wykrzykowska, J.J. et al. (2017). Bioresorbable Scaffolds versus Metallic Stents in Routine PCI.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4), 2319-2328.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