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探秘佝偻病:从症状到日常管理的全方位指南

  • 8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探秘佝偻病:从症状到日常管理的全方位指南封面图

探秘佝偻病:从症状到日常管理的全方位指南

01 佝偻病,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孩子长得慢,膝盖有点弯,家里人常说孩子是不是缺点什么?这种怀疑可不只是老一辈的担心。佝偻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尤其在吃奶或者刚学步的小朋友中更容易出现。

简单说,佝偻病是一种骨骼发育障碍,多见于儿童,根源在于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引起钙和磷的利用障碍,骨头变软、变形。这不是稀罕病,据 Weiler et al., 2018 调查,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依然时有报道,尤其在婴幼儿中更值得警惕。

🔎 小贴士
  • 高危人群:婴幼儿、学步期的孩子
  • 多出现在运动量少、长期不晒太阳的孩子中

02 早苗头与警示信号,怎么区分?

阶段 常见表现 生活例子
早期(轻微) 偶尔烦躁、出汗、睡觉不安稳、易哭闹 3个月大的小文平时吃奶正常,可最近总喜欢蹭头睡,一觉醒来后后脑勺有点秃圈圈。
早期常被当作“小问题”忽略。
进展期(明显) 骨骼畸形(如“O”形腿、鸡胸)、走路姿势异常、牙齿发育慢、生长变慢,腰酸膝软 7岁的星辰,妈妈发现他膝盖外翻且走路容易跌倒,去医院才被明确为佝偻病。
📝 提醒:早期现象容易混淆,但持续的骨骼变化、动作迟缓等迹象不要拖延,及早就医可避免骨骼变形留下后遗症。

03 这些信号别错过,及时识别有帮助

  • 1️⃣ 体表可见:孩子的前额、胸骨、肋骨和四肢骨骼如果有突出的鼓包或者变形,比如“鸡胸”或“罗圈腿”。
  • 2️⃣ 动作发育:走路时步态不自然,蹒跚学步,动作迟缓。
  • 3️⃣ 牙齿生长:牙齿发育缓慢、萌出延迟,有时会反复龋齿。
🔬 检查建议
首选: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儿科,可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结合骨骼X光片判断。如果不确定,可先咨询社区医院,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是否深化检测。

04 为什么会得佝偻病?风险因素分析

  1. 缺乏阳光:维生素D主要靠皮肤合成。长时间待在室内、用厚衣服包裹、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日晒不足,孩子很容易缺维生素D。
    研究发现,常年户外活动少的孩子,佝偻病发生率上涨3倍以上(Holick, 2006)。
  2. 饮食结构单一:奶类摄入不足,或者谷物主食为主,辅食添加过晚,都易导致钙、磷、维生素D摄入不够。
  3. 生长需要增加:婴幼儿成长飞快,对骨骼营养格外敏感。如果母乳或配方奶本身维生素D偏低,婴幼儿就易出现骨骼问题。早产儿风险更高,因骨骼储备更少。
  4. 遗传与基础疾病:有些罕见遗传性疾病或肾脏病,也可能导致骨质代谢异常,但日常生活中,这是少见的因素。
⚠️ 小心陷阱!生活中不重视户外晒太阳,有些“怕黑”、“怕晒伤”观念其实会增加患病风险。饮食不均衡也是不少家庭常见问题。

05 发现佝偻病,医生一般怎么治?

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医生会根据血液化验和病情,制定合适剂量的维生素D与钙剂。通常为每天口服维生素D滴剂(200-800单位不等),辅以钙片。

饮食调整:

推荐高钙高维生素D饮食,如强化奶粉、鱼肝油、蛋黄、动物肝脏等。
注意饮食平衡,避免只依赖补品,常规膳食更重要。

户外活动:

鼓励每日适量阳光暴露,有助于体内自然生成维生素D。

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要每3-6个月根据医生建议复查血钙、血磷和骨骼状况,保证疗效。

🔔 注意:不要盲目自购补充剂,剂量过大有副作用。具体怎么治,一定听从具备儿科资质医生的建议。

06 如何预防?日常里的实用建议

食物名称 功效 食用建议
全脂牛奶 补充钙,提升骨密度 大于1岁后可适量饮用,半杯至一杯/天
蛋黄 提供天然维生素D 辅食期每天半个为宜
三文鱼/秋刀鱼 富含维生素D和不饱和脂肪酸 每周1-2次
动物肝脏 维生素D和铁的补充 建议每周最多1次,适量即可
  • ☀️ 多带孩子晒太阳:每天户外活动15-30分钟,不过避开强烈中午阳光,选在上午或下午较温和的时段。
  • 🥛 均衡膳食,辅食及时添加:辅食添加期不宜过迟,也不宜过于倚重米粉等单一主食。多样化更有益。
  • 🔄 孕产妇预防也很重要:孕期补充足量维生素D和钙,哺乳期持续监测,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风险。
🏥 就医建议
  • 每年随儿保体检时,让医生有意识排查骨骼、身高体重增长曲线。
  • 发现骨骼变形、长时间走路异常、牙齿严重生长迟缓等情况,尽快去儿科门诊咨询。

引用与参考文献

  • Holick, M. F. (2006). High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inadequacy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1(3), 353-373. https://doi.org/10.4065/81.3.353
  • Weiler, H. A., et al. (2018). Rickets in the 21st century. Pediatric Clinics, 65(1), 179-20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84621/
  • Misra, M., et al. (2008).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its management: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recommendations. Pediatrics, 122(2), 398-417. https://doi.org/10.1542/peds.2007-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