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高营养治疗:让生命焕发能量的秘密
有时候,在医院病房里总能见到一些静静输注着营养液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象,吃饭变得困难会给身体带来多大压力,更别说需要靠特殊方法补充营养的滋味了。其实,肠内高营养治疗正是帮助这些患者重获力量的一个重要选择。它听起来复杂,可背后的原理,其实和我们每天吃饭获得能量并没有本质不同。
01 肠内高营养治疗是什么?
简单来说,肠内高营养治疗(Enteral Nutrition, EN)是一种通过鼻胃管或胃造口,把含有丰富营养的液体送进肠道的方法。这让身体在普通进食不可能的时候,依旧可以获得卡路里、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
不少重症、手术后身体极度虚弱,或者有消化功能障碍的人,用普通方式吃饭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奢望”。但有了肠内高营养,即便胃口消失,也能给身体源源不断地“加油”。
02 营养是怎么“送达”全身的?
说起来,肠内高营养治疗就像给肠道挂上了一个“小加油口”。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配方,然后通过塑料导管缓缓送入。这样即使人无法进食,也能像别人吃饭那样,吸收必需的各种养分。
主要营养成分 | 作用 | 举例 |
---|---|---|
高能量碳水化合物 | 为身体提供快速“燃料” | 麦芽糊精、葡萄糖 |
优质蛋白 | 帮助修复和再生组织 | 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 |
必需脂肪酸 | 维持免疫和细胞结构 | 葵花籽油、鱼油 |
维生素与矿物质 | 参与各种代谢与防病 | 多种维生素、钙、铁 |
有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因胃癌术后吃什么都恶心,体重掉得厉害。医生建议他尝试肠内高营养治疗,两周后,体力和精神都提升不少,也让家人安心不少。这种案例其实在医院中很常见。
03 谁最需要肠内高营养治疗?
- 重症监护患者:比如中风后昏迷、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恢复期,这些人通常没能力靠嘴进食,只能依赖营养液维持身体运行。
- 长期吞咽困难:有一位55岁的女性,患帕金森病多年,最近开始经常呛咳“一喝水就咳嗽不停”,普通吃饭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最终采用鼻饲营养,明显缓解了体重下降。
- 消化道功能部分障碍:有些疾病人虽能吃点东西,但量太少不够消耗,这类患者用肠内高营养补足缺口,预防严重营养不良。
- 术后康复人群:一些消化道手术、特别是胃肠道部分切除后短时间难以自主进食,用肠内高营养过渡很常见。
04 肠内高营养是如何实施的?
实际操作上,肠内高营养治疗需要专业团队根据个人体重、身高、疾病状况“量身定制”配方,通常要由护士或营养师全程参与。主要有几种供给方式:
- 鼻胃管:一根细管由鼻腔插入胃内,适合急性、短期营养支持(如术后几天内)。
- 经口胃管:通过口腔直接进入胃,对于无法鼻饲的人。
- 胃造口/肠造口:适合长期使用,比如长期中风患者。直接从腹部开小口接入胃肠。
每次灌注会根据个人耐受慢慢调节速度,一般 4-6 小时内分几次完成。液体温度也很重要,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胃。
05 肠内高营养可能带来的风险
虽然肠内高营养是被推荐的营养补充方式(尤其比静脉营养安全),但操作不当或个体体质特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 感染风险:导管插管部位如果清洁不到位,容易细菌感染,重者可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
- 消化道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对于消化系统本身体质较弱的人更明显。
- 液体过快灌入:过快、量过大,容易造成反流或呛咳,尤其在吞咽功能减弱时特需谨慎。
- 代谢紊乱:长期单一营养后,电解质失衡等代谢类问题也值得关注。
病例举例:42岁的女性因消化道手术后接受营养液注入,最初因速度过快出现腹泻,调整灌注速度后,症状很快改善。这提示我们,治疗细节不能马虎。
文献支持:Heyland, D.K. et al., 2010,《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2(3), 195-223)
06 最新进展与日常护理建议
肠内高营养不断创新:配方已更加接近正常饮食,能改善肠道菌群和免疫力;且便携灌注泵的问世,让长时间滴注更加安全、灵活。未来个性化营养管理可能会成为常态,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量身定做的配方支持。
常用营养补充品 | 功效 | 推荐用法 |
---|---|---|
高蛋白液体(如肠内专用蛋白粉) | 提升身体修复和免疫力 | 根据营养师建议计算用量,逐渐增加 |
膳食纤维补充剂 | 有助于肠道蠕动,减少腹泻 | 适量添加、缓慢调整 |
分段灌注法 | 降低反流、腹胀风险 | 每日分多次小量喂入 |
1. 营养液温度应与体温接近,更易吸收。
2. 喂食期间注意观察腹部、皮肤及全身反应,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3. 器具消毒必须到位,操作最好有专业人员指导。
文献支持:Singer, P. et al., 2019, "ESPEN guideline on clinical nutri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linical Nutrition, 38(1), 48-79)
07 如何通过科学护理获得更好效果?
肠内高营养并不意味着别的营养方式就不重要。对于能够部分进食的人,适度添加肠内营养,可帮助身体更好恢复。合理搭配口服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花汤、米糊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Heyland, D.K., Dhaliwal, R., Drover, J.W., Gramlich, L., & Dodek, P. (2010). 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2(3), 195-223.
- Singer, P., Blaser, A.R., Berger, M.M., et al. (2019). ESPEN guideline on clinical nutri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linical Nutrition, 38(1), 4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