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胸部受伤急救与处理指南:从识别症状到康复护理

  • 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胸部受伤急救与处理指南:从识别症状到康复护理封面图

当胸部受伤时:急救和处理指南

有时候,一个猝不及防的球击、一场小车祸,或者搬运重物时不小心撞到胸口,都会让人感到胸部隐隐作痛,甚至呼吸变得有些不自在。大部分时候,这可能只是小伤,但偶尔也暗藏风险。碰到这类情况,明白该怎么判断、如何简单急救,其实非常重要。

01 认识胸部损伤的不同类型

  • 挫伤:类似于剧烈撞击,皮下组织小血管破裂,常见于踢球或不小心磕到家具。
  • 肋骨骨折:大多发生在摔倒或车祸后,疼痛较明显,尤其呼吸用力时。
  • 开放性伤口:胸部被尖锐物品刺穿,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胸腔,属于比较紧急的伤情。
  • 内伤(如气胸、血胸):胸腔内有空气或积血,有时看不见明显外伤,但会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
小提示:家庭中常见的胸部受伤大多属于挫伤,但只要伤后持续不适,都不能掉以轻心。

02 如何识别胸部受伤的典型征象?

症状类型 具体表现 案例说明
初期轻微症状 偶发性胸部隐痛、局部酸胀感
有时候活动时更明显,休息后减轻。
皮肤可能有青紫或肿胀。
32岁女性搬运重箱后,胸口偶有钝痛,休息后缓解。
严重症状 持续剧烈疼痛,呼吸时加重
吸气时感到困难
受伤部位皮肤苍白或发紫
45岁男性骑行摔倒后,呼吸困难,胸部青紫且肿胀不断。
危险警告 呼吸急促、嘴唇发绀、意识变差 60岁女性撞伤胸部后,出现喘憋、面色发青。
👀 症状并不总是与外伤程度完全对等,有些严重内伤外表可能没什么异常,但呼吸却越来越困难。

03 急救前要做些什么?

  • 确认安全:首先排除交通、火灾等二次伤害风险,再接近伤者。比如路上车祸后,尽量把患者移到安全地段。
  • 初步评估:观察神志、呼吸、出血。如果对方能说话且呼吸通畅,急救难度会小不少。
  • 准备基本物资:如一次性手套、干净纱布或衣物,以便紧急处理流血或保护伤口。
在日常生活中,熟悉这些简单流程,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04 实用的胸部损伤急救操作

  1. 固定体位,避免加重损伤
    最简单的方法是让患者半坐位呼吸(背靠椅背、身后垫枕),用柔软物品轻轻支撑,不要让其剧烈活动。
  2. 敷盖伤口、止血
    若见伤口渗血,可用干净敷料轻盖压迫,开放性伤口应尽量盖住但别塞得太紧,留一点空间让空气流通。
  3. 尽量保持患者清醒
    和伤者对话,判断意识状态。如果对方昏迷,立即准备呼叫专业救护。
  4. 注意呼吸和脸色变化
    若发现对方嘴唇发紫、呼吸困难,要观察呼吸频率,并随时做好通话准备。
🌟操作时不建议随意搬动伤员,如果不得已需移动,务必动作缓慢,避免加重伤势。
半坐位示意 支撑背部,抬高上身,减轻胸腔压力
敷盖方法 纱布仅覆盖,不可深入伤口
交流注意 简短交谈,以免消耗体力

05 遇到哪些信号要立刻求助?

  • 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或呼吸极度困难,如有明显的喘憋、气促、口唇紫绀。
  • 出现神志不清、昏厥,或对外界反应迟钝。
  • 伤口持续喷血,无法用简单包扎止住。
  • 胸部变形,疑似骨折凸起,咳嗽或呼吸时有异常“咯噔”响声。
一旦遇到这些情况,最佳选择就是立即拨打120,简单说清地点和伤者情况,听从接线员指导。
信息要点 实用描述
地点 小区名、楼号、单元门清楚告知
伤者情况 年纪、性别、意识与呼吸状况
其他补充 简要描述外伤(如“胸部有刺伤”)

06 胸部受伤后,怎么照顾与恢复?

  • 饮食补给: 新鲜蔬果(如番茄、橘子)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愈合;高蛋白食物(鸡蛋、瘦肉)能修复受损组织;多喝水保持代谢通畅。
  • 休息姿势: 建议半卧或侧卧,避免胸口受压。
  • 呼吸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做深呼吸训练,帮助肺部复原,预防感染。
  • 避免剧烈运动: 恢复初期不建议快跑、提重物等,循序渐进,逐步恢复体力。
  • 定期随访: 手术或住院后,按医生建议做CT或X线检查,及时了解恢复进展。
  • 预防再次损伤: 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使用护具参与运动,男孩女孩都不例外。
🍚 简单讲,均衡饮食、多休息、遵医嘱,是帮助身体修复的三个小秘诀。

参考文献

  1. Dehghan, N., De Mestral, C., McKee, M. D., Schemitsch, E. H., Nathens, A. & Waddell, J. P. (2014). “Outcomes of traumatic rib fractures: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18(6), 1060–1066. https://doi.org/10.1016/j.jamcollsurg.2013.12.026
  2. Simon, B., Ebert, J., Bokhari, F., Capella, J., Emhoff, T., Hayward, T., ... & Joint Trauma System. (2012).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contusion and flail chest: An 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practice management guideline.”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73(5), S351-S36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114492/
  3. Battle, C. E., Hutchings, H., & Evans, P. (2013). “Risk factors that predict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blunt chest wall trau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jury, 44(4), 449–457. https://doi.org/10.1016/j.injury.201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