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胃癌:了解、识别与应对
晚饭后,小王因为肚子胀总是爱揉着肚子开玩笑说“是不是吃多了”,妈妈却总提醒他早点关注饮食和身体信号。其实,很多时候胃的异常并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胃癌离我们的生活其实没那么远,但迷思和误解却不少。今天就用一篇实用指南,把胃癌从头到尾讲清楚,让你和家人知道怎么早发现、会处理、不焦虑。
01 胃癌是什么?
胃癌通常指的是胃壁中的细胞出现了异常增生,最后变成了一种可以扩散的恶性肿瘤。想象一下,胃本来像一道“防线”,但一旦这道防线被突破,异常细胞就能沿胃壁渗透进身体更深处,甚至随血流或者淋巴蔓延出去。
胃癌的发展往往是慢慢来的,早期几乎察觉不到。慢性炎症、单一的细胞突变累积,形成初步的病变区。这一过程有时会持续好几年,等到感觉到明显不适,肿瘤可能已经存在很久了。
🧐 别把胃癌当成“老年病”,实际上,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面临它。只不过,50岁以后风险逐步增加。
02 胃癌的症状有哪些?
- 1. 消化不良 常常吃点东西就觉得胀、泛酸,有点像饭后老是嗝气、反胃。遇到长期这样,别总归咎于饮食习惯。
- 2. 持续的上腹痛 不是那种偶尔的“咕咕叫”或饥饿痛,而是比较明确的、持续时间长的隐隐痛或者钝痛。
- 3. 食欲下降和早饱 本来喜欢吃的饭菜忽然开始兴趣缺缺,吃两三口就觉得撑,有时还伴有往日没有的体重下降。
- 4. 恶心或呕吐 特别是排除了食物中毒或胃肠炎后,还经常恶心,甚至呕吐不止。
- 5. 乏力和贫血 身体没劲,经常容易累,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偏低。
- 6. 大便颜色变化 有时候大便暗红甚至发黑,不要以为只是一般便秘或痔疮,如果持续出现要及时咨询医生。
👴 案例借鉴:一位65岁的男性,平时只是觉得肚子偶有不适,但近两个月变本加厉地食欲减退和不明原因体重减少。结果体检发现是胃癌IIIB期。这说明,持续的症状千万别拖。
说起来,这些变化看似小毛病,但特点是持续、无缓解或者越来越严重,就应警觉了。
03 胃癌的成因有哪些?
- 1. 遗传易感性 有些家族中胃癌患者较多,这与遗传基因以及某些肿瘤抑制基因异常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家族史能明显增加个体风险(Karimi et al., 2014)。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常见的胃部细菌长期存在时容易破坏胃黏膜,诱发一系列慢性炎症,甚至肿瘤的产生(Fock, 2014)。
- 3. 慢性胃炎和胃溃疡 长期胃炎、胃溃疡反复,尤其是老年人和胃黏膜萎缩的患者,要重点关注。
- 4. 不利的饮食习惯 过多摄入腌制类、熏制类、高盐食品会增加风险。部分研究还发现,高温食物、过冷或粗糙饮食也对胃黏膜有损伤(Correa & Piazuelo, 2012)。
- 5. 年龄增长 年纪越大,细胞老化、修复能力下降,癌变概率会静悄悄升高。
- 6. 吸烟、饮酒等 长期吸烟和酗酒均被证明和胃黏膜癌变有关联。
很多危险因素往往叠加出现,如果本身已经有慢性疾病或者胃部不适、再加上不理想的饮食习惯,风险会上升不少。
参考文献:
- Fock, K. M. (2014). Review article: th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40(3), 250-260. https://doi.org/10.1111/apt.12856
- Karimi, P., Islami, F., Anandasabapathy, S., Freedman, N. D., & Kamangar, F. (2014). Gastric cancer: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3(5), 700-713. 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13-1057
- Correa, P., & Piazuelo, M. B. (2012).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cascad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13(1), 2-9. https://doi.org/10.1111/j.1751-2980.2011.00550.x
04 胃癌的检查流程和建议
- 胃镜检查(内窥镜) 医生用一根细软镜子(有点像微型蛇),可以直接看到胃内壁的情况,是发现早期胃癌最直接可靠的方式。整个过程一般安全,只是稍有不适。
-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适用于确认肿瘤是否扩散,比如淋巴结或距离脏器有没有受影响。特别是早期诊断后,用来判断分期。
- 病理活检 在胃镜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部位,医生会取一小块组织,化验细胞有无异常——这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 血液学检查 检查血红蛋白、肝功能和相关肿瘤标志物,有时可辅助评估病情或指导后续治疗,但不能单靠血液检查就判定有没有胃癌。
👩⚕️ 建议:年满40岁的人,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家族史或出现前面说的可疑症状,最好每2年进行一次胃部全面检查。
一旦发现异常,选正规的三甲医院消化科就诊,能得到更专业的评估和建议。
05 胃癌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 1.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胃癌,外科切掉肿瘤所在部位甚至整个胃是最常见的做法。手术方式包括部分切除、全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
- 2. 化疗 药物全身性杀灭异常细胞,既可单独用,也可配合手术或放疗,常用的有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多线治疗通常由专业肿瘤科医生调整方案。
- 3. 放疗 主要针对晚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让高能射线精确“打击”肿瘤区域,对正常组织影响尽可能小。
- 4. 靶向及免疫治疗 目前一些新兴疗法如PD-1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或者特定基因型(比如EBV阳性、微卫星稳定)的患者会有特殊指导意义。
- 5. 支持和营养治疗 无论哪种方案,维持身体营养、预防感染、调节免疫力都很重要。有时辅助药物如水解蛋白散、维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也会同步应用。
🏥 回顾前述那位65岁男性患者,先后经历了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及针对体力下降的支持治疗,虽然中途偶有骨髓抑制和轻度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但综合调整后改善了一段时间。这个例子说明,治疗过程常因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持续和专科医生密切配合。
治疗选择要结合分期、身体状况和具体基因状态。不同阶段患者可获得的收益和副作用也有差异,别盲目跟风。
06 日常管理与护理建议
-
平衡饮食:日常多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能帮助提升身体抵抗力。
👉 推荐:鱼肉 + 提高蛋白质和ω-3脂肪酸,有助于术后恢复和免疫调节;建议每周2-3次与豆制品交替使用。 - 健康作息: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本就是身体自愈力的来源。经常熬夜和压力大,不仅伤胃,还影响后续康复。
- 增强锻炼:根据个人体质,每天适度散步或轻运动,提高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
- 远离烟酒:虽然不是唯一风险,但不吸烟、合理饮酒可以减轻胃部负担,也有益全身健康。
- 心理支持:心理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可以多和朋友家人交流,有需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 保持定期随访:和医生定期沟通,了解体检和用药调整建议。
☺️ 好习惯越早养成,对胃部健康越有帮助。如果近期有不适症状,尽快找消化科医生明确原因。
参考文献
- Fock, K. M. (2014). Review article: th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40(3), 250-260. https://doi.org/10.1111/apt.12856
- Karimi, P., Islami, F., Anandasabapathy, S., Freedman, N. D., & Kamangar, F. (2014). Gastric cancer: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3(5), 700-713. 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13-1057
- Correa, P., & Piazuelo, M. B. (2012).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cascad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13(1), 2-9. https://doi.org/10.1111/j.1751-2980.2011.00550.x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2023).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stomach cancer? https://blog.dana-farber.org/insight/2018/05/what-are-the-symptoms-of-stomach-cancer/
- Mayo Clinic. (2023). Stomach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symptoms-ca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