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脐疝的迷雾与治疗: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

  • 4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脐疝的迷雾与治疗: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封面图
脐疝的迷雾与治疗: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

01 什么是脐疝?

小婴儿洗澡时肚脐鼓个小包,很多家长第一反应会有点担心。其实成年以后,偶尔也有人会在洗澡或者用力咳嗽时发现肚脐附近多了一块小凸起。这就是常说的“脐疝”——腹腔里的组织从脐部这个腹壁最“薄弱”的地方鼓出来,就像气球鼓出了一小块。

医学上说,脐疝是一种腹壁疝气,出现在脐部位置。婴幼儿时期,脐带脱落后,脐环(肚脐周围的小圆圈)没有完全愈合,部分宝宝肚脐就容易突出。成人脐疝则与腹部压力升高有关,比如反复咳嗽、用力排便、孕晚期等,这些都会让脐部的小缺口更容易鼓出来一点。
TIP:脐疝其实就是腹腔内组织(大多是肠管或者脂肪)顺着脐部小洞鼓出体表。

02 脐疝的症状与诊断

  • 1. 早期信号

    很多时候,脐疝刚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通常只是家人在给小宝宝洗澡或者换衣服时发现肚脐鼓起来一小块,轻轻一按还能缩回去,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有位3个月大的男婴,家长发现肚脐总是鼓着,但孩子并不哭闹,摸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就属于很轻微的早期表现。

  • 2. 明显症状

    有时,随着年龄增长,肚脐的包块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在生气用力或者咳嗽时变大。如果脱出的组织嵌顿在脐部回不去(叫做“嵌顿疝”),可能出现持续胀痛、脐部发红发硬、孩子哭闹不止,甚至成人会觉得那一块非常难受或反复吐酸水。

医生诊断脐疝主要靠体格检查,必要时会安排B超明确包块里是否有肠管、脂肪等内容物,以及有无并发症(文献:Silva, A. C. F. et al., 2013, "Diagnosis of abdominal wall hernias," Radiographics)。

03 为什么会形成脐疝?主要危险因素解析

  • 先天因素
    新生儿期,脐带脱落后脐环没有完全愈合(这一圈“环”天生容易松),容易溜出肠管。
  • 腹压升高
    成年后反复剧烈咳嗽、重体力劳动、分娩、肥胖、便秘,都让腹内压力变大,脐部小洞受不了就会鼓起来。例如有一位42岁的女性,在三次分娩后加重体力工作,才发现肚脐鼓包,检查后确诊为脐疝。
  • 年龄相关
    年龄增长后,腹壁肌肉弹性下降,原本就有的小缺口渐渐容易扩张——研究指出,50岁以上人群中脐疝检出率略高于5%(Henriksen et al., 2013, "Abdominal wall hernia—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ernia)。
🔎 这些因素使脐环更难“关紧”,腹压一高,容易形成突出。脐疝本身不是大病,但如果脱出内容物被卡住,可能会有肠梗阻甚至组织坏死的风险

04 脐疝的治疗方法分析

治疗方式 适用人群 具体操作
观察等待 1岁以下症状轻的婴儿 一般随访,无需特殊处理,多数可自愈
压迫法 部分小婴儿 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棉垫轻压脐部
手术修补 2岁后仍持续的儿童、成人症状明显或并发症者 为防止嵌顿、坏死,选择手术修补脐环
成人如果有症状或者脐疝逐渐增大,手术是最可靠的修复方式。
婴儿脐疝多数能自行恢复,只有少部分需要干预。

05 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步骤

  1. 开放手术

    在脐部做一个小切口,把突出组织“请回去”,再用线缝合脐环,必要时加特殊“补片”。适合多数孩子和一些成人。恢复快,切口小,术中术后风险相对可控。

  2. 腹腔镜微创手术

    通过几个小孔,将内镜和操作器械伸入腹内,在屏幕下操作,把疝块还纳并修补缺口。适用于疝口较大或复发的成人。

有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脐疝反复发作,最终选择腹腔镜修补手术,术后第三天即能下床活动,恢复较快。这类微创方式,对体力恢复需求大的患者友好许多。不过,手术方案建议由外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定制,不要单凭网络信息做决定。

📋 手术选择要看疝的大小、患者健康状况及医生经验,最好的方案还是个体化。

06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 伤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防止感染,避免剧烈碰水。洗澡建议等医生确认无渗血后再进行。
  • 活动管理
    遵医嘱逐步下床活动,不宜提重物、剧烈运动。小宝宝要避免哭闹过度,成人恢复期一般2~4周。
  • 控制疼痛
    一般用普通止痛药即可,术区如发现胀痛或渗出应及时复诊。
  • 饮食调整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恢复。
术后按期复查,出现红肿不退、发烧、剧痛、伤口渗液等请立即就医(参考:Sanders, D. L., et al., 2014, "Current approaches to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r Med Bull)。

07 脐疝的预防方法与未来展望

日常保护小贴士:
  • 高蛋白食品:如瘦肉、鸡蛋,有助于增强腹壁张力,修复组织。每餐搭配适量高蛋白食物,可帮助伤口愈合。
  • 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维C维E,增加弹性,保护腹壁。每天建议吃够一斤蔬菜、一两个水果。
  • 合理体重:体重控制在适宜范围,有益腹壁健康。
  • 定期体检:腹部若有异常鼓包或不适变化,应该提早就医。
🔬 现代手术技术进步明显,微创、无张力修补材料的广泛应用,让脐疝治疗更加安全可靠。研究正探索新型组织工程材料,未来手术修补将变得更简单、恢复更快(Shan, Q. et al., 2019, "Recent advances in biomaterials for hernia repair," J Mater Chem B)。

其实,大多数脐疝可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和早期干预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有疑问,最靠谱的做法一直是请外科医生当面评估。很多情况下,及时的体检和适当的饮食结构调整,会让你和家人远离脐疝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Silva, A. C. F., Kimura, A. K., & Chagas-Neto, F. A. (2013). Diagnosis of abdominal wall hernias. Radiographics, 33(6), 1611–1624. https://doi.org/10.1148/rg.336125059
  2. Henriksen, N. A., et al. (2013). Abdominal wall hernia—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ernia, 17(3):409–415. https://doi.org/10.1007/s10029-012-1018-6
  3. Sanders, D. L., Kingsnorth, A. N. (2014). Current approaches to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r Med Bull, 110(1), 79-91. https://doi.org/10.1093/bmb/ldu008
  4. Shan, Q., et al. (2019). Recent advances in biomaterials for hernia repair. J Mater Chem B, 7(43):6616–6631. https://doi.org/10.1039/C9TB0177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