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手足口病:了解与预防,从小事做起

  • 7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手足口病:了解与预防,从小事做起封面图

手足口病:了解与预防,从小事做起

01 动了哪些“病毒的脑筋”?——手足口病的来源

在幼儿园、儿童乐园或社区公园,有时能看到几位孩子突然因为小病缺席。其实,手足口病就是这样一种让小朋友容易“集体请假”的常见传染病。
它的源头主要是肠道病毒。最典型的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这些病毒只要一进入儿童的消化道或咽喉,就会在体内悄悄增殖。大多数时候,1—5岁儿童最容易被这些“小不速之客”盯上。
TIPS: 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通过口、鼻、眼和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
(参考文献:Solomon, T. et al.,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2010,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2 轻微到明显,手足口病有什么表现?

刚开始时,孩子可能只是偶尔说嘴痛,或者出现轻微发烧。这时多半还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举个例子,有位4岁的女孩晨晨,一连两天只是不爱吃饭、偶尔说咽喉不舒服,没想到第三天手上出现了米粒状的小疱疹。
阶段 常见症状 描述
初期(前2天) 低热、口腔疼痛、偶有嗜睡 通常不明显,易被忽略
进展期(第3-5天) 口腔溃疡、小疱疹(手、足、口典型部位) 愈发明显,孩子常因痛哭闹
严重期 持续高热、精神不振、频繁呕吐 偶见并发脑炎等重症,但比例极低
注意: 幼儿、学龄前儿童为核心易感人群。另外,孕妇和免疫功能较弱者也需当心。
(参考文献:Yang, F., et al.,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 2008–12: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2014,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03 怎么“传”来的?——手足口的传播和高风险场所

其实,手足口病的传播并不神秘。🦠 它最常见的“道路”是密集接触:孩子们共用毛巾、水杯,打闹时直接接触,甚至咳嗽或打喷嚏时的飞沫。还有一个被不少人忽视的来源——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也能成为“传递站”。
高发环境有哪些?
  • 托幼机构、学前班
  • 游乐园、亲子活动场所
  • 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
研究显示,在人流较密集的室内环境,手足口病传播概率比家庭环境高2—3倍。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日,外表看不见,但依旧有风险。
(参考文献:Ooi, M.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terovirus 71, 2010, The Lancet Neurology)

04 家庭和学校能做些什么?——实用的日常预防

Tips:
  • 🧼 每天下午、晚饭前洗手(肥皂+流动水)大于30秒,有明显好处
  • 🧴 玩具和常用物品,每天用稀释含氯消毒液擦拭,能降低家庭内传播
  • 🍽️ 用自己专属的水杯、餐具,无需太花哨,但帮助减少交叉感染
  • 🚪 保持房间通风,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15分钟即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
(参考文献:Zhu, L.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and Washing and Disinfection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Enterovirus 71, 2017,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简单来说,家庭成员尤其是看护小孩的大人,也要带头养成好习惯。有条件的话,建议教孩子认识“洗手5步法”:沾湿、抹皂、搓洗、冲水、擦干。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洗手角、张贴小海报,把预防措施变得温馨有趣。
注意:一旦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症状,应主动居家观察并尽快就医,避免交叉感染他人。

05 疫苗和及时就医——专业支持的重要性

目前,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手足口病已有获批疫苗,主要面向5岁以下幼儿。完成2针基础免疫后,效果较好。
医学界认为,EV71疫苗可有效减少重型病例和相关死亡风险(Li, R. et al., An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Vaccine in Healthy Children, 2014,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但疫苗无法防控所有类型的肠道病毒,有类似症状时仍建议第一时间到专业儿科就诊。对于持续高烧、极度乏力或频繁呕吐的孩子,建议优先前往设有传染科的医院或儿童专科机构,方便后续隔离与诊治。其实,医生会根据季节、流行趋势和当地规定推荐合适的疫苗与就医方式。
对象 接种建议 理由简述
6月—5岁儿童 EV71疫苗2针 减少重症风险
出现严重症状 尽快就医 排查并发症,防止扩散

06 人人有责的小事——家庭与社会的合力防控

只靠家庭和学校还不够,面对传染性强的手足口病,社会各界协作格外重要。像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把健康宣教普及到家长群体;家委会和幼儿园则负责细节执行。每个人都愿意主动报备、及时隔离,能大大减缓疫情蔓延速度。
其实,家长交流群中及时分享发病、康复经验,也能帮助减少焦虑。媒体、网络平台则发挥信息透明和科学解读的作用。手足口病虽像“小麻烦”,可当大众愿意形成合力时,这种“小风波”往往就能很快平息。
小结:做好自己,守护家庭健康,主动配合社区防控,每个人都为健康加分。

参考文献

  • Solomon, T., Lewthwaite, P., Perera, D., Cardosa, M.J., McMinn, P., Ooi, M.H. (2010).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2(11), 1065-1073.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804356
  • Yang, F., Yuan, J., Wang, X., Li, J., Du, J., Su, H., et al. (2014).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 2008–12: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4(4), 308–318.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13)70342-6
  • Ooi, M.H., Wong, S.C., Lewthwaite, P., Cardosa, M.J., Solomon, T. (2010).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terovirus 71. The Lancet Neurology, 9(11), 1097–1105.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10)70209-X
  • Zhu, L., Xu, Y., Meng, L., Dong, W., Li, Y., et al. (2017). Effectiveness of Hand Washing and Disinfection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Enterovirus 71.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45(4), 439–443. https://doi.org/10.1016/j.ajic.2016.11.013
  • Li, R., Liu, L., Mo, Z., Wang, X., Xia, J., Liang, Z., et al. (2014). An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Vaccine in Healthy Childr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0(9), 829–837.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30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