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乳腺癌与基因检测:开启预防和治疗的新篇章

  • 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乳腺癌与基因检测:开启预防和治疗的新篇章封面图

乳腺癌与基因检测:开启预防和治疗的新篇章

01 · 乳腺癌是什么?

有时候,和朋友闲聊时,总能听到谁谁家里有人做了乳腺B超,说发现了小结节。其实,乳腺癌就是发生在乳腺组织里的异常细胞增生,这些细胞“越界”之后,会影响周围正常组织。乳腺癌已经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现在医学手段不断进步,很多人在早期就被发现,治愈希望大大增加。

别忽视: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增加生存几率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体检很重要,很多症状开始其实并不会有太大感觉,偶尔只是乳房里摸到一点点不寻常。

02 · 身体发出的信号有哪些?

信号/症状 出现阶段 典型描述
轻微肿块 早期 偶尔在淋浴或穿衣时摸到,质地较硬但无痛感
皮肤凹陷 中期后 乳房表面出现小凹坑,轮廓略有“橘皮感”
乳头异常分泌物 明显时 分泌物为血色或清澈,持续性出现
持续胀痛 后期 部位有压痛感,且反复发作,不随月经周期消退

一个35岁的女士在洗澡时偶然摸到有点硬的小结节,开始时并未太在意。但二个月后,结节变硬且没有消退。她去医院后检查发现是早期乳腺癌,这说明及时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机会将风险降到最低。

03 · 基因检测到底有什么用?🧬

和不少体检项目不同,基因检测是通过分析我们的DNA,看有没有那些可能会“增加风险”的遗传信息。说起来,有点像给身体做了一次“深层扫描”,精准发现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Tips:基因检测可以在身体还未发生任何异常时,预测出患乳腺癌的倾向。特别是家族有乳腺癌或者卵巢癌史的人,这项检测能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指明方向。

要留心:不是所有乳腺癌都和基因有关,但有基因相关突变的人,风险会比普通人高不少。

04 · 哪些基因与乳腺癌关系大?

  • BRCA1 和 BRCA2: 这是最为人熟知的两个基因。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最高可达70%[1]
  • PALB2、TP53、CHEK2等:这些基因目前也被证明和部分家族性乳腺癌有关联,但风险提升没那么高。
如果妈妈或姐姐曾经被诊断乳腺癌,尤其是年轻时发病,不妨主动咨询下遗传学方面的医生,看看是否适合做相关基因检测。

别忽视:知道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有利于家族成员一起更主动地守护健康。

05 · 基因检测怎么做?流程详细讲一讲

  1. 咨询与评估: 首先,会有遗传咨询师问详细的家族史和个人健康情况,帮你判断是否有必要检测。
  2. 标本采集: 绝大多数用血液,部分可以用口腔的拭子。
  3. 实验室分析: 收集到样本后,实验室会用专门技术分析关键基因序列,看是否有高风险的变化。
  4. 报告与解读: 检测结果出来后,遗传医生会详细解释报告内容,并指导下一步怎么做。

简单来讲:整个过程很安全,只需一次采血,大部分一两周就能拿到报告。不少大型三甲医院、专科医院都能做这项检测。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选资质齐全的医疗机构,避免花冤枉钱。

06 · 为什么有些人风险特别高?

  •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或兄弟姐妹/直系亲属有乳腺癌病史的人,风险增高。当妈妈40岁前诊断乳腺癌,女儿发病风险就会明显上升。
  •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乳腺癌风险会上升,尤其是绝经后女性。
  • 激素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雌激素环境,比如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女性,乳腺组织受到激素刺激时间比较长。
  • 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体重增加及长期高热量饮食与患病概率相关。此外,过度饮酒同样增加乳腺癌风险。
  • 环境影响: 长期暴露于某些放射线、环境毒素,也会让乳腺细胞发生异常变化。
提醒:这些是不可控和部分可控的危险因素。了解这些,有助于自我风险评估,但不必因为某一项就焦虑。

07 · 如何科学预防乳腺癌?正面建议这样做✔️

推荐食品 具体功效 建议吃法
新鲜蔬菜和水果 富含抗氧化物质,支持细胞修复 每餐有蔬菜、水果每日适量
全谷物 提供膳食纤维,促进代谢 主食适当由燕麦、糙米等替代部分白米面
优质蛋白(如鱼、鸡蛋、豆制品) 帮助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合理搭配,每天摄入一两种
橄榄油 有益心血管健康,富含健康脂肪酸 凉拌或烹饪中少量使用
  • 规律锻炼: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对乳腺健康有益。
  •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管理对预防多种慢性病都重要,包括乳腺癌。
  • 定期医学随访:有家族史或查出基因突变者,建议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做乳腺影像学与临床检查。如果发现不寻常症状,选择正规医院挂号乳腺外科或肿瘤科最稳妥。
其实,健康生活和定期体检能给我们很多“主动权”。真正重点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监控习惯,而不是一味担心。

08 · 展望未来:基因科技会带来哪些变化?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持续发展,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可能得到“量身定做”的筛查或治疗方案。比如,已经通过基因对靶向药物是否适合进行评估,或者为高风险人群设计特别的健康计划。这对于乳腺癌这样的疾病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希望。虽然技术还在进步,但愿“精准预防”和“个性化治疗”能早日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

小结:乳腺癌的防治,除了依赖现代医学技术,最关键的还是靠日常自我管理。合理饮食、规律锻炼、主动筛查,配合最新的基因科技,能让风险变得可控许多。没必要过度焦虑,但也建议多和家人朋友一起关注这个话题,把“健康储蓄”攒起来。

参考文献

  1. Antoniou, A. C., et al. (2003). Average risks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associated with BRCA1 or BRCA2 mutations detected in case series unselected for family history: a combined analysis of 22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5), 1117-1130.
  2. Ford, D., et al. (1994). Risks of cancer in BRCA1-mutation carriers. The Lancet, 343(8899), 692-695.
  3. Mavaddat, N., et al. (2010). Pathology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s among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 carrier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02(2), 237-244.
  4.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2023). Genetic/Familial High-Risk Assessment: Breast, Ovarian, and Pancreatic.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