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救助指南:洗胃的有效方法与原则
01 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生活中,急性中毒不是一件遥远的事。邻居家孩子误服家用清洁剂,或者老人一时疏忽多吃几片降压药,这些都可能发生在身边。连朋友聚餐一不小心中的海鲜,也能让几个成年人进急诊。
简单来说,急性中毒可以来源于多种途径:
原因类型 | 例子 |
---|---|
化学物品 | 清洁剂、杀虫剂、消毒酒精误服 |
药物过量 | 误吃安眠药、降压药或儿童误服成人药 |
食源性 | 变质食品、野蘑菇、含毒贝类 |
一氧化碳等气体 | 冬季燃气泄漏、煤炉取暖 |
02 洗胃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很多人觉得,凡是吃错东西洗胃都能「一劳永逸」。其实,洗胃也不是万能的急救手段,适用范围有明确界定。
适合洗胃的情况:
- 服毒后短时间内(最好2小时内),胃内容物尚未被吸收
- 摄入易吸收、对身体危害大的化学药品
- 误服大量未知药物、初步判断尚未完全进入血液循环
哪些情况要避免:
- 近期进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可能伤胃穿孔)
- 摄入时间已久(超过6小时通常已吸收)
- 昏迷、抽搐、呼吸不稳(易呛咳窒息)
- 咽喉有烧灼或出血(增加损伤风险)
有位15岁女高中生急救时,因家人急于清除毒物,擅自洗胃,反而加重呕吐,导致误吸。这个例子提醒我们,遇到疑似中毒,最好交由专业机构评估。
03 洗胃的准备工作
洗胃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对准备要求相当高。想让操作顺利、安全,每一步都要规范。
准备步骤 | 说明 |
---|---|
简要评估 | 收集中毒物质时间、剂量、种类,以及患者既往病史,如有无肝肾疾病、消化道问题等。 |
物品准备 | 洗胃管、注射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高低盆、润滑剂、口腔压板。 |
术前监测 | 观察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并准备吸氧装备防备突发情况。 |
实际上,完善的准备比临时“急救”更能保护患者安全。
04 洗胃的实施步骤
洗胃操作关键在于流程规范和细致配合,医护会根据患者状态调整流程。以下是标准操作的核心要点:
- 体位与保护: 患者一般取仰卧头偏向一侧,便于液体排出。防止呛咳。
- 插管技巧: 用润滑剂润滑后,从口或鼻腔缓慢插入洗胃管至胃部,注意随时观察患者反应。
- 药液选择: 洗胃常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量一般每次灌入200-300毫升,视患者体型调整。
- 反复冲洗: 缓慢注入洗液,轻柔抽出,根据清出物是否变清反复操作3-5次,直至液体清澈为止。
- 终止与拔管: 洗胃结束后,排空胃内容物,轻柔移出洗胃管,清洁口鼻。
洗胃不是「洗衣机」,操作慢、稳、细才更安全。
05 洗胃后的观察与处理
洗胃后,患者并非立即「万事大吉」。后续观察和处理同样重要。
- 生命体征: 定时测量血压、呼吸、心跳,有无面色苍白、出汗、昏迷等异常。
- 消化道症状: 留心持续剧烈呕吐、黑便、腹痛,这些可能提示消化道损伤。
- 并发症观察: 如果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发绀(嘴唇紫绀),要高度警惕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 必要时追加帮扶: 如患者有中毒反应持续、药物尚未完全清除,有时还需补液、输氧、对症处理。
有位62岁男性,因农药中毒洗胃后,一度以为可以放心回家,但夜间出现腹痛、气促,急诊复查才发现早期并发吸入性肺炎。从中可以看出,洗胃后短期监测不可马虎。
06 家庭与急救知识:自我防护与救助
防中毒、会急救,比「事后抢险」更有用。日常生活里其实有不少预防和处理小技巧。
场景 | 防护方法 |
---|---|
家庭备药 | 药物集中收纳,设高处药箱。给老人、孩子分药,需仔细核实标签。 |
接触化学品 | 用后立即锁好,清洁时佩戴手套,避免儿童、老人接触 |
家庭饮食 | 生熟分开,野生食物请勿自行采摘食用,熟透再吃。 |
- 如怀疑中毒,立即拨打120电话,描述中毒物、剂量、时间。
- 保存剩余可疑物品(比如吃剩的蘑菇),方便医院分析。
- 中毒者出现昏迷、呼吸异常时,不要盲目喂食、催吐或强行灌水。
一位28岁小伙曾因一氧化碳中毒,家属未及时开窗通风,所幸及时送医。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居家预防和救助知识同样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