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胰腺肿瘤手术麻醉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点

  • 4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胰腺肿瘤手术麻醉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点封面图

胰腺肿瘤手术麻醉管理:这些关键点关系患者安全

很多人听说胰腺肿瘤手术就下意识地紧张,因为这类手术时间长、动作大,患者很多还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家属会担心:麻醉会不会让病人很危险?其实,胰腺肿瘤手术确实考验麻醉团队的本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麻醉医生在这里到底忙些什么,以及家属和患者自己又能做点什么,让整个过程更安全顺利。

01 为什么胰腺肿瘤手术对麻醉要求特别高?

胰腺肿瘤手术要面对几个棘手的问题。首先,这类手术本身复杂,操作空间深且细,持续时间经常超过5、6个小时,患者在手术台上得“全程配合”。其次,涉及的脏器多,跟胃、肝、胆、十二指肠都有关系,手术过程中容易出血,稍不注意就会有大失血风险。再有,很多患者本身就有糖尿病、心血管或者肾脏病,平时吃好几种药,身体“底子”没那么好。以上这些,都是麻醉医生要实时监控和应对的。
一项数据显示,规范麻醉管理后这类手术的并发症能降低近40%。所以,手术顺利,其实背后离不开麻醉“稳控大局”。

💡 手术时间动辄数小时,对麻醉团队体力和专注力是极大考验
🩸 风险点多,随时要准备控血压、补液、调血糖等应对
👀 多种基础疾病,麻醉药物用量和选择都要精细“量身定做”

02 手术前,麻醉医生会盯哪些问题?

  • 1. 心肺功能
    比如气喘、胸闷、心慌的历史,会影响手术耐受度。之前有位68岁的男性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高血压。术前麻醉医生专门做了肺部筛查、心电图,还专门为他调整了麻醉药用量。这让患者术中更平稳,术后苏醒也顺利了不少。
  • 2. 营养状态
    有些胰腺病人长期消化不好,体重一直往下掉。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也慢。麻醉科会关注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有严重营养不良时,常常建议提前补充蛋白、微量营养元素。
  • 3. 血糖掌控
    不少胰腺肿瘤患者有糖尿病。血糖太高,术中容易出感染;太低又危险。麻醉医生会和内分泌医生沟通,有需要甚至会安排术前调整降糖药方案。
📑 小建议: 家里人可以提前准备好“用药清单”、既往病史,通过和麻醉科沟通,对缓解焦虑非常有帮助。

03 手术中,最危险的三个时刻

风险时刻 常见原因 可能带来的问题
术中低血压 血管扩张/出血多/麻醉药影响心脏
胰腺手术操作刺激大,容易导致血压波动
重要器官灌注下降,有时候会影响心、脑、肾功能
大出血 胰腺周围血管丰富,肿瘤或粘连多容易出血
年纪大的病人血液凝固功能本身可能就弱一点
需紧急补液、输血,维持循环平衡
血糖剧烈波动 胰腺病变影响内分泌,手术打扰胰岛素动态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
高血糖会提升感染概率,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可致昏迷
⚠️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实时调整药物和液体,也是一种“时时应急”的状态。

04 手术后哪些情况需要立刻警惕?

  • 疼痛变得异常剧烈或无法缓解
    虽然术后有镇痛泵,多数病人半天左右镇痛效果很好。不过如果某一侧腹部持续剧烈疼,或者哀嚎不止,医生往往会警觉:会不会有血肿或伤口异常?
  • 呼吸突然变困难、剧烈咳嗽或喘息
    这是术后恢复环节的另一个重点。原本苏醒良好,但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气促、嘴唇发青,这要立即告诉医护。
  • 体温持续升高,或伤口渗液、红肿
    感染最常在术后72小时内出现。出汗多、体温升高、伤口边发烫、流脓等,都提示可能出现了感染。
🕒 小提示: 术后3天内,别忽视任何“不对劲”的感受,及时和医护沟通更有保障。

05 老年患者有哪些麻醉特殊考量?

老年人的身体就像旧家电,用久了多少有些零件“老化”。最明显的就是肝肾功能变弱,药物代谢缓慢,清除时间拉长。心脑血管储备能力下降,遇到麻醉波动更难适应。所以,麻醉医生会选择作用短、记忆影响小的镇静药物,并且减量分次给药,随时盯着心电和血氧。有一位75岁的女性患者,原本血压偏低,术中多次用到了小剂量升压药,术后也加了几天氧气,恢复比年轻人慢了将近1倍。

👴 高龄人群更脆弱,术后出现谵妄(精神暂短异常)也更多见。家属多陪伴,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不安。

06 家属需要配合的三件“大”事

  1. 术前禁食、禁水要彻底
    医生说几点后不能吃喝,家属要全程盯紧。有些患者术前偷喝了水,可能增加误吸风险,延误手术时间。
  2. 所有用药、过敏史详细告知麻醉医生
    如果患者最近吃过止痛药或抗凝药(比如阿司匹林),一定要如实交代。这些药的残留会影响麻醉和手术安排。
  3. 术后第一时间关注患者苏醒的表现
    比如呼唤是否有反应,动作是否灵敏。如果发现昏睡、粗喘、呕吐不止等,及时通知护士和医生。
🤝 这些步骤,看起来琐碎,但真的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大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