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高发季:上呼吸道感染的科学应对指南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最近天气变化快,身边不少朋友都被 “小感冒” 缠上了。其实,感冒就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之一,另外还包括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接触传播的。有些人一感冒就以为得了流感,其实两者不同。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轻,主要是流鼻涕、轻微咳嗽、偶尔低烧,而流感容易出现高热和全身酸痛。家有小孩或老人时,区分开这两种情况格外重要。
02 哪些症状提示需要就医?
- 🌡️ 持续高热:体温一直在38.5℃以上,退烧药也不起作用。
- 😮💨 呼吸困难:比如走路都费劲,感觉喘不上气。
- 🤒 精神反应变差:比如嗜睡、意识模糊,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 💧 脱水迹象: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
- 🤧 咳嗽带血或持续浓痰。
案例:有位28岁的男士,鼻塞咳嗽三天后体温升到39℃,用退烧药反复不退,还开始气喘。最终医院检查出病毒感染合并肺炎,这个过程就说明,高热和气短绝不能拖。
03 为什么容易反复感冒?
很多人吐槽,秋冬一到就反复感冒,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病毒传播主要靠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或是手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物体表面,然后不自觉地摸脸、揉眼睛。除了 “外因”,自身免疫力下降 也是重要原因,比如熬夜、压力大、作息紊乱时容易“中招”。
风险因素 | 日常情景举例 |
---|---|
儿童群体 | 幼儿园小朋友,常常摸鼻子、随地咳嗽 |
交通出行频繁 | 通勤地铁、公交车人多密闭 |
体质较弱 | 比如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人群 |
季节交替 | 气温忽冷忽热时身体容易“懈怠” |
医学研究发现,秋冬季节病毒活跃,生活工作节奏紧凑时,每10个人里有4-5个偶尔反复感冒,儿童高达6-7个。所以 “一年感冒几次” 在很多家庭里并不稀奇。
04 医生如何确诊病因?
来医院看病,有些人被采咽拭子、有些安排抽血检查。这些检查有啥区别?
1. 咽拭子检测:用于检测喉咙里病毒或细菌成分,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快速出结果。
2. 血常规:主要看白细胞数量。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更偏向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则常常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3. 影像学(如胸片):通常是怀疑感染并发肺部问题才会检查。
05 治疗选择有哪些?
治疗策略 | 适合人群&场景 | 重要建议 |
---|---|---|
对症治疗 | 体温不高、症状轻微 如偶尔咳嗽、咽痛 | 多喝水、充分休息、清淡饮食 |
抗病毒治疗 | 确诊流感病毒感染 体质弱、有基础病者 |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抗生素 | 确定有细菌感染 如咽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 | 严禁自行购买滥用 严格遵医嘱使用 |
提示:普通感冒九成都自己能好,抗生素对病毒没用。偶有家长感冒后给孩子也用上抗生素,却发现并没效果,反而增加肠道副作用。这说明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很重要。
06 日常如何有效预防?
- 症状超过3天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 抗生素使用遵循医生建议,切勿自行服用
- 学龄儿童、家有老人者,接种流感疫苗收益更明显
📌 实用提醒
- 持续高热、明显气短、意识问题等,请立即就医
- 抗生素不要自己随便买,反复感冒无需每次都吃抗生素
- 有基础病人群、儿童和老人,秋冬更要警惕病毒流行
- 有疫苗能打就别犹豫,能少生病就少生病
日常的不舒服可能只是小麻烦,但如果拖着不管有时会变成大问题。定时监测体温、提高卫生意识,能帮忙把“感冒”这个不速之客挡在门外。偶尔身体反应慢点、感冒时间久一点,也别太急。实在有担心,及早找医生总没坏处。